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南省委原副布告、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以民为先的“为民布告”(最美奋斗者)
在世时,他为群众奔忙谋划,满怀感情,对家人严格哀求,克己奉公;去世后,他为人的准则“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至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许多党员干部。他,是中共湖南省委原副布告、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见图,中,新华社发)。
1943年7月,郑培民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0年5月,时任湘潭市委布告的郑培民调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任州委布告。
履新湘西,刚放下行李,郑培民就长途跋涉,赶到凤凰县米良乡叭仁村落。看到这个三面峭壁一壁山的村落寨,老百姓缺水少粮,日子过得困难,他当即决定把这个村落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村落。筹资金,打通引水隧洞,架电线、修公路,让叭仁村落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不雅观。
这是小山村落脱贫的一大步,却是郑培民为民奔忙的一小步。在两年多韶光里,郑培民跑遍了湘西的218个州里,住过30多个村落寨。在他的车上,常备有一床棉被,有时候下乡来不及回到吉首,他就在车里凑合一宿。
任职期间,郑培民下基层、到一线,从不管个人的苦累和安危,曾在带领农技职员给农人培训水稻栽培新技能时,累晕在土坎上。
在湘西部分地区的方言里,“培民”和“为民”发音附近,有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民布告”。郑培民说:“我是公民培养的布告,当然该当亲民、爱民、为民。”
为湘西的脱贫奇迹,郑培民付出统统。将离开湘西赴省城任职时,老百姓万般不舍,挥泪送别。
不管身份如何变动,郑培民心系公民的初衷不变,身先士卒的作风不变。1998年,湖南发生特大大水。作为省领导,郑培民赶到汛情严重的常德,在400公里的长堤上,和干部群众一同奋斗,共渡难关。在抗洪抢险的60多天里,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郑培民,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情形紧急时,通宵不休,为的是尽最大努力,保护公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因突发心肌窒息病逝,时年59岁。( 申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