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中部,有一条自西向东约1000多华里的齐长城,是我国也是天下上现存最古老的长城,也是保存段落、遗迹较多的古长城之一。
齐长城是中华之宝贝,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7年12月公布的《天下文化遗产》。
我先容的是在博山境内齐长城的一部分长城段落:凤凰山段、永济桥段(又称七孔桥)、峨嵋山段、黑山段、老虎头岭段。
据文献记载:“齐宣王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长城:东从青岛,西至济南长清区)。建成韶光大概从春秋战国开始,到齐威王稍后段韶光(公元前319年一301年旁边)。齐长城以泰、沂山脉为轴线,纵横齐鲁大地,它自西向东蜿蜒盘旋于齐鲁大地的1518座山峰之上,经由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等19个县市境内。
第一段:凤凰山段
齐长城是古代山东人在长城建筑史上创造的中国之最,天下之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防止新盘据,敕令废弃各诸侯海内的长城。两千多年后的本日,在淄博市博山地段还保留着部分遗迹,耸立着它那苍凉的身影。
随着旅游奇迹的兴起,齐长城再次成为齐鲁文化旅游的一项热点选项和研究主要内容。
齐长城在博山境内达60多华里,西接莱芜,东连临朐,自西向东贯穿全境。
清.乾隆十八年(1753)《博山县志》载“长城岭:自峨嵋脊西行,跨凤凰岭连原山、大王岭,出青石关之西,接莱芜山,皆长城岭也”。这是1993年在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齐长城原址上,重新修复的齐长城,全长680米。
《齐长城》关口大门。
这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白雪石师长西席题写的齐长城牌匾。
高大的城门,耸立的城阙,一比一的仿造,形象逼真。
守门的将士,忠实精神,气概,如真人再现。
大门内侧城墙上,几十年前修城时的小树也长成了大树。
这是石海栈道牌坊,从这里上城墙。
城墙在原址上建筑,全都是用石灰岩石垒砌而成。
烽火台卫兵。
站在城墙上边看远山、树林、城阙。
起起伏伏的城墙上亭、台在山顶上的雄姿。
蓝天下,长城在丛林之中,格外能干。古色古喷鼻香的长城亭,诉说着昨天的故事。齐长城工程浩大,比秦长城早了490年。
这段长城是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长城也有平缓的段落,景致很幽美。
这棵树在长城上已经成长了半个多世纪了。
城楼三层,在丛林中显得不怎么高大。
齐长城在蜿蜒弯曲的山脊上起起伏伏,伸向远方,很是壮不雅观。远不雅观,群峰竞秀,此起彼伏,植被茂盛,视野开阔,赏心悦目。
近景,城墙上爬满青藤,活气勃勃。天然大氧吧,呼吸新鲜空气,来这里最好!
秋季在齐长城上看满山的翠柏,各处的红叶,别有情趣。峰峦起伏,高低不同,林海松涛,苍茫青翠。
冬季,雪后齐长城气候万千。
雪后,齐长城群山起伏,山舞银蛇。
登上齐长城最高的烽火台,博山城西、城北、城东、城南尽收眼底。颜灵塔近在咫尺。齐长城从这里开始一起下行,直至永济桥(又叫七孔桥)。
第二段:永济桥段(又称七孔桥)
这张七孔桥的老相片,据里手剖析,是用德国莱卡照机拍照的,很清楚,韶光应在1914年旁边。那时德国(1904年)在博山修睦张逐一博铁路后,德国人来博山照的一部分相片。
细看齐长城,从山上之字形到达红门庙,七孔桥,这该当是最早一张七孔桥的照片。桥下北边第七孔下,还有小火车的铁道路基,南岸墙下还能看到老石牛的样子,红门庙现在恰好少了一半。
这里是齐长城的主要关口。南岸红庙,北岸有一庙叫岳庙,长城从庙后盘旋上峨嵋山岭。七孔桥是往后明代建筑的。
七孔桥的地段,过去是齐长城必经之地。这是2006年5月25日中华公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齐长城遗址》。
孝妇河两岸公路。1950年修公路时就把桥北的岳庙占用了,1988年再修一次。这是1988年加宽公路的照片。
永济桥又叫七孔桥,明代建筑,是现在在孝妇河上还正常通畅车辆的公路古桥之一。
俏丽的永济桥四季竞秀。
永济桥小纪
永济桥别号七孔桥,建于明代,连凤凰、峨嵋二山,卧孝水碧波之上,持重伟岸,落落大不雅观,历经沧桑,几度毁而得复。1950年有两孔埋于沿河路之下。1988年因管理孝妇河,得以重修。桥体加固,栏杆凿新,遂焕然生色,古风依然。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题写桥名,是记。
博山区公民政府立
公元一九八九年五月
冬季,两山兀立陡峭,林木层层翠色,河水结冰,桥姿幽美,蔚为壮不雅观。
第三段:峨嵋山段
这是国务院公布的《齐长城遗址一峨眉山段》。在这段山脊上,后来新建了文昌阁、魁星楼、文笔峰等建筑群。
峨嵋山上第一亭。在这里不雅观看凤凰山公园,永济桥、孝妇河两岸。
远眺凤凰山公园全景,颜灵塔、电视转播塔等尽收眼底。
山中的文姜大酒店被山花包围,显得格外优雅俏丽。
峨嵋山文昌阁南大门。
对联由博山书法家路长存师长西席题写:峨岭晴岚星辉斗耀,阳坡绕翠毓秀鍾灵。
文昌阁大殿
文昌阁由博山房立智囊长西席在2005年投资重修,牌匾由博山藉在浙江事情的老省长翟翕武师长西席题写。
魁星楼美姿。
魁星楼由博山房立智囊长西席2005年投资重修,由博山藉山东省文史馆长李骏昌师长西席题写牌匾。
文笔峰
明.万历三十四年,徐希龙建文昌阁、魁星楼、文笔峰,后损毁。
文笔峰因形状如笔,直冲蓝天,为历代文人所重,是博山文化风脉之象徽。几经兴废,仅存遗址。2000年博山政府重修。
文笔峰
由曾在博山任教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师长西席题写,由博山藉的山东省老省长张敬涛题写,还有博山区区长韩其诰等题写的诗词。
第四段:黑山段
博山黑山有西黑山、东黑山之分,是齐长城屯兵之处。有屯兵营房,亮兵台等遗迹。
黑山还是博山旧八景之首景,\"大众黑山暮雨雁飞斜\"大众有分雁石,巨石阵等景点。这是后来修的齐长城,在漫山的槐树林里气势雄伟。
齐长城亮兵台遗址,残破待修。
黑山顶,文昌阁。
黑山顶上的巨石阵,石头巨大形态互异,彷佛放上去的。
山高人为峰。我站石头顶,举目四望,身如在空中。
远眺黑山雄姿。左边齐长城,右边巨石阵,漫山的槐花飘喷鼻香。
齐长城从黑山到岳阳山,再到城子崖过淄河,超越三台山,池上乡油娄寨和雁门寨,进入潍坊地区的临朐境内。这是齐长城经由博山的东线路程。
第五段:老虎头岭段
这是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齐长城遗址一老虎头岭段》。
齐长城从博山凤凰山到岭西老虎头岭(王大岭),再到禄家岭进入莱芜田地,这是博山的西线路程。
博山秋日,看红叶最美的盘山公路。
难忘岭西红叶红,游人不想返回程。这是博山区新开拓的热门旅游景点。
齐长城翻山越岭,蜿蜒前行,古风依然。
齐长城留在了这蜿蜒弯曲的山脊上,仿佛每块石头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变迁的历史。
齐长城的古风古韵身影,留在齐鲁大地上的痕迹,就像一座座纪念碑,记载着迢遥的昨天。
博山公园西门
随着祖国旅游奇迹的发达发展,齐长城的历史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的历史代价、文化研究代价等受到大家的关注。齐长城这颗刺目耀眼的明珠,定会发出残酷的光辉!
作者/侯本文
责编/李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