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三线培植60周年。
1964年,中国吹响三线培植号角,在“年夜大好人好立时三线”的号召下,数十万三线培植大军奔赴磅礴乌蒙,筚路蓝缕,拓荒创业,用铁与火缔造出一座城的光荣与梦想,奉献了青春,光辉了年代。
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作为三线培植的主阵地之一,留下了许多“三线人”的影象。
今年81岁的张敏,便是一名三线培植者。当年,作为一名党员,张敏在听到广播后,主动写申请哀求到贵州增援三线培植。
可当时的贵州条件十分艰巨,增援军队规定不要女性,张敏便三番五次地找领导沟通,坚持要去,终极领导赞许了她的要求。
1966年,张敏和1000多名三线培植者乘坐从鸡西到安顺的火车出发了,经由几天几夜,火车到达贵州安顺,下了车后,又经由一天汽车的颠簸,终于到达了盘州的山脚树矿。
当时由于矿区生活条件差,矿区和附近都没有理发的地方。于是,张敏自己买来推子学习理发,责任为矿区工人和当地老百姓做事。
当时的矿区还没有邮局,于是,张敏买来信封、信纸、邮票,请矿行政科制作了一个小木箱,漆上绿油漆。她每天抱着这个小木箱去食堂用饭,几年韶光里,小木箱变成了“流动邮箱”,张敏也变成了“流动邮递员”。
如今高楼林立的盘州,离不开三线培植者在大山深处的艰巨奋斗和无私奉献。只管岁月更迭,但“三线精神”将永久勉励着年轻的一代,三线遗产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时期的代价,更有勉励奋斗的精神代价。
:刘勤兵
宣布员:肖本归、卢家飞、刘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