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Cantonese)是一种方言,却被联合国正式定义为一种措辞,可见地位不俗。讲普通话的人们很难明得粤港地区的文化,但还是会有粤语词超越措辞障碍,与普通话擦出火花。
本文就为大家先容一些引起内地只懂普通话的人发笑的粤语词汇。
一、唔知➯母鸡
“唔知”是广东话中很常见的用语,等同于普通话的“不知道”。这个词被阴差阳错地传到了内地,且被谐音成了“母鸡”二字。内地朋友一提到广东话,就会“母鸡丫,母鸡丫”地脱口而出。
Δ 唔知=母鸡
把“唔知”(粤拼:m4 zi1)说成“母鸡”(mǔ jī),在发音上很靠近,但粤语版比国语版拗口多了。把“唔知”形象化为“母鸡”,就造成了喜感,流传效果事半功倍,粤语原版不知道也无所谓了。如果对不明以是的人说一声“母鸡”,也算是“奇兵突袭”,制造出丁点措辞笑料。
二、尼玛➯内马尔
“尼玛”在藏语中是对太阳的尊称,这鲜有人知。它最出名的还是骂人语——“你妈”——的谐音和文明版本。这种网络词语具有草根、亚文化特质,骂人之意也被调侃意味削弱了很多。
这个词也算得上“多面小生”,到了喷鼻香港又洗手不干了。巴西新一代球星内马尔,英文名是Neymar,在喷鼻香港的翻译便是“尼玛”。
Δ 尼玛=内马尔
网络骂人语竟成了人名,内马尔躺枪,让内地公民大喜过望。娱乐圈球迷谭咏麟曾在联合会杯时发出一条微博:“尼玛上半场光芒四射,完场后更有大将之风主动和败方球员握手!
”在不懂这个“谐音梗”的内地人看来,“尼玛”在这句中更像是个语气助词。喷鼻香港好多电视、电影中都用“尼玛”来称呼内马尔,如2014年TVB大热剧《使徒行者》。
Δ 谭咏麟的那条微博
Δ TVB剧《使徒行者》中提到内马尔时的字幕是“尼马”,也便是“尼玛”。一样平常人会以为“尼玛”是个语气
三、卓生➯牲口
粤语对夫妇俩的称呼会和普通话不同。一对张氏夫妇,粤语中不会称“张师长西席、张太太”,而是“张生、张太”。
当姓氏变成“卓”的时候,气氛就尴尬了。女方被叫“卓太”没毛病,而男方被叫“卓生”就违禁了。“卓生”的粤语发音(ceok3 saang1)有点像上海话中的“牲口”,看过港剧粤语版(如《点金胜手》中的卓彧和《富贵门》中的卓一元)的不雅观众会不会恍然大悟呢?
Δ 港剧《点金胜手》中字幕叫“卓师长西席”,而粤语配音叫“卓生”
即便不懂上海话,“卓生”的粤语发音和“牲口”的普通话发音之间也有相似点。十巴仙的这个不雅观剧体验居然与网友不谋而合,一下以为想法不孤单(笑)。“卓生”陷入的谐音歧义就“胡导”(姓胡的导游或导演)被理解成“胡乱地导游或导演”一样。
Δ 网友也创造了这个发音类似
四、雪梨➯悉尼
Sydney在中海内地翻译为“悉尼”,译法深入民气。然而,台湾及外洋华人聚居区却译为“雪梨”。没提到广东和喷鼻香港,难道和粤语没紧要?
把Sydney称为“雪梨”,实在是通用了百年的粤语,是岭南的广州先民在澳洲上岸时用的古称。台湾和外洋华人只是借鉴了这一译法。
Δ 雪梨=悉尼
由于中海内地是称呼“悉尼”,而喷鼻香港、澳门在回归祖国之后,为了两地传媒统一、方便、避免稠浊,于是迁就内地译法,将“雪梨”改称“悉尼”。到现在,创始地区放弃了“雪梨”做官方译名,而台湾和外洋华人却还在做“雪梨”的虔诚粉丝。
将Sydney(悉尼)说成雪梨,内地人会以为可笑,仿佛澳大利亚特产雪梨似的。把英文名Shirley翻译成雪梨,才更符合大家的发音习气吧?
五、差馆➯餐馆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师长西席曾提到自己1940年代末初来喷鼻香港时的情形。那时他一句粤语也不会说、不会听,还因措辞问题闹出了笑话。
初来乍到,最光鲜的觉得是景象酷热,以及一句话也不懂的广东话。还闹出一个笑话,我初到埠,坐上白牌车,说去餐馆,司机师长西席却载了我去差馆(警署)
——金庸2016年冬为喷鼻香港博物馆金庸馆撰写的开馆序言
Δ 金庸为金庸馆开馆写的媒介
在喷鼻香港,警局习气叫做差馆,警察就叫差人。经典港片《无间道》中梁朝伟那句“对不起,我是警察”中的“警察”,在其粤语配音中也说成“差人”。
“差馆”和“餐馆”不仅粤语发音相似,普通话发音都差不多。年轻的金庸中庸之道地说成了“餐馆”,没想到被送去警局,其实“冤枉”,要说成“餐厅”或“饭铺”就没歧义了。
Δ 《无间道》经典台词粤语版实在是:对唔住,我系差人
Δ 类似《七号差馆》这样的片名,在内地也不会翻译成《七号警局》
六、喜好你➯黑凤梨
邓紫棋在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中演唱的粤语歌《喜好你》。由于Beyond的原曲旋律上口和邓紫棋的精彩翻唱,内地歌迷被该曲圈粉,爱哼着模拟。
Δ 邓紫棋翻唱Beyond的《喜好你》
由于不懂粤语,歌迷就将歌词“喜好你,那双眼动人,笑声更迷人,愿再可,轻抚你,那可爱脸庞,挽手说梦话,像昨天……”这句粤语歌词翻译成了搞笑的“汉字注音版”:“黑凤梨,拿霜来冻硬,硝酸更迷人,愿再喝,黑凤梨,拿喝完面溶,晚上说买完,像昨天……”。这里“喜好你”和“轻抚你”都被统一翻译成“黑凤梨”,处理得真朦胧。邓紫棋的翻唱符合当今时期审都雅,让内地不雅观众甘心超过措辞障碍来“标注”和影象,并为其吆喝。
Δ 《喜好你》被翻译成“黑凤梨”
Beyond的曲子传唱度高,也不止一次被这样“改编”。那首著名的《夸夸其言》也被改得笑点十足,例如第一句粤语歌词“本日我,寒夜里看雪飘过”就变成了“钢铁锅,含眼泪喊修瓢锅”。这种改编让人扑哧一笑,不过还真的有助于粤语歌入门。
Δ Beyond唱的原版《夸夸其言》
结 语
以上词语有些已渗入生活,有些则冷僻一些。论到笑点,它们倒都是普通易懂。如果会粤语,就会较真两个发音之间的严格差异,将朦胧变为精确,那就笑不出来了。因此,不懂粤语的人反而可能笑得更“天真天真”。
俗话说“笑剧不挪窝”,中国的笑剧推广到外国,外国人就笑不起来,很大缘故原由便是翻译配音使台词的笑剧韵味尽失落。而本文中的词汇,其笑点正好便是两种措辞之间碰出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