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山与老伴弘东林。张庆萍 摄
在市区江都路一幢老住宅楼里,住着一对精神矍铄、低调谦和的老夫妇。先生长西席金洪山,91岁,曾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月浦之战、金门战役等。他的老伴弘东林,87岁。两位老人已相伴走过65载春秋,当年那几份向部队申请结婚的材料,既是他俩爱情与婚姻的见证,更是百口民气底最自满的“赤色影象”。日前,走进他们家谛听两位老人的朴实故事。
出生入死好几载
参加过多个战役
金洪山老人,老家在兴化周庄茅山镇。1947年,17岁的他参加当地“老四团”,与国民党部队打了七次仗。淮海战役期间,金洪山所在部队参加实行阻击声援黄百韬兵团敌军的任务,“黄伯韬兵团被消灭后,又接着打黄维兵团、杜聿明部队,一共打了60多天。”谈起当年的战斗经历,老人思路清晰。
淮海战役结束,金洪山随部队迁到长江以北休整,准备渡江。这时,他所在的部队已升为主力部队。“我在解放军第三野战军10兵团29军87师259团3营机炮连,我们当时用的是‘60炮’。”
1949年2月3日,金洪山入党。4月23日,金洪山所在的第29军参加渡江战役。过江后,一起追击国民党溃军,迅速南下。金洪山回顾:“上海战役是渡江战役之后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尤其是月浦决斗苦战,非常激烈。”在那场战斗中,身为通信员的金洪山被飞来的弹片擦伤腮边。
上海解放后,金洪山所在部队略作休整,又从浙江绍兴坐敞篷火车到江西上饶。“到了上饶就没有路了,徒步辇儿军,正逢雨水多,脚上穿的布鞋都跑烂了。”
就这样,金洪山随着部队走到福建南平,翻山越岭,先解放福州,参加金门战役,随后调头在福建龙岩剿匪。才19岁的他,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成为一名倔强年夜胆的解放军战士。
在老人的赤色藏品中,看到一张1950年1月由中国公民解放军第10兵团颁发的“三等公民元勋”奖状。
与邻村落姑娘相知相爱
向部队递交结婚申请
1950年,20岁的金洪山当上班长。和平时期,为提高官兵文化本色和军事素养,部队开始开办文化速成学校。金洪山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从速成小学、速成中学到公安学校等部队学校,金洪山学习非常刻苦,门门作业精良。1953年,他由于文化学习成绩优秀,还得到福建军区政治部颁发的“三等元勋”奖状。
金洪山学习期间,后方的家人开始为金洪山张罗婚事。邻村落姑娘弘东林,听了金洪山的故事仰慕不已。通过书信联系和几次见面,两位年轻人相知、相爱,决定向部队递交结婚申请。
金洪山找出三张1956年向部队申请结婚的材料。看到,一份是申请结婚报告表,上面详细记录着金洪山和老伴当时的个人及家庭情形、一份是部队赞许金洪山结婚申请的解释、第三份则是部队发往两人家乡办理结婚手续的先容信。
后来,金洪山转业到扬州市区事情至离休。当年的结婚申请材料,都被保存下来,与他的奖状、奖章等一起被珍藏。金洪山的二儿子金辉说:“这些赤色物件,既是老父亲军旅生涯的见证,也是父母婚姻的纪念。”
常怀念捐躯战友
教诲儿孙要爱国
金洪山和老伴育有四个儿子,如今已有了第四代。
金辉说:“小时候,父亲常给我们讲他过去战役年代的故事。当我们有了孩子、有了孙子,父亲还是连续负责地给他们讲。”金辉印象最深的便是父亲和战友们光脚昼夜行军的事。“由于太疲倦,走着走着,就有战友倒下睡着了。”
虽已九十余岁,每每忆起战役生涯,金洪山总会怀念那些捐躯的战友。数十年如一日,他以身作则,给晚辈们作模范。
采访中,他又提及教诲儿孙时常念叨的话:“一个人首先要爱国,国家富强,公民才有幸福生活;要爱父母,要尊老爱幼,这是根本!
要好好学习,对天下有精确的认知,才能做到上述所讲!
” 张庆萍
任务编辑:
本文来自【扬州日报-扬州网】,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及传播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