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Gary

来源 | 汽车做事天下(ID:asworld168)

又一车企推养车连锁工位还带新车交付车企搞的4S店新模式 汽车知识

今年以来,车企-4S体系的动态不少。

广汽本田也有一则信息值得关注:其官方宣告,已经开设“乐享养车”做事中央,集成接待、保养、美容等做事项目。

车企布局养车连锁并非新鲜事,不过,这次的乐享养车又和从前有所不同。

第一,乐享养车定位于社区店;第二,单个门店总投资超过100万,占地面积600平米;第三,除了接待、保养、洗美工位,门店还开设两个新车交付展位。

可以看到,这是非范例的社区养车店,投资和面积比一样平常的社区店要高,并且嵌入了“卖车”功能,相称于对养车门店进行了升维。

事实上,过去几年,猫虎狗等互联网连锁、华胜百援精养等全国连锁、恒泰国合等区域连锁,都加入到了卖车大战。

车企利用养车连锁卖车,彷佛是为了以更低的本钱推动新车发卖;而汽服连锁入局卖车赛道,或许是为了打开售后业务的入口。

无论何种考虑,对付40万汽服单店来说,当独立售后的汽服连锁大规模卖车,进一步捉住售落后口,未来无车可修的事实,很可能不是骇人听闻。

车企布局独立售后连锁,为了卖车?

这次广本推出的乐享养车,虽然也采取了“养车”的观点,但是和行业所熟知的养车连锁还是存在明显差异性。

最近几年养车连锁大爆发,紧张还是来自于途虎养车的工场店模型,门店以维修保养业务为主,一样平常设立在社区周边,200平米旁边,4-6个工位,包括洗美工位和保养工位。

之后不少的养车连锁,无论是互联网主导,还是上游车企、油品轮胎品牌主导,都或多或少参考了上述模型。

乐享养车的最大差异性,表示在三个方面:

第一,门店100多万的投资和600平米的占地,比一样平常的社区养车店要大;

第二,门店的投资方和持有者,来自于体系内的经销商,并未向体系外的投资人开放,其运营还是会受到车企的高度主导;

第三,也是最为分外的一点,门店设置了两个新车交付展位,显然具备新车发卖的功能。

上图是乐享养车首家门店的新车交付展位,可以看到,热门车型的展示、对应的优惠政策,都是范例的新车发卖逻辑。

以是,广本推出乐享养车的基本逻辑,是把4S店的部分功能进行拆解,以独立售后养车连锁的办法呈现:剔除了维修、事件车等功能,保留了洗美、保养、新车发卖和交付等功能。

这样的好处,一方面捉住了售后做事频次最高的洗美、保养业务,另一方面也以更低的本钱推动新车发卖。

其余,乐享养车由体系内的经销商投资和运营,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担保新车价格和发卖政策的统一。

事实上,车企布局独立售后连锁,当然不会只是为了分得洗美维保业务的一点蛋糕,卖车的初衷一贯没有动摇。

以上汽车享家为例。

2014年,上汽首先推出车享网,其定位于O2O平台,依托上汽集团旗下的各大品牌及数千经销商,为客户供应一站式办理方案,包括汽车发卖及售后做事。

当时上汽集团内部给车享网的定位是打通汽车“看、选、买、用、卖”,核心在于新车发卖的“买”,再由此延伸到维修保养的“用”和二手车的“卖”。

那个阶段,中国市场的新车发卖还处于红利期,但是上汽已经开始动手打通更多卖车渠道。

只不过,以汽车电商为依托的新车发卖,始终是个伪命题,其最大瓶颈在于线下做事网络无法匹配线上呈现的内容,也因此,2015年,定位于社区汽服连锁的车享家才应运而生。

上汽车享在卖车上没跑通的模式,后来由北汽好教化探索了其余一条道路。

2015年,北汽好教化成立的时候,是从保养易损品类切入,用加盟的模式吸引投资人开设社区门店,聚焦于独立售后业务。

直到2021年,在集团总部的思路辅导下,好教化正式启动“极狐行动”,逐渐淡出后市场,转型到新能源业务,和汽服门店共同搭建新能源新零售场景。

转型后,好教化的业务逻辑是:在一线城市,其后市场渠道成为极狐经销商的流量入口;在二三线城市,双方联合搭建集展示、体验、交付及售后做事为一体的业务场景。

很显然,好教化依托于集团的新能源资源,利用线下加盟门店所组成的网点,走了一条新能源发卖路径,落脚点在于卖车之上。

由此看出,广本、上汽、北汽等车企布局独立售后连锁,绝不是纯挚为了售后业务,卖车的属性和权重很高,实质上,是把原来4S店的职能做出拆解并分解到独立售后门店当中。

汽服连锁纷纭加入卖车行列

车企天然拥有新车资源,在4S店模型性价比降落,逐渐衰落确当下,开拓更多新车发卖渠道,无可厚非。

在此之外,过去几年,不少汽服连锁也加入了卖车行列。

最为积极的反而是区域连锁。

两年前,恒泰创始人郑永杰就向汽车做事天下透露过方案:“第一,操持在5年内,在当地打造一个很有竞争力的4S店集团;第二,我们力争,做任何品牌,销量要做到西北第一。

在去年年底的超级大会上,郑永杰公布了恒泰的进展:截至2023年底,仅看售后连锁的新车业务,39家维修门店,新车业务运营2年,累计发卖1030辆,单月最多发卖120余辆。

进一步,未来这个业务部门会成立独立公司,估量2026年月销量500辆,这个体量会引起车企的高度重视。

长沙的国合快车也是积极拥抱汽车发卖的区域连锁之一。

在汽车做事天下的直播上,邓建军曾表示:“目前新能源业务存在发卖和售后两个板块,发卖板块要实事求是,不是品牌越多越好,要选择最得当的。

区域连锁积极卖车的道理也不繁芜: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更高的门店密度,拥有更强确当地化资源,在建立了区域规模之后,切入新车发卖业务打造区域生态,相对随意马虎。

其余,全国连锁的华胜和百援精养,也以不同的办法切入到新车发卖业务当中。

早在2020年,华胜就投入销服一体,虽然并不算成功,但也认清了新能源发卖的逻辑:“一开始考试测验的品牌并非真正的新零售模式,更多还是传统经销模式,未来要选择新做事、新零售的业务。

而百援精养这样的省级代理商模式的全国连锁,也通过新车发卖业务推动二次计策升级,并与创维汽车达成计策互助,目的之一便是依托全国1000多家门店发卖汽车。

猫虎狗也不会例外。

天猫养车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做事全代价链”计策,便是新能源“售服一体化”全布局;途虎的新能源计策也涉及到全生命周期的做事;而京东汽车新能源体验中央已在多地开业,集汽车展示、试驾、做事和零售于一体。

可以看到,全国连锁和区域连锁,更多的是聚焦于新能源车做文章,捉住了新能源车发卖渠道还未稳定的空窗期。

当然,在所谓的空窗期,机会和风险一定是并存的,关键在于战术上如何落地。

郑永杰分享了汽服连锁卖车的四步法。

第一步,搭建团队,招聘新车发卖干系 的专业人才;

第二步,团队搭建初步见成效,逐步增加发卖职员,建展厅,动员员工购买试乘试驾车;

第三步,能卖到50-60辆车的时候,引进专业管理人才,规范化管理,体系化运营;

第四步,人力财力高投入,任何事情万事开头难,越难越要有投入。

在他看来,汽服连锁卖车,终极目的是要活上去,争取与车企直接沟通,在区域拿到独家代理,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这或许是汽服连锁积极卖车的终极计策目标。

汽服连锁扎堆卖车,上风在哪?

行业早期,4S体系在掌控新车发卖的同时,跨界进入独立售后发展汽服连锁;现在则是反过来,汽服连锁在售后业务的根本之上,大规模进军新车发卖领域,乃至建立造车新势力的发卖门店。

不得不说,新车发卖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变革。

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新车发卖,并非是传统的经销制,而是代理制。

在经销制下,车企先把汽车发卖给经销商,后者再发卖给车主,虽然4S店拥有自主定价权,但这种模式的劣势在于资金占用率高,在新车不景气的期间,随意马虎涌现资金链断裂。

这也是如今很多经销商集团和4S店遭遇困境的核心缘故原由,导致了不少4S店倒闭乃至跑路的征象涌现。

在代理制下,实质上是主机厂直接发卖给车主:首先是车主向主机厂定车,再通过线下发卖店取车,发卖店主要起到交付浸染,在这样的情形下,前期投入不用太高,从而降落门槛,吸引了一批汽服连锁加入。

汽服连锁已经建立一批稳定的燃油车基盘客户,这批客户进店进行维修保养,相称于新能源车的自然发卖线索,可以有效吸引具有换车或第二辆车需求的车主。

比较于传统4S店,汽服连锁的运营本钱更低,更靠近客户,同时没有汽车品牌限定,反而更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

由此得以理解,为什么广本要推出乐享养车这种模式,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看到了汽服连锁的一系列上风。

对付汽服连锁来说,涉足新车发卖业务,能获取三个紧张收益。

第一,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新车发卖是代理制,线下发卖店主要赚取新车发卖佣金,是一种稳定的收入来源。

第二,新车发卖是售后业务的最大入口,一旦节制了新车发卖,就在第一韶光获取了车主的信息,方便未来转化到其他售后业务,包括车主本来的燃油车业务,以及异业互助带来的业务。

第三,通过新车发卖,汽服连锁更为深入地进入到造车新势力的体系当中,有机会提高自身在三电机修等方面的技能能力,从而摆脱原来只能做授权钣喷的田地,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总的来说,在传统4S模式走向没落、新能源车带来新格局的双重成分下,汽服连锁扎堆卖车,或将成为新趋势。

未来,当更多有规模和实力的玩家加入,汽服连锁无疑会变成卖车新沙场。

40万汽服单店,未来没车修了?

广本推出乐享养车,还透露出其余一个行业趋势:汽车的发卖和售后边界已经日渐模糊,并且发卖业务逐步向独立售后市场开释,这既是机会,也意味着新的哀求。

汽服连锁纷纭加入卖车行列,特殊是驶入新能源赛道,也是看到了上述趋势的潜在影响。

郑永杰就直言:“恒泰虽然在区域有几十家门店,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速率这么快的情形下,如果烦懑速转型,那么几年后,全体公司的业务肯定会下滑。

邓建军也说:“我们在传统业务方面也很焦虑,4S 店抢客力度很大,互联网巨子也在线上抢流量和客户,以是无论是单店还是连锁,都是在夹缝中求生,连锁可能压力更大。

汽车做事天下提出过一个不雅观点:在新能源时期,全体新车-做事体系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来4S体系的束缚,汽服连锁只要扮演好做事角色即可,在涉足新车发卖后,利用区域生态体系,承接售后的所有业务形态。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售后体系很可能从封闭走向垄断,这种垄断性乃至超过之前的主机厂-4S体系。

如果缺少新车发卖能力,就很难进入到这个体系当中。

这也是为什么,罗兰贝格郑赟曾表示,新能源业务将淘汰20万汽服门店。

虽然新能源车保有量和霸占率比较于燃油车依然偏低,但行业大趋势不可逆;4月下旬,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50%,迎来又一个标志性节点。

保养、钣喷、三电维修,以及软件、电子干系的业务,无疑将锁定在车企的体系当中。

当然,在洗美、贴膜、轻改等差异化赛道,车企的掌控力度并不强,还可以让不少特色门店脱颖而出。

所谓的趋势和未来,听上去彷佛远在天边,但真正到来的时候则是悄无声息,惊惶失措;当下,汽服连锁涌入卖车业务,已经算是某种旗子暗记了。

40万汽服单店最为紧迫的课题或许是,如何在新的格局中打造差异性,找到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