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 陈曦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夏末初秋,再次走进古莲花池。
8月3日刊登了《古琴扬古韵,莲池更飘喷鼻香》一文,引起市民关注,不少人纷纭来到古莲花池参不雅观古琴艺术馆。
8月11日下午,古琴艺术馆副馆长葛芮孜向先容起保定历史上的古琴文化与名人。

保定市首个古琴艺术馆落户古莲花池 细数保定历史上的那些古琴名人  第1张

“提起历史名人喜好古琴的那可多了,出自咱们保定的有尧帝、杨继盛、张瑞山等。
”“80后”葛芮孜别看年纪不大,但提及古琴可是条理分明。

据先容,相传尧帝出生于顺平县伊祁山,后封于唐县,故称“唐尧”。
《帝王世纪》载:“尧作《大章》,使毋句作五弦琴,天下大和。
”《琴史》作者朱长文则列尧为第一:“帝尧宅天下……当《大章》之作也,琴声固已和矣!
”琴曲《神人畅》即传为尧帝所作。

与古琴文化有关的还有明朝谏臣之首杨继盛。
杨继盛是容城县北河照村落人,34岁时出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知识,其间表现出了超强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他制作的管、琴、瑟、箫、笙、埙、篪等乐器,“合诸乐总奏之,如出一律,无反面焉”。
据传现在有人收藏杨继盛所制古琴一张,名为“寒泉漱石”。

还有保定人张瑞山,生于1835年前后,学琴于庆瑞和孙晋斋师长西席。
琴技高超,曾为慈禧太后御用琴师。
张瑞山除古琴之外还善于琵琶、忽雷等乐器的演奏。
他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互助编有《十一弦馆琴谱》传世。
1871年在北京琉璃厂创设了以收售古琴为业的“蕉叶山房”。
其子张莲舫也以修琴漆面不伤断纹而有名。

除这三人,还有古琴九疑派第二代传人李浴星师长西席。
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李浴星师长西席曾在驻地保定的河北省政府民政厅事情过一段韶光,其间还教授过同事们弹琴。
由于当时的办公地点就在直隶总督署院内,以是在空隙之余,能够得以常常到莲池内不雅观摩碑刻、赏荷赋诗。

在莲池的东南碑廊有一块清光绪十七年(1891)的石碑,因未见碑额,且碑的右上角题目部分已经破坏,以是暂命名为《重光礼乐碑》。
碑文紧张讲述直隶官员重修礼乐规制、培养礼乐童生、教演歌舞、增制礼乐乐器、订立礼乐章程等整治、提升直隶省礼乐化育等方面的业绩。
个中增设了“琴六、瑟四”以用于儒家礼祭的方法。

看着石碑上的笔墨,又来莲池园中的西北角入水口,这里有一组以“琴”字命名的建筑小品,分别由响琴榭、响琴涧、响琴桥和听琴楼组成。
响琴榭下即为响琴涧,响琴桥则横跨其上,曾经引鸡距泉水由此间入园,流水淙淙、悠扬悦耳。

不雅观荷听古韵,流水响琴声。
古琴艺术馆落户于古莲花池内,可谓给莲池琴史又添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