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属于比较大的震级
但地震磨难较轻
这是什么缘故原由?
相信大家对付这次的地震
心中还有十万个为什么想问
本日(10月14日)下午4时,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发布厅召开广西北流5.2级地震烈度分布新闻发布会,请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厅长李万春、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张勤、广西工程防震研究院副院长李细光把与这次地震干系的所有情形,详详细细地讲给大家听——
▲发布会现场
震后,自治区地震局组织29名事情队员,会同广东省地震局派出的17名事情队员在地震现场联合开展震害调查和烈度评定事情,体例完成了《广西北流5.2级地震烈度图》。经中国地震局审核赞许,由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正式向社会公布,烈度图及解释同步在广西防震减灾网上发布。
北流5.2级地震烈度图长这样
↓ ↓ ↓
10月12日22时55分,广西北流发生5.2级地震。这次地震灾区最高烈度为Ⅵ度(6度),等震线形状呈椭圆形,长轴总体呈北西向,长轴为19千米,短轴为10千米,面积为141平方千米,共造成广西、广东5个州里受灾。Ⅵ度(6度)区紧张涉及广西北流市六靖镇、石窝镇和清湾镇,广东化州市平定镇和播扬镇。
什么是地震烈度?
大略地说,地震烈度便是指一次地震发生后地上遭受地震影响和毁坏的程度。包括职员伤亡、建筑物毁坏、自然景不雅观变革、地质磨难等。一样平常而言,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毁坏大,随着离震中的间隔加大烈度逐渐降落。
地震烈度调查与评定是地震应对与处置事情的根本和依据。一是为安置受灾的民众供应科学辅导;二是为救灾资源配置供应科学依据;三是为地震磨难经济丢失评估奠定根本;四是为灾区规复重修方案供应科学依据。
这次5.2级地震比较其他地区震害较轻,未造成职员伤亡,无房屋倒塌,砖混构造房屋少量轻微毁坏,非承重构件有裂痕、掉灰征象;土木构造房屋涌现掉瓦、滑瓦、土墙倒塌等征象;未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磨难,与海内同级别地震比较震害相对较轻。
▲震中有许多地震留下的痕迹,有房屋破坏。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5级以上地震属于毁坏性地震
但这次北流5.2级地震造成的磨难较轻
是如何做到的?
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张勤做了先容
一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震减灾事情。各地各部门负责贯彻落实《中华公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加强城乡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该地区近年来新建建筑物均达到当地基本地震烈度设防标准,震区房屋多为砖混构造,多有圈梁加固,抗震性能普遍较强。
二是这次地震发生在自治区地震局划定的广西2019年度地震危险区内。前期,对该区开展了磨难风险调查和预评估事情,提出了加强地震应急准备的方法和建议,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应急准备,强化应急方法,同时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扬力度,当地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震防灾技能较强,地震发生后应急应对有力,也是磨难较轻的成分之一。
三是地震发生地区地层覆盖土层比较薄,对地震动放大浸染小,这也是震害较轻的成分之一。
为什么震感强烈?
5.2级地震属于中等强度地震
但影响范围为什么那么广
南宁等市为什么震感强烈?
广西工程防震研究院副院长李细光表示
这次地震之以是震感范围比较广,紧张有3个缘故原由:
一是震区及粤桂交界地区是花岗岩分布区,这种岩石介质比较硬,地震波传播不随意马虎衰减;而在桂西北等石灰岩分布区发生的地震,由于岩石介质相对较软,地震波传播衰减较快,有感范围就会小的多。
二是现在城市中、高层建筑比较多,地震波经由几百公里的传播后,其振动周期会越来越靠近中、高层建筑的自振周期,由于共振效应会放大地震波的浸染,导致居民的震感会比较强。
三是南宁市地处南宁盆地,盆地地层介质对地震波也有放大效应,以是南宁中、高层建筑的震感较强。
对付地震的科普知识
平时还是须要多理解学习
广西工程防震研究院副院长李细光
给大家先容了
如何在地震时
有效避险
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采纳就近避震的原则,在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应就近躲避。在不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应及时逃往空空地带,小心坠物。因时制宜采纳合理的避险办法。
一是理解有利的避险空间。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二是精确的避震姿势。趴下、蹲下或坐下,只管即便使身体的重心降落,保护头部。
三是保护身体的主要部位。头、颈、眼睛、口鼻。四是逃生时不可跳楼,不可乘坐电梯。
五是在家里,如果在厨房,要关掉煤气。可就近割断电源。
六是在公共场所。在影剧院、体育馆内,可蹲在座椅下或者舞台旁。
七是在教室里。在课桌下或课桌旁躲避。
八是在阛阓、饭店中。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者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
九是在户外。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特殊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高耸物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十是在野外。野外碰着地震快速向空空地带转移,避开陡峭山体,防止遭遇滑坡落石的侵害。海边碰着地震尽快向阔别海岸线的高处转移,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打击。河、湖边碰着地震尽快往阵势高的地方转移,避免遭遇地震可能产生的次生水灾打击。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丨沈程 甘容下
编辑丨朱映伊
责编丨陈佳嘉
值班主任丨黄俪
广西日报新媒体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