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滕启刚千山区公民法院新任员额法官宣誓仪式上,作为老法官代表向新入额法官提出寄语。
(鞍山市中级公民法院供图)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公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滕启刚,因病于2021年6月4日去世,时年57岁。
一个视他为生平导师的年轻同事在回顾文章中写道:“他便是我心目中的马锡五!

千山脚下一棵树 汽车知识

“一刻也离不开群众”,这是1943年1月,西北局高等干部会议上,陕甘宁边区高档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作为被表彰的干部,毛主席在给他的奖状上的题词;“你是从群众泥土里长出的一棵树”,这是1962年4月11日谢觉哉为吊唁已是最高公民法院副院长的马锡五,在《公民日报》上揭橥的挽诗中的一句。

马锡五在担当陕甘宁边区高档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期间,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深入调查研究,司法严肃,刚直不阿,深受公民群众欢迎。
他的审判办法被称为“马锡五审判办法”。

就像“马锡五审判办法”给边区公民带来公正正义一样,滕启刚的“滕氏调度法”让千山地区的群众感想熏染到了法律的温度。

从千山区公民法院的派出法庭千山法庭,到法院刑事审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审判等岗位,30年来滕启刚从未离开过千山区法院,他是千山地区公民熟习和爱戴的法官,他与千山公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人们到处传颂着贰心系群众、严格司法、公正断案的佳话。

千山,素有“东北明珠”之称,共有999座山峰,有人说,滕启刚便是那第一千座山峰;也有人说,他更像千山脚下的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泥土中,挺立耸立,枝繁叶茂,浓荫匝地。

“滕氏调度法”让千山百姓心折口服

37岁的赵恒起是千山法院千山法庭副庭长,2007年大学毕业后先是当了一名状师,不久他就做出了改变自己生平的主要决定,放弃状师职业,报考千山法院,一定要和滕启刚成为同事,成为像他那样的法官。
这统统源于他和滕启刚在千山法庭的第一次见面,在回顾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当时我由于代理一个家庭财产轇轕案,来到千山法庭,在备案大厅看到有很多来打官司的农人,他一个人站在中间,一个一个解答农人的问题,有些问题特殊稚子,觉得一点不须要回答,他却负责解答没有表现出一点不耐心。
一些农人是带着气来的,结果一会工夫就眉头伸展笑着走了。
当时我就觉得到他能这么轻松化解农人的轇轕,一是法律功底深厚,二是太理解农人的心思了,他的话农人听得懂,乐意听,时常穿插一些小品相声的段子,把农人的感情调动得特殊好,末了农人一拍大腿说:“还得是咱们滕法官!

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哀求备案,什么也没带,坐在滕庭长面前开始讲了起来,滕庭长始终微笑着谛听老奶奶漫长的、没有任何逻辑的讲述,末了滕庭长竟然为老人写了起诉状,还帮老人申请减免诉讼费,把老人冲动得差点给滕庭长下跪。

轮到我的案子时,滕庭长第一句话便是:“这个老李啊,是不是有钱没地方花了啊,家里这么困难请什么状师啊,我都说帮他调度调度了。
”然后立即让我联系我确当事人和对方到法庭来,双方一见到滕庭长,本来像仇人一样的态度立马缓和了,滕庭长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说动了双方达成和解。
然后还不忘跟我说:“老李家太困难了,这案子也没立,状师费退了吧。
”当时我已经被这一天在千山法庭的经历震荡了,立时说:“您放心,我一定退!

我从心底里倾慕千山法庭辖区的老百姓能有这样一位好法官,他像一盏灯点亮了我的职业空想。

同样受滕启刚影响的还有一个年轻人,2011年,考取辽宁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王铋程被分到千山法庭事情,法律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从滕启刚身上看到马锡五的身影。

“马锡五下乡理解情形碰着农人下地归来,就会把农人手中的牛绳接过来,帮他拴好,等他安歇一会才开始谈,滕庭长是常常带着我们把法庭搬到农人家的炕头,盘腿坐在炕上从拉家常话开始;马锡五说,群众找上门来反响问题,是对你的信赖,怎么可以拒之门外?滕庭长把自己的电话对外公开,随时接管群众的咨询、谛听他们的诉求,有时刚开完庭就接群众电话,永劫光谛听累得直打盹手里还依然握着电话。
”王铋程说。

千山法庭是千山区公民法院的派出法庭,滕启刚30年的法官生涯有近三分之一韶光在这个偏远的屯子法庭度过。
滕启刚常说,自己便是农人出身,知道农人打官司不随意马虎,费钱不说,还惹一肚子气,每当看到农人走进法庭,他都不焦急备案,而是费尽心机调度。

2012年,千山镇山阴子村落要建文化广场,须要占用一个庄家门前200多平方米的地皮,庄家哀求高价补偿,村落里做了多少次事情也没用,气得村落布告找到滕启刚要起诉庄家。
滕启刚理解到这个庄家刚刚做完心脏手术,还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就对村落布告说:“你这样告他是随意马虎失事的,我来劝劝他。
”滕启刚找到这个庄家一见面就说:“我来不是由于村落里告你,我也是屯子出来的,现在还住在谢房身村落,你不用把我当法官,就当懂点法律的村落里人,帮你出出主张。
”一番话拉近了庄家间隔。
再加上几次登门诚恳互换,问题得到了顺利办理。

有人给他的“滕氏调度法”作了概括:办理家庭轇轕,利用“亲情融化法”;抵牾繁芜,依托各种组织利用“外力帮忙法”;涉及利益分配,利用“换位思考法”;轇轕激烈利用“背靠背法”。

对付滕启刚来说,无论用什么样的调度法,始终环绕一个核心,便是存心去调度、用情去开导、用法去解疑,让法律以优柔的办法走进群众生活。

2013年冬天,滕启刚接手了一个赡养老人轇轕案件,老人到法庭乞助。
滕启刚深知一纸讯断办理不了问题,下决心做好子女事情。
当时正值寒冬,天空飘雪,乡间道路波折泥泞,他踩着积雪一户一户到几个子女家理解情形,摆事实讲道理,当讲到自己在事情繁忙的情形下,还背着病重的母亲看病长达半年多时,他眼里也充满了泪花。
耐心的调度终于赢得了老人子女的尊重和信服,答应轮流赡养老人。

在滕启刚整理归档的老收案簿中,有一本封面上写着“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结案”。
那一年是2009年,是他到千山法庭担当庭长的第4个年头,整年全庭收结案件1075件,他本人收结案219件,个中210件以调度和撤诉办法结案。
在法官从业生涯里,滕启刚审理民事案件886件,调撤率高达68.9%。

8倍放大镜背后是对法律的敬畏

“已近耳顺之年,始终无畏岁月,我相信我还是从前那个勤学不辍、追求公正正义的少年。
”这是今年年初辽宁省高院组织的《百名范例话初心》专题,滕启刚接管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这篇宣布被工工致整折叠好摆放在滕启刚办公室的书柜里。

在他办公室座位后面,张贴着自己打印的党史学习材料,只要起身就能看得见,办公桌上整洁摆放着案卷卷宗和法律学习书本,还有一个破碎的老花镜……

最显眼的是办公桌上一个大号放大镜,在千山政法系统广泛流传着这个8倍放大镜的故事,这是一个法律人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最好例证。

2019年5月的一天,王某因行车冲突,动手打了任某,路上监控间隔现场太远,难以辨别实际情形。
对此公安机关没有惩罚,任某一纸诉状把公安机关告到法院。
那段视频民警难以辨别,法官也一样。
为此滕启刚买来8倍的放大镜,头险些贴着视频一帧一帧细致察看,眼睛看红了、看出了泪水,却一贯不放弃,几分钟的视频看了3个多小时,终于捕捉到了王某抬手打人的动作,那一秒,铁证如山。
法院讯断公安机关重新做出行政决定,对打人者给予行政惩罚。

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法制大队民警张晓东是此案公安机关的诉讼代理人,他从2017年开始和滕启刚打交道。
“在法律面前他不是一样平常严厉,是让人受不了的严厉。
”张晓东至今还记得一次在法庭上,由于案件发生韶光几处表述不一致,他被滕启刚哀求当场向对方当事人道歉。
“这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有好几次,毕竟我是代表公安机关,当庭向老百姓道歉觉得很尴尬,后来我们也逐渐从不理解到信赖到钦佩,他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法律。

现任千山法庭庭长的吕晋锋是滕启刚最初带的徒弟,亲眼见证了滕启刚在司法时的严谨细致。
“他总和我说只有到现场找原形,才是我们法官敲响法槌的底气。
”2009年,一家矿山公司因尾矿发水造成耕地和果树被淹,由于对赔偿金不满,几十户村落民涌到法庭讨说法。
在评估过程中,滕启刚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不顾污染物对皮肤的侵害,一下子踏进10多厘米厚的污染层,不断提醒鉴定职员,这里的污染物更厚一些,那里须要再丈量……终极村落民得到了合理的补偿,双方都没有上诉。

滕启刚是师范学院中专毕业,凭着一股韧劲钻劲取得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专科,吉林大学法学本科学历。
他长于总结勤于思考,从2001年开始,他都会把当年处理得好一些范例案件和被上级法院发改的案件,在事情总结或自查报告里详尽记录下来,剖析短板总结履历,他撰写的事情总结、办案心得和法律论文有47万字。
经由长期学习积累,滕启刚这位非科班出身的“门外汉”,一步一步发展为同事们眼中的“行走的法律词典”。

在千山法院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说法:案件上了院审判委员会,就怕过不了滕启刚这关,无论多忙,针对上会案件,他都要花韶光负责研究,抠得特殊细。

“别看他生活中爽朗活泼,亲切和蔼,一到谈论案件时就像换了一个人,六亲不认。
”2019年,赵恒起主审的一个地皮轇轕案件上审委会,滕启刚认为讯断不合理,会上两人激烈地争执起来。
“我以为自己审得很细,付出了很多心血,结果还是过不了他这关,我当时心想我还是你的学生,怎么这么不给面子。
”末了审委会其他人也都赞许滕启刚的见地,案件须要重审。
“会后滕庭长主动找我一起研究调度办案思路,末了案件得到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
”赵恒起回顾说。

滕启刚常说一句话:“法官办理的一个案子,大概便是当事人的生平。
”2019年1月,最高公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审某民营企业家诱骗案,撤销原二审判决,改判无罪——这起案件被誉为东北地区“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第一槌。
而23年前,在此案一审中,严格区分经济轇轕和刑事犯罪界线,做出无罪讯断的法官正是滕启刚。
这位民营企业家的妻子说:“如果没有滕法官当初细致公道的审判,我也没有把官司打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自1996年以来,滕启刚共审理案件1958件,审结1932件,结案率达98.67%。

我是法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请大家书任我,我不只是法官,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
”2008年,吕晋锋刚到千山法庭事情时,常常在大厅碰到一些当事人在议论打官司是否须要费钱找人的问题,“每当这时候,滕庭长就会站到大家中间说这句话,说得特殊诚恳武断。
”吕晋锋说。

“我是党员,为党献歌怎么能少了我。
”2018年,鞍山市中院参加全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合唱比赛,滕启刚听说后主动报名参加,“他是登台参加比赛的唯一一个庭长,也是年事最大的一个。
”组织参赛的鞍山市中院原工会主席杨力回顾说。

“如果非要问我名字,那就叫我共产党员吧!
”2011年初冬的一个早上,滕启刚和爱人李淑华在鞍山二一九公园湖边闲步,看到有人落水,他二话没说跳下湖中将人救上岸。
“闻讯赶来的警察几次再三问老滕的姓名和单位,他笑着说了这句话,拉着我就离开了人群。
”李淑华说。

“我是共产党员”这句话,滕启刚在很多公开场合会大声响亮地说出来,语气充满了自满。
熟习滕启刚的同事都知道,他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有一个赤色绒面的小方盒,里面装着党徽,吕晋锋回顾说:“以前开会参加活动戴党徽的人很少,滕庭长每次参加活动都要佩戴党徽,站在镜子前反复端详看是否把党徽戴正。
”妻子李淑华回顾说:“他最爱唱的歌是《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每当唱到‘是你领我走上光辉的人生路’‘是你为我铺满鲜花盛开的路’时,就禁不住掉眼泪。

1991年滕启刚考入千山法院不久就积极申请入党,他说:“我是农人的儿子,能有本日,统统都要感谢党和公民造就了我,爱党于我而言,是一种镌刻进生命里的情绪。
”65岁的王艳荣退休前是千山法院副院长,是滕启刚的入党先容人,她回顾说:“我觉得他说这话时,入党的心情比我当年更急迫,他用他的激情时候传染着我。

滕启刚在《这便是我的忠实》文章里,回顾1995年11月入党的环境:“大冬天的,我去区委参加入党宣誓,在路上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零下20多度啊,却觉得浑身热乎乎的。

滕启刚生平兑现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我个人的利益,统统服从组织须要,党叫干啥就干啥!
”在法院事情30年,他统统屈服组织安排,无论在哪个岗位,他总能满怀激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铆在组织须要的地方,钉得牢不生锈。

6月3日是滕启刚去世的前一天,千山区公民法院副院长侯俊、审判管理办公室卖力人黄茜回顾说,当时省高院有一个调研课题,光立项报告就得5000字,第二天就要交,两人第一个想到了法律功底深厚的滕启刚,但考虑到他这些天一贯在为6月5日天下环境日宣扬做准备,当天下午还要开两个庭,实在不忍心再给他加担子,中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他刚说个开头,他就立时答应下来,说:“恰好我也有些想法,你们找我找对了。
”黄茜说:“3日下午滕启刚连续开了两个庭已经很疲倦了,放工了,他仍在办公室里写这个立项报告,这是他为生平为之奋斗的奇迹做的末了一件事情。

滕启刚对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把党的温暖通报给这里的百姓。

9月11日,是滕启刚的去世百日,滕启刚家邻村落村落民李大明,一个人顶着雨踩着泥泞的山道来到滕启刚的坟前祭奠,泪水顺着脸上的雨水一贯往下淌。
这是滕启刚去世后,他第四次来看他的“法官老弟”了。

64岁的李大明患有精神疾病,平日孤身一人靠种菜为生,住在邻村落的滕启刚知道他的情形后,主动认这个大哥,起初李大明以为他是法官,自己是个老农人,不好意思打仗,没想到滕启刚根本就没有法官的架子,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着。
“他一个大法官,每次来骑个破电动车,都10年了,我都不奇异骑。
”李大明开始逐渐接管了这个“法官老弟”。

韶光一长,李大明把滕启刚当本钱身的亲人一样,一天傍晚,滕启刚夫妻去李大明家送饺子,正遇上他发病涌现幻觉,他拉着滕启刚的手说:“本日是我爸三周年,你是我兄弟一定要给老人家磕头。
”他指着屋里黑乎乎的墙说:“那便是我爸!
”为了合营他,滕启刚二话没说拉着妻子跪在地上冲着墙壁磕了三个头,李大明激动地说:“爸,我的‘法官老弟’给您磕头了。

现在在李大明的菜地里还到处都有滕启刚的影子。
“看我脾气暴躁,他特意给我买了一些书,让我多学些道理,感情平和些。
”李大明从大棚里拿出来《弟子规》说。
菜地里还有几个土篮子,里面装的一些线,“这都是他给我的,帮我一起吊线,一起种菜。
”菜地阁下他居住的大略单纯棚里还有一个塑封的八开纸,上面有打印的笔墨:“他每天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和菜地为伴,所有的蔬菜均是有机菜,敬请放心购买,不要无偿地拿走他的生存来源。
”李大明说,他有时一犯病把菜丢在市场就走了,滕启刚特意给他做个小牌放在菜摊上。
“我真是想他啊!
”李大明擦着眼泪说。

滕启刚的大爱像一束光时候温暖百姓的心。
十几年前,一个跟父亲到工地打工的15岁女孩,遭受父亲工友性侵,滕启刚开完庭后,征得女孩父亲的赞许,把女孩带到了自己的二嫂家。
“很少看到刚子掉眼泪,那天他哭了,”滕启刚的二嫂石英琴回顾说,“他和我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不能让她再住工棚了,让她在你这住一段韶光,让你女儿多陪陪她,就说是你外家的亲戚,千万不要和别人说她的情形,不要刺激到她,不然她就没命了。

女孩又瘦又小,浑身一股刺鼻的味,石英琴领孩子洗了澡换了新衣服。
到了新环境孩子整日不说话见人直躲,滕启刚险些每天放工都要绕道来看看孩子,孩子只有看到滕启刚才会咧嘴笑一下。
三个月后,滕启刚带着女孩的爸爸一起来接孩子,女孩舍不得走,跟在爸爸的身后,走着走着溘然转头一下跪在滕启刚面前,哭着连声喊道:“滕爸爸,滕爸爸!

滕启刚的家,在千山区大孤山街道谢房身村落一户普通的田舍小院里,间隔千山10多公里,从出生到去世滕启刚从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院,作为当地有名的法官,很多人劝他到城里买个楼房,他说:“在这住惯了,踏实。

滕启刚一家过着大略而幸福的生活,妻子李淑华下岗后,在滕启刚的鼓励下,成了卖拌菜的小贩,“每天放工后,启刚帮我挑菜、洗菜,张罗菜谱,虽然辛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李淑华说。

滕启刚的儿子滕海宁从小具有运动天赋,依赖体育特长考入清华大学,2011年和2014年,分别在世界大学生涯动会和仁川亚运会男子800米决赛中得到亚军。
如今滕海宁是一名大学西席,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将来也要成为父亲那样的共产党员。

30年来,滕启刚和家人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哀求,滕启刚去世后,他的妻子和儿子提出在他的尸首上覆盖一壁党旗,“这是他生前最大欲望!

滕启刚的生平对得起这面鲜艳的党旗,他先后得到“全国法院精良直播法官”“辽宁省公民满意政法干警”“调度好手”等30项名誉;他对得起千山的父老乡亲,他为群众送去了党的温暖,让他们感想熏染到了法律温度,享受到了公正正义。
(于力、高爽 参与采写:黄绘如、张荻、王伟淏)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