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一朝选在君王侧”,册为太真,入侍内宫,出入旁边。玄宗得玉环,如获珍宝,因此创作曲子,称《得宝子》。史记也记载了此事,据《乐府诗集》称:“《得宝子》,一曰得宝子,又曰得鞛子。明皇初纳太真妃,喜谓后宫曰:‘朕得杨氏,如得珍宝也。’遂制曲,名‘得宝子’。”
李杨的爱情之以是如此持久,与他们都是戏班弟子的知音有关。唐玄宗通达音律,善击羯鼓,杨贵妃善雅善歌舞,而且善于演奏琵琶、击磬。《长恨歌》中盛赞道:“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敷。”
关于《得宝子》,唐代民间也有相似的曲子,称《得体歌》,据《新唐书》记载:“天宝初,韦坚为陕郡太守、水陵转运使,於长安城东浐水傍,穿广运潭以吴会数十郡舟楫,若广陵郡船,即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馀郡皆然。舟人大笠宽衫芒屦,如吴楚之制。先是,民间戏唱《得体歌》。至开元末,田同秀上言,见玄宗天子,云有宝符在陕西桃林县谷关令尹喜宅。遣中使求得之,以为殊祥,改县为灵宝。及坚凿新潭成,又致扬州铜器。陕县尉崔成甫乃翻此词为《得宝歌》,集两县官伎女子唱之。成甫又作歌词十章,自衣缺胯绿衫锦半臂左袒脯红抹额,於第一船作头号唱之,和者女子百人,皆鲜服靓妆,齐声接影,鼓笛胡部以应之。”这支《得宝歌》的歌词是:“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这支《得宝歌》的出身反响了唐代盛世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与政治稳定。作为一代精彩的政治家,这何尝不是唐玄宗孜孜以求的宏伟蓝图呢?政治上的励精图治与爱情上的春风得意,都可用“得宝子”来形容唐玄宗的心镜。
玄宗度玉环为太真,随侍旁边。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册为贵妃,待如皇后,宫中呼为娘子,这即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二人已到了难舍难分的境界。
《新唐书·杨贵妃传》也记载了李杨形影相随的爱情故事,“妃以谴还铦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旁边。高力士欲验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帐、司农酒饩百馀车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赐。力士知帝旨,是夕,请召妃还,下钥安兴坊门驰入。妃见帝,伏地谢,帝释然,抚尉良渥。嫡,诸姨上食,乐作,帝骤赐旁边不可赀,由是愈见宠。”
这些历史记载正是《得宝子》音乐所反响的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恋与思念。长恨歌最动人的诗句是“七月七日永生殿,夜半无人密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永生殿亦名集灵台,天宝元年(742年)建筑,为天子敬拜天地之前斋戒沐浴的地方。
在七夕的俏丽夜晚,华清宫永生殿前摆满了瓜果酒馔花朵,宫女们在院子里赏月,还要穿针引线,比赛技巧,祈求终生幸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月下祈求世世为夫妻,这样的场景是很动听的。这正是《得宝子》的真实写照。
从李杨初次相见温泉宫,到皇家宫殿中的恩恩爱爱,末了又到刀光剑影的马嵬事变,以及后来玄宗得孤苦思念,《得宝子》可谓反响了唐玄宗对大唐盛世的追求,讴歌了玄宗对永久爱情的神往。这首通俗俗通的乐曲让我们看到了唐玄宗的人生追求与感情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