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水电站、空置房屋顶;无人问津的撂荒地、零零散散的小地块;千亩咸淡水产养殖场、万亩湿地红树林……
之前,这些在恩平市或是闲置、或是零散、或是未经良好利用的资源,如今都有了用武之地。2022年1月29日,广东省内第一个生态产品交易中央——恩平市生态产品交易中央正式挂牌业务,至此当地的各种生态资源都被重新“赋值”,焕发生机。
经由一年多的实践摸索,2023年,恩平市获评广东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代价实现机制试点县(市、区),“资源—资产—成本”转化案例被列为广东省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代价实现范例案例。
对此,恩平市副市长赵超儿先容说:“恩平通过建立‘一库、一贷、一中央、N种转化’的生态产品代价实现机制,将分散、零星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家当化整合,在全省范围内首先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建立生态资源库,办理“资源存入整合难”
据理解,恩平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林地面积103.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60%;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水库——锦江水库,蓄水总量1.81亿立方米;拥有总面积达10万亩的七星坑原始森林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镇海湾红树林;拥有包括金、钨、铜、铁、石灰石、陶瓷泥等在内的资源丰富的地质矿产;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培植示范区”,也是全国首个“中国温泉之乡”、全国首个“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天然氧吧”。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恩平的自然禀赋如此优胜,理应创造较为可不雅观的代价。但这些生态资源却存在着“碎片化”“单一化”的特色,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大大影响了当地生态产品代价的实现。
如何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路径,推进生态家当化和家当生态化,将恩平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实现“变现”,并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公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动力?成为近年来摆在恩平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必答题”。
为此,恩平首先对全市生态资源资产进行摸底调查,旨在摸清“家底”。这些“家底”,不仅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还包括适宜集中经营的屯子宅基地、集体经营性用地、农房、古村落、老街等各种生态资源——这些都属于生态产品交易中央的目标资源。
据恩平市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干系卖力人先容,结合全域地皮综合管理和当代农业发展种养资源摸底等事情,委员会办公室已将全市生态资源落地、上图、入库,通过培植恩平市资源资产管理数据库和根本数据一张图管理平台,建立起生态资源库,进而存入整合数据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用于后续的生态资源开拓利用,并定期开展全覆盖航空拍照丈量,确保数据增量。
“目前,恩平已存入整合集体经营性用地585亩、撂荒地13084亩、水田4184亩、林地154027亩。生态资源库的建立将有效破解生态资源碎片化、效益低、利用率低、度量难的代价实现难题。”
稻田喜获丰收
建立生态资源交易中央,办理“市场供需对接难”
一片树林、一块田地、一栋房屋、一条街道……这些日常司空见惯的老事物,现在都有了新身份——可“上架”交易的生态资源。
“可以这样普通理解,生态产品交易中央就像是我们平时常常打仗的商业银行,在这里,可以通过‘零存整取’的办法,把生态资源存进来,经由整合,交给市场规模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益后,再把收益分享给所有权人。”恩平市生态产品交易中央干系卖力人表示。
分散化输入→规模化整合→家当化经营→持续性变现,生态产品交易中央通过这一套流程,规模化、集约化、家当化地整合零散化、碎片化的生态资源,将它们转化成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生态产品,再交由专业化市场运营机构进行增值,终极实现生态变现。真可谓是存入“绿水青山”,就能取出“金山银山”。
该卖力人说:“以是现在我们积极鼓励村落集体、农人把自己名下拥有的像耕地、林地、园地、厂房、集体经营性用地、屯子宅基地乃至是闲置的屋顶这类生态资源,以合伙入股、托管、租赁等等办法存到生态资源交易中央。由政府和干系机构带领大家逐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成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还有恩平下辖的大田镇,通过培植循环水育苗示范基地,造就生鱼、鲈鱼、鳜鱼、水花等优质种苗,推动资源实现了代价、企业得到了发展、群众得到了收益。该基地位于大田镇华南村落民委员会连塘村落狮山东风段凤凰生态乐园地块,操持用地面积约250亩,总投资金额2000万元,拟培植20000平方米育苗车间,建成后循环水体约12000立方米,年产优质苗种12亿尾,单位产量超10万尾/立方米。投产后,估量实现年收入可达5000万元。
此外,恩平市还依托生态交易产品中央与镇、村落建立起三级利益共享机制,即以恩平市全资国企农垦集团公司为主体,与恩平市下辖的11个镇(街)分别合伙成立了农垦公司。
每个镇的合伙公司由恩平市农垦集团公司占股30%、各村落集体均匀分配剩余70%股权。每个镇的合伙公司卖力该镇所有生态资源的市场运营,所得利润70%均匀分红到各村落集体,国企占股的30%红利将用于公司滚存发展或各村落根本举动步伐和生态资源培植,让村落民从生态资源的保护和运营中享受到红利,进一步推动村落民自觉投入到生态资源保护和开拓中去。
而在恩平市良西镇,由福稻农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稻公司)牵头推动的撂荒地复耕复种项目也是一个十分成功的范例。福稻公司是恩平市依托生态交易中央,以良西镇为试点,由9个村落(居)委会的经济联合社共同出资合股成立的项目公司。该公司自2022年4月成立以来,通过探索建立村落级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模式,造就本地农业栽种托管军队,将辖区内的撂荒地统一运营、生产托管;同时拓展本地就业岗位和提高农机做事水平,经营范围涵盖谷物栽种、食用农产品初加工、豆及薯类发卖、休闲不雅观光活动等类目,形成了一个能盈利、可持续的农业百口当链项目,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人增收。
截至2023年6月,福稻公司耕种面积3200亩,供应260多个灵巧就业岗位,产出的良西福稻大米得到约55万斤采购订单,估量今年收益可达200多万元。
恩平生态产品交易中央做事窗口
依赖绿色金融,办理“资源代价变现难”
收益稳定、收益期较长,这是生态资源代价转化方面的上风,但同时也存在着核算难,代价转化韶光长的缺陷。因此恩平结合生态资源的特点,积极勾引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生态保险、绿色包管等各种金融做事,积极发挥金融成本作为生态资产代价转化“助推器”的功能。
恩平8家本地金融机构整合推出总授信额度为235亿元的“生态贷”,通过金融成本的推动促进干系项目落地,加快生态资源资产的转化速率,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
推出“真猪贷”,打造“包管增信+银行信贷+生物资产抵押+数码身份”金融支农业务新模式。2022年以来,恩平已发放“真猪贷”2845万元,知足生猪企业的融资需求。
推出“整村落授信”,截至2023年7月末,已经评定恩平151个行政村落为信用村落,个中,给予42个信用村落“整村落授信”共8.4亿元授信余额,庄家、养殖户实际用信金额2.73亿元,用于栽种水稻、蔬菜、瓜果,养殖鹅、猪等畜禽,实现栽种和养殖全面发展,惠及涉农主体505个。
此前恩平虽然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均匀降雨量能达到2540毫米,但由于设备老化、管理水平较低等成分,导致水资源发电利用效率并不高。引入绿色金融后,恩平市属全资国企融资3.3亿元,以20年租期租赁原有的14座老旧水电站进行提质改造,改造后发电效能将提高30%以上。
特殊是为了肃清庄家的后顾之忧,江门人保财险创新性地推出了江门市首例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据江门人保财险干系卖力人先容,“水稻收入保险与水稻栽种保险比较,保障范围涵盖了产量丢失风险和市场价格颠簸风险,庄家投保后即可在水稻产量减少或者价格下跌的情形下得到丢失赔付,进一步稳定庄家的预期收益,提高庄家种粮积极性,实现稳产保供。”
2022年项目已得到赔付金额18万元,2023年1—7月,人保财险恩平支公司关于绿色保险(含生猪价格保险、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水稻补充栽种保险等)业务收入约为220万元,为投保人统共供应保障额度3268万元,截至2023年7月,已赔付金额超过227万元,为农业生产供应有效的兜底保障。
而今年第2季度末,恩平市绿色贷款余额9.55亿元,同比增加4.8亿元,增长101.05%。按贷款用场统计,个中节能环保家当贷款余额55477万元,同比增长891.9%;清洁能源家当贷款余额10183万元,同比低落5.4%;生态环境家当贷款余额3720万元,同比增长50.24%;根本举动步伐绿色升级贷款余额26094万元,同比低落7.9%。
拓宽N种转化模式,办理“资源转化路径难”
资源转化路径的探索是生态产品代价实现机制试点事情的重点之一,为此,恩平结合本地区生态资源特点,坚持先行先试、边试边完善,探索出合伙、租赁、委托、购买、特许经营权等多种转化办法。
首先是合伙模式。正如上述所提及的利益共享机制中,11个镇街的农垦公司都因此合伙模式建立起来,并由各农垦公司根据各镇的资源禀赋差异开展不同的资源开拓利用。
其次是租赁模式。市农垦公司结合恩城街道作为恩平市主城区的特点,盘活中央城区8处0.18亩至0.75亩不等的零散边角地块,投入1200多万元,统一培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8座,配置充电桩26台和充电停车位52个,既将过去闲置凌乱的街角地盘活利用起来,又知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
第三是委托代管模式。2022年10月,恩平市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接管沙湖污水处理厂的运维事情。此前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设备举动步伐均存在老化、残旧,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目前,沙湖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升级改造事情,生产运行正常,接下来将连续做好屯子污水处理举动步伐站点运维事情,确保水质达标排放,提高污水管理能力,切实改进城村落夫居环境。
其余还有购买模式。位于恩平市锦江上游的锦江水库总库容4.18亿立方米,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供生产生活用水后仍有较多盈余。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干系机构融资1000万元,收购改造锦江水库附近的大田镇水厂,改建后的水资源特色家当园等项目每年供应优质生产用水可以达到7万立方米以上,闲置的水资源变成生态资产,持续产生经济收益。
末了是特许经营权模式。如上文所提及,恩平市统筹利用各镇(街)的屋顶、厂房等闲置资源,以特许经营的模式推动培植屋顶光伏项目,将无形的太阳能转化为有形的生态资产。
来源/《环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