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交汇

三镇鼎立、九省通衢

不 愧 是 大年夜 武 汉  休闲娱乐

百余个湖泊散落大地

这里是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出身无数波澜壮阔的传奇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东湖、户部巷、江汉路、光谷

热干面、武昌鱼、小龙虾

宜人宜业宜居宜游

藏着无尽人间烟火和活力

这里便是

湖 北 武 汉

8月28日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

“链千企 惠万家”好物焕新季湖北活动

暨“国潮臻品馆”湖北项目在武汉启动

随着央视新闻打卡条记

武汉,走起~

蛮踏实!
有板眼!

(武汉话意为“表现出色”)

视频加载中...

01

大江大湖大武汉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人们常说“湖广熟,天下足”便有这里。

“江城”“百湖之市”都是武汉的别称,这里坐拥湖泊166个,市内江河纵横、桥梁交错,是名副实在的“大江大湖大武汉”。

△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为这座城市增长了无限活力。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

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央城市,是全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从盘龙云梦到黄鹤烟波,从码头文化到商贸中枢,从革命先锋到工业领军,武汉是一座耸立的光阴博物馆。

1.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如今,武汉已有十余座长江大桥连接两岸,串联起武汉人的生活。

△鹦鹉洲长江大桥

2. 武汉轮渡

在武汉近间隔感想熏染江水的办法是乘坐轮渡。
在轮渡上可以欣赏两江美景,在绝佳位置不雅观摩长江大桥和黄鹤楼。

和电动车大军、骑行者一起踏进船舱,瞬间就能体验到真实的武汉生活。
当面庞拂过柔柔的江风,脑中思绪也随着飞舞起来。

3. 东湖

作为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近四分之一的城市,武汉自成一个江湖,城市中央的东湖里满是武汉人的欢畅。

△武汉东湖

若是好天气,越到薄暮,在东湖边上的人越多,当夕阳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就像给偌大的水面镀上了一层金。

02

浪漫武汉

天一黑就浪漫值爆表,月光下的武汉,更加迷人。

华灯初上,长江灯光秀将高楼变成光影巨幕;漂在长江上的游轮,等待每一位痴迷武汉风情的人;夜上黄鹤楼不雅观三镇美景,风光尽收眼底;江汉路步辇儿街、楚天河街夜色醉人,人流如织、车水马龙。

△武昌江滩夜景

1.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武汉,但黄鹤楼一定是不少民气中的C位。

唐朝崔颢所著的《黄鹤楼》,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流传千古,黄鹤楼成为来武汉必去的打卡地。

每到节假日,黄鹤楼景区的游客从楼顶排到山脚,常常火爆到限流。

位于武汉地铁司门口黄鹤楼站C出口的“红墙”,是打卡黄鹤楼的经典机位,想看亮灯的黄鹤楼,建议你晚上7点旁边到。

2. 看日出日落 看花着花落

在武汉大学凌波门外看日出日落,是东湖边的浪漫仪式感。

由于靠近武汉大学,这里成了学子们的“泳池”,雨季湖水漫过栈道,便有了“凌波微步”的奇景。

等到春天,在武汉随处走走,到处是花的海洋。

拍摄樱花的绝佳位置之一是武大樱顶,老斋舍的窗扉映着春光,古朴而素雅。

△东湖樱园有万余株樱花,是“天下三大樱园”之一。
地标五重塔被樱花层层包围,樱花飘落时,如梦似幻。

03

群英荟萃的武汉

武汉之地,人杰地灵。
钟子期与俞伯牙在此幸遇知音,屈原在东湖 “泽畔行吟”,李白于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与高适站在黄鹤楼望远

湖北省博物馆是“楚文化”聚拢地,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曾侯乙编钟……无数珍藏见证荆楚大地的浪漫大气。

△越王勾践剑

△铁门关与晴川桥

“在武汉,10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大学生”,这句并非玩笑话。

作为在校大学生数量超百万的城市,武汉“高校之都”的名号当之无愧。

这里集聚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档院校人才,同样位于洪山区,拥有小米科技、科大讯飞等企业的东湖新技能开拓区,被称为“中国光谷”,是华中地区主要的智力资源密集区。

武汉家当兴勃,光谷出身了我国第一根国产光纤,如今是环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海内最大的激光家当基地。

△光谷空轨沿线可以看到梯田、花海、绿道。

△光谷还是武昌主要的商业中央

04

国潮武汉

素有“物华天宝”的武汉,早在明清期间,就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出身了一大批老字号。

改革开放初期,武汉出身了全国小商品市场第一街的汉正街、聘请了新中国第一位“洋厂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技能市场……如今,武汉本土品牌发展强劲,你都认识(吃过)哪些武汉的国货?

超美味的武汉

周黑鸭

卤味是武汉民气中的头号美味。
周黑鸭是武汉卤味的一张名片,个中卤鸭脖最经典,甜辣咸喷鼻香,兼顾南北方人的口味,是下酒追剧的好搭子。
如今,在全国不少地方都能看到它的亮眼招牌。

蔡林记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并称我国“五大名面”。
蔡林记是武汉热干面中最有名气、最有影响力的一家。

创始于1928年的蔡林记是老武汉人的历史影象,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小吃品牌。

汪玉霞传统糕点

老武汉都知道一句话,“汪玉霞的饼子,绝酥。

被武汉人认可的汪玉霞,每逢年节,门口就会排起长队。
中秋节快到了,快来挑选几种口味不同的月饼,搭配喜好的点心,一份精美伴手礼好看又好吃。

超精美的武汉

汉绣

汉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名绣。
汉绣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就像武汉的性情,充足丰满,热闹生动。

近两年,有不少文雅有趣的汉绣伴手礼,涌如今武汉的街头巷尾。

△点缀了长江、江豚、黄鹤楼等武汉元素的汉绣杯垫,为生活增长小确幸。

楚式漆器

楚式漆器是中国“漆器”工艺的高峰。
楚式漆器髹(xiū)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期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武汉,如果你去过湖北省博物馆,一定会对虎座鸟架鼓留下深刻印象,这个以楚式漆器的代表技艺“髹绘”出的文物,历经千年仍旧绚丽辉煌。

如今,楚式漆器被做成羽觞、水果盘、首饰盒,碰着喜好的格局可以作为伴手礼带回家。

武汉木雕船模

武汉木雕船模创始于清末,同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木雕船品种繁多,五花八门,有民间木帆船、漕船、战船、龙舟、凤舟,民间灯会上的彩船等,反响出不同期间、不同地域木船的特点和装饰纹样。

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

创立于1582年的马应龙,是首批“中华老字号”。
2011年,其卓越的眼药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世纪80年代,马应龙眼药因其天然疗效,一度被民间当作“万能药”,还可防蚊虫叮咬、治皮肤瘙痒。
有人患痔疮,情急之下用眼膏涂抹,竟得以治愈,经研发改良后,马应龙麝喷鼻香痔疮膏就此出身。

△马应龙扮装品

本日的马应龙,还推出婴儿洗护等多种产品,“中华老字号”在历史的长河里经久弥新。

超硬核的武汉

武汉是一座建立在工业之上的城市。

一百多年前,汉阳铁厂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水;上世纪50年代,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一系列“武”字头工业企业迅速崛起,让武汉成为新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钢铁

武汉钢铁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2016年,宝钢与武钢履行联合重组,组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当现代界前辈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完全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钢材产品数百个品种。

△武钢实施智能“一键炼钢”,无人车间里铁水入场到轧制成材实现全自动。

△武钢文化旅游区

汽车

武汉工业版图离不开支柱家当——汽车工业。
2003年,东风公司迁居到了武汉经开区,并建筑了一条“车都之脊”东风大道,成为环球汽车工业密集度最高的轴线之一。

东风集团50多年来,累计产销汽车近6000万辆,是武汉制造业版图上一颗残酷的明珠。

△东风工厂生产的整车

05

飒爽武汉

江流般快节奏的生活匆匆成了武汉民气直口快的作风。
人们性情中的豁达率真、温暖激情亲切让这座城市有了立体的切面。

辛亥革命自武昌叛逆爆发,“首义精神”呼应着百年前的石破天惊。
看“红楼”,走江汉关,武汉伢从小就知道什么是“敢为天下先”。

△辛亥革命武昌叛逆纪念馆

刚来武汉的人,可能会被武汉话的音量吓到。
为莫斯武汉话听起来嗓门大?有个说法是武汉湖多河多,旧时人们划船出门又没有手机,互换要靠喊:“忙完了冇啊?快回来啊,回来用饭撒!

武汉话有嗓门大、显得凶的特点。
本地人证明,真的不是在吵架,武汉话实在蛮好听。

武汉话还总被误会成四川话?是由于武汉话和四川话同属于一个方言种别,讲的都是西南官话,但又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武汉话常日n、l不分,平舌翘舌音不分,武汉人会把“轮渡”说成“len豆”,把“舆图”说成“地投”,把“卢老师”说成“楼老思”,把“醋”说成“凑”。

这几句常用的武汉话可以感想熏染下:

1️⃣“吃了吗?”=“七鸟冇?”

2️⃣“在干嘛”=“在揍莫斯”或者“在搞莫斯”。

3️⃣“太脏了”=“搞么名堂撒,搞得灰流了”。

4️⃣过早吃的热干面,武汉人会叮嘱老板:“下碗热干面,多把diě芝麻酱。
”(多给点芝麻酱)

5️⃣热干面得手第一件事,拌!
武汉话念作“笨”,拌的动作要麻利,要不然就坨了,武汉人称之为“憨了”。
“热干面要快点笨,不然一哈就憨了。

“蛮踏实”是武汉的一句方言,意为“厉害”,是武汉人对他人的夸奖。

大武汉,蛮踏实!

06

武汉好好逛

江湖奔流直下,人间烟火升腾,武汉是一座值得你漫游的城市。

江汉路→汉口江滩

每到周末,本地人爱去江汉路逛吃逛吃,武汉地铁江汉路站持续多年霸榜客流第一。

△江汉关大楼旧址

逛完江汉路,在汉口江滩吹吹江风,享受江城的松弛感。
对付武汉人来说,在长江边戏水是更大的快乐。

△汉口江滩芦苇荡黎黄陂路

如果在汉口,你可以看哪条街名字故意思就往哪走,黎黄陂路、郝梦龄路、张自忠路……从上海邨到江汉村落,再到洞庭村落、鄱阳村落,一起上被光阴打磨的老屋子遍布,欧式洋房和各式咖啡小店更是目不暇接。

△鄱阳街上的巴公屋子

楚天河街

年轻人常常流连在楚天河街中,这里是武昌充满活力的步辇儿街,沿着河岸凑集了各种网红小店,转身可能就会遇见时髦的穿搭博主。

粮道街

如果选择一条武昌的古城游路线,粮道街的巷子里最是烟火气。
街两边是武汉的老屋子,左拐右拐后一抬眼,就可看见黄鹤楼。

昙华林

武昌城里的历史老街昙华林艺术氛围爆棚,网红小店扎堆。
溜达街区中,举头可见五彩缤纷的涂鸦墙。

07

武汉,好好qí啊

武汉人的一天,从热气腾腾的过早(吃早饭)开始,在烟熏火燎的宵夜中结束。
万千烟火,皆是对吃的执着与讲究。
武汉的美食写不完,根本写不完。

走,过早克!

武汉人过早,从来没有地点限定,只要能腾脱手来,他们就能走着吃、追公交吃;而武汉的早餐有上百种,吃上一个月也不重样。

△“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
”以前,户部巷被称为“汉味早点第一巷”,如今是武汉的美食地标,搜集了浩瀚地方特色小吃,熙熙攘攘是这里的常态。

热干面

热干面是无可争议的过早之王,喷鼻香味醇厚的芝麻酱是热干面的灵魂,吃前先拌一拌,让芝麻酱均匀地裹住面条。
一碗飘着麻酱喷鼻香气的热干面,在清晨调动起了人的无限活力。

豆皮

豆皮是另一款过早经典。
制作豆皮,先在锅里摊一层米浆,打入一层蛋液,铺上厚厚的糯米饭,再倒入提前炒好的肉丁、喷鼻香菇、笋丁等,切块、撒葱花、出锅,几块下肚,能“顶”到中午。

鲜鱼糊汤粉

“糊汤”便是糊糊状的鱼羹。
糊汤粉的粉是细米粉,煮好后装碗,浇上滚烫的糊汤,撒上胡椒粉、榨菜末、虾皮即可开吃,莫忘了搭配刚出锅的油条!

面窝

判断一个面窝好不好吃,首先要看外壳是否有酥感,四周是否松软,中间的米浆是否焦脆。
好吃的面窝,表面可以用刀磨出清脆的声响。

蛋酒

“热干面×蛋酒”是武汉人公认的CP。
将鸡蛋打散后,沿着碗边突入滚烫热水,蛋液被定型后,再加入一大勺米酒和一勺糖,一碗喷鼻香浓的蛋酒就冲好了。

△不用特意去哪家店打卡,只要热干面卖得好,店里一样平常都能点到蛋酒。

糊米酒

最让武汉人怀念的小吃还有糊米酒。
往米酒里加水和糯米粉,或者藕粉,来上一碗,一天的精神都有了!
将糊米酒就着油条、面窝、热干面一起吃,很是扛饿。

重油烧麦

如果你是个烧麦重度爱好者,一定要尝尝武汉的重油烧麦。
“重油”两个字直接点出了特色,并且加入了大量黑胡椒,一口咬下去,非常过瘾。

油饼包烧麦

油饼包烧卖是只有“重油”的武汉人才能想到的搭配。
把烧卖裹在一张切开的油饼里,碳水包碳水再包碳水,糯米、烧卖皮和油饼,很难界定哪个才是真正的主角。

湖北菜

来武汉了,总得吃上一顿正宗湖北菜才算不虚此行。
湖北菜又称楚菜,出身在鱼米之乡,味偏咸鲜,讲究食品本味。

清蒸武昌鱼

清蒸武昌鱼是武汉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
武昌鱼是长江特有的淡水鱼,因在武昌地区多产而得名。
清蒸武昌鱼以清新鲜美而著称,每一口都是武汉人对食材本味的偏爱。

铫(diào)子排骨煨藕汤

“老铫子煨汤,越煨越喷鼻香。
”铫子煨的藕汤才最正宗,用久了的铫子内壁会结一层厚厚的油,既能保温又能保持味道不散。

炒菜薹

菜薹是长在武汉民气尖尖上的美味。
菜薹炒腊肉是武汉人年夜大饭的保留环节,大鱼大肉间,菜薹上桌,筷子就争先恐后。
一百个武汉人有一百种菜薹吃法,涮火锅、搞烧烤,随便怎么做都蛮有味。

黄陂三鲜

黄陂三鲜是武汉黄陂区的传统名肴。
切片的肉糕、鱼丸、肉丸进锅“灌汤”,加入黄花菜、木耳、小白菜、胡萝卜,一道用了氽、炸、蒸、烧四种技法,领悟了多种颜色的鲜食就出锅了。

珍珠圆子

珍珠圆子是有名的湖北蒸菜。
猪肉搅打后做成丸子,裹一层泡好的糯米上锅蒸。
蒸好后的糯米亮晶晶,珍珠圆子样子容貌喜人,吃起来咸鲜适口。

留点肚子克宵夜

夜幕降临,一排排宵夜摊从大街小巷里“长”了出来。
小龙虾、卤味、烧烤、蟹脚面、锅仔……让容身摊位的食客犯起了选择困难症。

武汉人盛行吃小龙虾,万松园路是武汉人熟习的宵夜一条街,这里是小龙虾的天下。

吃虾子

武汉宵夜的第一道美食,很多人选择小龙虾,吃宵夜的桌上,险些都有虾子。
油焖、麻辣、蒜蓉、清蒸、卤、焗、炸、烤,各种烹饪身手齐上阵。

△油焖大虾、蒜蓉大虾、清蒸大虾,这是历经韶光磨练的武汉吃虾老三样。

卤菜

卤菜是武汉夜宵里的一大王牌,武汉人对卤菜的爱,丝毫不亚于热干面。
鸭脖鸭爪、牛肉牛杂、鸡爪鸡肫、豆干腐竹、海带土豆……在武汉,万物皆可卤。

喷鼻香辣蟹+蟹脚面

秋日一到,就要吃蟹脚面和喷鼻香辣蟹了。
吃蟹后剩下的汤汁和面条汇成一碗蟹脚面,也是武汉特色。

锅仔

锅仔味,便是家乡味。
武汉锅仔是宵夜的暖胃之选,牛肉牛杂锅仔是经典。
大块卤牛肉、牛筋、牛杂熬出红油来,底下垫着白萝卜、千张丝等配菜,狠狠调动人的食欲。

武汉人是大胆的。
面对疫情,武汉公民坚韧、捐躯、奉献,彰显了中华民族志同志合、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武汉人是勤恳的。
他们将大桥一座座地横亘在长江上,把星罗棋布的湖泊一气贯通。

武汉人是原谅的。
大江大湖大武汉,用胸襟与气概欢迎每一名来客。

本日的武汉,是国家中央城市之一,是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央和商贸物流中央,是环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做事区。
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天下,武汉的来日诰日更残酷!

△黄鹤楼与武汉第一高楼绿地中央同框

武汉

便是这样一个

让人乐不思蜀的地方

武汉,蛮有板眼!

你去过武汉吗?

【评论区】

分享你的武汉印象~

总监制/闫帅南

监制/李浙 制片人/马文佳 熊江萍

撰稿/于子敬 张娅喃

/彭照 配音/武汉台 吴侃

校正/高少卓

部分素材来自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广播电视台、长江日报、HANS汉声、中国国家地理、武汉好饿、悦游CNTraveler、城市漫游操持、隧道景致、谁最中国、WHatPro、吃货研究所、网友@Eugene陶进、@萤火之森、@憨憨日常、@被猫吃掉的魏一、@七月重现、@不上班的晃晃、@优秀better、@奈何、视觉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