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双招双引”、重点项目等事情,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全县高下咬定“冲刺潍坊第一方阵、跻身全国百强县”目标不放松,进一步提升境界、武断信心,持续发扬“盯着干、快干、干好”事情作风,强化“担当、协同、高效”意识,稳定树立“统统环绕项目转、统统盯着项目干”的事情理念,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和园区培植的积极性,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赶超发展增长动力。

“双招双引”——实干跑出“加速度”

山东潍坊昌乐抓实双招双引和项目培植 汽车知识

招商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
“双招双引”是经济事情的“第一沙场”。
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新增省外内资到位资金12.32亿元,新签约项目20个。

今年,昌乐创新履行“1+1+N”家当集聚策略,通过引进一个大项目,依托1家已建成园区,招引一批配套的小微家当项目。
环绕新能源汽车家当,依托新能源智能制造家当园,引进落户了东盛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中新年产15万套汽车外钣金件等项目。
环绕新材料家当,依托佳诚数码新材料家当园,引进落户了汇锋新材料、佳美汇年产2亿平方米数字打印复合背胶膜、年产25000吨离型纸等项目。
环绕装备制造家当,依托鲁兹中德家当园,引进落户了正扬年产30万套汽车尾气处理系统总成等项目。

同时,利用市县活动影响,广泛联系洽谈,约请客商参会,推动项目加快签约落地进程。
筛选组织了30万吨集束包装纸板、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配件、年产2万台套高性能重工机器驾驶室构造件等11个项目参加了潍坊市“双招双引”互助项目视频签约活动,总投资61亿元。
在2021年第38届潍坊国际鹞子会上,昌乐年产2万吨光学聚酯薄膜二期和年产25000吨离型纸项目签约。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今年,全县引进高端技能职员(团队)2人,向市人社局对口认定高端技能职员(团队)6人。
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31人、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1529人、留学返国职员14人。
新添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处。
4月2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1年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认定名单(第三批),全省共5家企业入选,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围,潍坊仅此一家。

在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褒奖政策方面,对企业培养的技师、高等技师分别给予每人1500元、2000元的一次性培训补助;对技工院校培养的高等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按每人500元、1000元标准给予院校一次性褒奖。
目前,共为企业37名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职员发放培训补助5.9万元,为山东昌乐技师学院培养的156名高等工以上学生发放培养褒奖7.6万元。
拓宽高层次人才做事绿色通道,为14名市级以上重点企业卖力人和2名山东惠才卡专家申办“鸢都惠才卡”,为专家人才在昌事情、生活供应便利优质做事。

线上组织山东世纪阳光纸业等企业参加成都理工大学2021届春季毕业研究生空中视频招聘会;线下组织企业参加“才聚鸢都—直通名校”做事企业系列招聘活动。
4月28日组织9家企业参加济南站山东大学招聘,5月11日组织5家企业参加青岛站青岛大学招聘,5月15日组织7家企业参加西安站招聘。
结合企业调研,大力宣扬“潍坊环球引才平台”,截至目前,已组织全县21家重点企业在该平台注册并发布人才需求岗位560余个。

大力履行大学生集聚工程、青年人才引进工程,面向昌乐籍高校精良毕业生寄发一封信,全职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63名,吸纳大学毕业生来昌就业创业4866人。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高端技能职员(团队)17人,外洋留学职员28人。
抓年夜大好人才项目培植,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成功入选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潍坊市仅此一家。
华安瓜菜专业互助社入选省级村落庄振兴专家做事基地,技师学院西席丁玉喷鼻香入选齐鲁首席技师。

重点项目——点燃发展“强引擎”

项目培植顺利推进——1至5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8%。
发动机尾气环保处理系统制造项目、潍焦高端制造家傍边间(一期)等44个项目开工培植。

大项目拉动浸染显著——今年,全县4个项目被成功列为省重大项目,报告数量创历史新高,居全市首位,单体项目投资均超10亿元;2个项目被列为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1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重点项目。

投资后劲逐步增强——2月尾,14个项目举行春季集中开工,涵盖装备制造、新材料、根本举动步伐、医养康健等领域,项目总投资78.53亿元,个中,今年操持完成投资22.7亿元。

新项目孕育新希望,大项目预示大发展。
这是一组用数字谱写的跳动音符,也是昌乐聚力项目发展的真实写照。

高质量发展,项目是支撑。
汇锋新材料项目是昌乐环绕新材料家当、有效发挥佳诚数码公司招引主体浸染,引进落地的重点项目。
“8月份进行试生产。
”山东汇锋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明增说,项目落地之初,由于短缺用地指标,短期内无法准备和提交干系材料,影响手续办理进度。
为此,昌乐县组织干系部门抽调职员组成了做事专班,包靠项目培植,全程包办代办各项手续。
“目前,项目的各项手续包括地皮、立项、环评都已全部办理完毕,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培植。
”张明增说。

然而,就在项目井井有条培植中时,一个急需办理的难题又摆在了企业面前。
“根据我们的产能,一期项目用工需求能达到300多人,目前缺口比较大。
如果到8月份用工达不到这个数量,将严重制约我们的投产。
”张明增说。

在理解到企业的“痛点”之后,昌乐经济开拓区包靠职员主动帮助企业对接部门、理解政策。
“我们及时与县人社部门沟通,召开了专场招聘会。
然后与潍坊、青岛等地的多所职业院校、人力资源中介进行对接,成功达成了用工需求意向,基本知足了企业投产后的用工需求。
”县经济开拓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庞文政先容,实现包靠做事随着项目走,可以办理企业的后顾之忧,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投产。

这是昌乐彰显做事“高质量”、全力支持项目培植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县建立重点项目包靠专班机制,精准做事项目培植。
紧盯17个省、市级重大重点项目,逐个成立项目包靠专班,由干系县领导担当组长,行业主管部门、所属镇(街、区)共同参与,制订项目路线图、明确韶光节点、细化推进方法,将事情任务细分到月、落实到人,倒逼任务落实。

建立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全力助推项目落地培植。
深入落实“要素随着项目走”机制,环绕重点项目培植要素需求,逐个项目制订办理方案,及时帮助办理地皮、能耗煤耗等关系项目落地培植的要素,为项目顺利落地培植供应要素支撑。

建立项目督查通报机制,加快项目培植进度。
组建重点项目培植推进办公室,盯紧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每周利用1—2天韶光到重点项目现场实地督查,重点督查项目开工、纳统、形象进度、月度数据预测等内容,实施一周一督查、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考评,督察问题限时办结,层层压实任务,着力办理项目培植存在问题,加快项目培植进度,力争在项目培植方面实现赶超。

建立科级干部包靠机制,不断提升做事项目水平。
昌乐县发改局创新履行联系做事镇(街、区)制度,大力实行一线事情法,科级干部全部下沉至项目现场,突出抓好政策宣扬解读、项目培植推进、开工项目纳统、企业发展做事等事情,全面理解各镇(街、区)家当发展现状、项目培植情形,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培植。

新时期就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培植,昌乐县迈出的每一步,都写满对高质量发展、赶超发展的追求。
引进项目能走“千山万水”,推动项目敢历“千辛万苦”,看得见的诚意和脚步,让未来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