“承修的战车修完了吗?”7月下旬,前往中部战区陆军某装备保障队采访,路上一贯在想这个问题。

理解到,由于部队调度转隶、送修渠道不畅、维修器材供应不及时等缘故原由,截至今年初,这个保障队累计吸收待修战车54台。
按照以往的维修速率,这样的任务量须要两年旁边才能完成,而上级明确哀求他们必须在半年韶光内全部修竣。

五十四台故障战车重返演习场 汽车知识

我们提前完成了任务!
”该保障队队长白冰说。

接到待修装备“清零攻坚”任务后,白冰深感压力巨大,他意识到这将是一场硬仗——这54台战车故障多、型号杂,部分改装车型短缺图纸资料,须要官兵边学习边维修;部分零部件没有库存,须要折衷厂家生产,但因工厂任务调配等缘故原由,生产周期大多在3个月以上……

“工位即战位,修理即打仗。
战士上沙场,哪有讲困难的!
”动员大会上,白冰对官兵说,“积压的装备不及时修睦,就会影相应用单位的正常演习。
问题再大再多,也必须按时‘清零’!

今年正月初四,尚在春节假期,保障队官兵就打响了“清零攻坚战”。
一级军士长周清华见告,至今他还记得,那时半露天的修理车间内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大家顶着砭骨寒风,洗濯保养战车零部件,许多人手上都生了冻疮,一沾水便如针刺般疼痛。

面对短缺零部件的困难,保障队官兵主动找工厂折衷图纸和配件,从一个个螺丝、一个个齿轮开始组装一些急需的零部件,经由一次次考试测验、失落败、再考试测验,成品终于顺利通过专业测试。

某部件需返厂维修,上士祁超带着部件来到工厂后,一头扎进车间,四处帮工人师傅打下手。
见这名战士如此诚挚,大家深受冲动,主动加班赶工,仅用一周韶光就完成了此前须要半个月才能完成的事情量。

就这样,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7月下旬,他们提前一周完成修理任务,在陆军所有承修单位中,第一个实现了待修装备“清零”,54台战车轰鸣着驶向演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