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辉坚持学习不断线。
(崔万刚 摄)

2012年盛夏时节酷热难耐,供应站冷藏运输车拉运物资途中抛了锚,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车厢制冷空调也罢了工,眼看整车的冷藏肉正逐步融化,驾驶员急的团团转。
蒋国辉接到命令迅速赶到现场,先讯问后检讨,故障精准定位,三分钟后发动机平稳运行,制冷空调正常运转。
驾驶员心里石头落了地,感激地牢牢握住蒋国辉的手。

汽修兵蒋国辉把修车当事业人称蒋高工 汽车知识

作为官兵眼中的“蒋高工”,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7年9月,蒋国辉通过个人努力顺利被某士官学校车辆维修保障专业录取。
入学后,开始打仗车辆维修专业,那时的他,搞不懂理论、弄不清方法、玩不转设备,一度成为教员们的重点“关注”工具。
不下苦功夫,怎能学得一技之长!
蒋国辉横下一条心,不学明白不罢休。
为了尽快节制专业知识,蒋国辉早起晚睡,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每天熟背10余组维修数据、熟习5种维修工具。
几月下来,愣是把厚厚的《汽车维修工教材》《发动机维修根本知识》《汽车电控技能》等教材看了好几遍,还写下了百余篇学习条记。
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每次上实操课,蒋国辉总是和教员有互换不完的维修问题。
努力耕耘必有收成,经由大半个学期的刻苦学习,蒋国辉从浩瀚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学员队里真正的“学习之星”,各课学习成绩均在全队前列。

车辆应急抢修。
(崔万刚 摄)

2009年7月,士官学校毕业后,蒋国辉被分配到该部车辆维修岗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汽修兵,这一干便是11年。
从普通战士到岗位“大拿”,多年的部队一线车辆维修保障实践历练,让蒋国辉对20余种车辆装备技能性能管窥蠡测,精通“望、闻、问、切”等数十余种维修方法,练就了一身“故障精准定位、脱手快速排出”的过硬本领。
荣获“精良士兵”“保障尖兵”“金牌教头”“红旗车修理工”等名誉,立三等功一次。
“蒋高工”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单位领导更是底气十足:有他在,我们大家都放心。

“把事情当奇迹来干,才能表示出我们的代价。
”这是蒋国辉在事情中常说的一句话。
2016年3月,蒋国辉随车队实行伴随保障任务,行驶途中,一辆刚刚列装不久的新型车辆装备溘然“趴了窝”,经检讨系驾驶员操作不当误碰某按钮导致,并无车辆故障,只是一场虚惊。
但此事让蒋国辉感触很深,一样平常来说新型车辆装备列装两年内是不会涌现什么大问题,在日常维修作业中也很难打仗到这些新装备,为此他给自己抛出两个问题:自己对新列装车辆装备技能性能理解多少?如果涌现故障自己能不能第一韶光办理?蒋国辉细细斟酌,一种从未有过的本领惶恐感加倍强烈。

带领班组开展专业演习。
(崔万刚 摄)

宁肯儿等装备故障,也不能让装备故障等人。
出于长远考虑,蒋国辉在全所业务会上提出了这问题,急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为了尽快熟习这些新装备,连队决定由蒋国辉牵头卖力并成立新型车辆装备维修课题攻关小组。
受领任务后蒋国辉带领小组成员,一头扎进新型车辆装备列装利用单位,对照利用手册从底盘到发动机、从变速器到电控系统,一个别系一个别系的学、一个事理一个事理的研究、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研讨,碰着不懂的就打厂家技能部门电话,这股子执着精神打动了厂家,专门给他开通了“绿色通道”。
很快,蒋国辉就整理出一整套新型车辆装备掩护保养和常见故障问题处置作业辅导书。
目前,这套资料已成为各班组日常车辆维修中不可或缺的“维修宝典”,特殊是在新型车辆装备的维修中起到了关键浸染。

蒋国辉爱琢磨更爱研讨,某新型车辆装备离合器故障频发,维修完成后须要进行油路空气打消,传统方法操作韶光长,油液摧残浪费蹂躏多且空气不易排净。
蒋国辉带领班组职员经由多次研究、反复试验,终极研制出反向注油排气设备,有效办理了此类问题。

演习场上现场讲解气路知识。
(崔万刚 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蒋国辉既是技能骨干又是管理骨干,带徒弟、传技能,他毫无保留;带班级、抓管理,他以情带兵。
蒋国辉的徒弟旦真是一名藏族战士,学历不高,措辞沟通相对困难,在专业学习上总是跟不上节奏,曾一度感到迷茫。
蒋国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事情和生活中时常给予照顾,一边鼓励勾引,一边细心传授技能,现如今旦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部分车辆装备的维修保障任务,前几天还被连行列步队入下步重点培养工具。

蒋国辉从事车辆维修11年,维修车辆近千台、占领技能难题十余项、总结履历百余条、改造工具十余套、带出骨干数十名,为单位节约维修经费数万余元,所带班级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车辆维修保障事情便是我的奇迹,我将用我的青春努力换取铁骑驰骋疆场。
”蒋国辉业务条记本上的这句话,正是他强军实践的真实写照。
(丁玉冰 崔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