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民俗重视传宗接代,甚至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国策的年代,操持生养成了“都昌第一难事”。
大家将孩子视为宝贝,新生儿三天就有“洗三”之礼,外家女眷携婴儿衣被,连同油煎豆腐、鸡蛋等看望“坐月子”产妇,称之为“做家婆”。
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亲友庆贺聚餐。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五月月朔,过去还有“沐浴”礼仪。
“周岁时要换百家米做粑庆祝,生日前一天晚上“发伴娘”,还要举行抓周仪式,小孩换上新的衣帽鞋袜,以纸墨笔砚、算盘、印章、现金、钢笔等由婴儿随意去抓取,以预测将来职业,也称之为“戏周”。

都昌平易近俗文化13 休闲娱乐

厚葬礼俗

老人临终叫“老了”,举家守坐叫“送终”。
咽气后将系有红线的铜钱一枚放入去世者口中,称“口含钱”。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都昌民俗仍重殓厚葬。
其礼俗有报丧(把信)、停丧、大殓、出殡、安葬等流程,有的停丧韶光颇长,一样平常利用“冰棺”,中间有请羽士“散花”等活动。
葬后三天要上坟敬拜,叫“关三”,七天家人上坟敬拜叫“头七”,还有“满月”、“满年”须要上坟敬拜,正月初八亲戚要上孝家“拜新年”。

由于风尚不同,忌讳语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把稳。
由于尊祖敬宗,以是“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去世”用“老了”、“走了”“过身”等替代,“棺木”叫“寿木”,寿庆提前一年庆贺,称之为“做九不做十”,凡结婚、丧事均不得事后补送礼金等。

买水

源于楚国的旧俗,送别先人的仪式之一,葬礼前身穿麻衣的孝子披衣戴笠,

在羽士的锣鼓声中到水边张一碗水回,边走边撒纸钱,故称之为“买水”,回来之后用此水象征性浴尸。

筵席

婚嫁丧葬筵席,都昌作兴设专职司仪理事,宴席仪式,至为主要的是安席。
主席两桌设正堂上首,东边为大,西边次之,四个座靠中堂两座称“龙虎口”,更为紧要,龙虎口必由娘舅、妻舅或新郎等坐,如顶头亲未到,不可随便安排他人,须披红虚位。
如安排席位缺点,常致不欢或争吵,这时主人须放鞭炮“赔罪”。
菜过数巡,主人在族长陪同下敬酒。
宴间,喜筵碗盘还厨可重放,丧筵则忌,只能单放。

筵席富有浓厚的伦理道德意义,长幼之序及礼义风范犹存。
上为尊客,下有雇主一方作陪,吃前“开席”,结束时喝“满堂红”,务使客人尽兴而归。
酒菜方面各地有异,有的作兴“十碗头”,红薯淀粉较有特色,以炒黄豆开席,然后碎肉、肉丸、色子粉、红烧肉等,忌狗肉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