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的剧情以吕洞宾、白牡丹、荷仙姑等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串联起一系列神话典故,播出后红极一时。与这部电视剧同时走红的,还有该剧的主题曲《逍遥游》。
这首歌曲的填词人,乃是《东游记》编剧之一的卢治明。值得一提的是,卢治明同时还是新传媒范文芳版《笑傲江湖》主题曲的词作者。
不过以词作者的水平来衡量的话,卢治明的填词水平并不是很高明。由于在《逍遥游》的填词上,他实在是太过于“取巧”了。
由于《逍遥游》歌词里面,超过90%的句子,都是不雅观众耳熟能详的“名句”。只不过普通不雅观众听到之后,一时之间很难说出它们的出处。
在这首歌的歌词当中,居然有4处地方明显化用了毛主席诗词。那么,它们都分别涌如今哪里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逍遥游》化用的毛主席诗词要聊这个话题,还是得先看一下卢治明的《逍遥游》原词,全文如下:
走啊走啊走,豪杰跟我一起走。走遍了青隐士未老,少年壮志不言愁。莫啊莫回顾,管它黄鹤去何楼。黄梁呀一梦风云再变,洒向人间是怨尤。
划一叶扁舟,任我去遨游。逍逍啊遥遥,天地与我竞自由。共饮一杯酒,人间本来情难求。相思啊难了豪情再现,乱云飞渡仍闲悠。
划一叶扁舟,谁愿与我共逍游。天若有情天亦老,不如与天竞自由。天若有情天亦老,不如与天竞自由。
粗略地看一下这首歌词,有5处“可能”是化用自毛主席的诗词名句,个中4处可以确定,其余有一处有些模棱两可。
第一处化用是歌词中的第三句——“走遍青隐士未老”。
1934年,毛主席登上会昌山,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清平乐·会昌》。词的开头四句为:“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隐士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第二处化用是歌词的第七、八句——“黄梁呀一梦风云在变,洒向人间是怨尤”。
1929年,毛主席创作《清平乐·蒋桂战役》,当中有一句:“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卢治明先把两句诗顺序颠倒,然后再把“洒向人间都是怨”改为了“洒向人间是怨尤”。
第三处化用是副歌中——“逍逍啊遥遥,天地与我竞自由”。
这句出自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上半阕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不过这一句卢治明化用得很可以,直接把毛主席原作想要表达的思想给“外化”了。
第四处化用是——“相思啊难了豪情再现,乱云飞渡仍闲悠”。
1961年,毛主席创作了《七绝·为李进同道题所摄庐山神仙洞照》,诗中有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除了以上这4处之外,也有人认为卢治明这首《逍遥游》的第6句——“管它黄鹤去何楼”,是出自毛主席《菩萨蛮·黄鹤楼》当中的“黄鹤知何去”。
不过自唐朝崔颢写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名句往后,中国文人大多爱用这个“梗”,以是这一点可以不算。
二、卢治明的“集句”创作实在卢治明这《逍遥游》里面除了化用了毛主席的诗词名句外,第二句、第四句还分别“化用”了海内过去很红的两部电视剧主题曲的歌词。
第二句歌词“豪杰跟我一起走”,实在是借用了1997年播出的《水浒传》主题曲的名字《豪杰歌》。
第四句歌词“少年壮志不言愁”,则出自1987年火遍全国的《便衣警察》主题曲,由刘欢演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同样是直接用人家现成的歌名当作自己的歌词。
副歌开头的“划一叶扁舟”两句,化用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末了一句:“人生涯着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倒数第二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则是唐代李贺的原句。
写歌词化用古人成句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比如同样是娱乐电视剧,1985年郑少秋版《楚留喷鼻香新传》的主题曲《云漪》的词作者,也大量引用了古人名句创作歌词。
歌中的“且把浮名换了淡斟低唱”,明显是化用自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的名句:“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
“伴一船风月,乘千里烟浪”,化用自柳永《凤归云·仙吕调》“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也是把“五湖烟浪”和“一船风月”位置对调,再把“五湖”改成“千里”。
《云漪》的歌词大量利用古人成句,但是从整体上看,作者的原创也占到了六七成。并且这首歌词叙事前后统一,借着柳词中对古代才子形象的刻画,突出了楚留喷鼻香身上的洒脱气质。
而卢治明的《逍遥游》仅仅是大略地“引用”毛主席等人的诗词成句,事实上它便是以“集句词”的办法进行创作的歌词。因此词中除了“啊”、“呀”之类的助词,靠近九成内容都非原创。
“集句词”从北宋时期开始兴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像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这样的名家,也都写过很多。
古人常日以“集句”的办法来练习诗词创作,但是“集句”创作也是有讲究的,最最少这些成句拼接在一起是要表达一个统一的思想内容。
但是《逍遥游》这首歌把这些成句拼凑在一起,却没有处理得太自然。比如开头的“豪杰跟我一起走”的“豪杰”,就有点让人歕饭。
由于《东游记》是1998年11月在海内播出的,而在当年的元月,中心电视台刚刚播出了李雪健版的《水浒传》,刘欢唱的《豪杰歌》已经红遍了全国。
当不雅观众们听到“豪杰跟我一起走”时,大家就只会遐想到梁山豪杰,怎么也想不到八仙过海中的神仙。
本来毛主席的“踏遍青隐士未老”,也是化用自苏轼的“万里归来颜愈少”。只是毛主席化用古人成句时多了一份心思,以自己走过的地点之多,代替了苏轼行过的路途之遥。
末了的重点,还是落在了“归来容颜未老”上面。以是这句词化用得“了无痕迹”,让人不随意马虎创造。卢治明化用毛主席词时,却只是把原句中的“踏”直接改成了“走”。
“黄梁呀一梦风云再变,洒向人间是怨尤”这两句,本来涉及一个著名的典故,同时也是剧中演到的一个情节。
但是由于后面有“洒向人间是怨尤”,再加上前面有已经被证明是“化用”自毛主席词中的“走遍青隐士未老”,以是这两句也被坐实了,便是“化用”自毛主席的《清平乐·蒋桂战役》。
末了说一个故意思的事情,便是卢治明在进行“集句”填词的时候偷了一个
然后卢治明去听了刘欢的歌,听到了《豪杰歌》觉得很喜好,于是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分男女,让八仙统统都去当了“豪杰”。
后来,卢治明又听到了《少年壮志不言愁》,于是便管三七二十一,也不分今古,又让八仙统统都去当了“警察”。
结语毛主席的诗词豪放中不失落浪漫,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一贯被人改编成歌曲传唱。不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这些歌曲紧张因此红歌的面孔涌现的。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往后,才有部分喷鼻香港词作家,开始从毛主席的诗词中探求灵感进行歌词创作。
喷鼻香港的著名词作家黄霑曾经说过,他的《笑傲江湖》实在是从毛主席《沁园春·雪》里找到的灵感,但是他在歌词并没有直接引用毛主席词的原句。
这么看起来,卢冶明的《逍遥游》可能是普通歌曲填词里面,直接引用毛主席诗词成句最多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