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连晴高温,让很多人跟空调显得格外“形影相随”,乃至有网友说:我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

虽是玩笑话,但确实很难想象,没有空调怎么办?

没空调前人怎么过夏天他们有这些 休闲娱乐

我们编辑部的00后小方提出了一个疑问:古代没有空调,他们怎么过的哟?

我们想了想,这是个值得跟大家聊聊的话题。

本日我们就来说说,古代人没有这些便利,如何度过炎酷暑季?

古代人的“空调房”

先秦贵族避暑纳凉的“窟室”,相称于当代带有制冷设备的“空调房”,古人称为“夏房”。

汉代的时候,皇宫里就开始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
清凉殿内多重降温装置叠加,比如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专人站在一旁扇扇子。

清 吴历《墨井草亭消暑图卷》

到了宋朝,“空调房”已经开始考虑对空气的净化手段,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不但凉爽,还能起到“清芬满殿”的效果。

古代人的“冰箱”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铜冰鉴

战国期间,古人发明了一种叫铜冰鉴的器皿,用来肃清夏季的酷热。
铜冰鉴内设夹层,利用时将冬季采集贮藏的冰块放在鉴、壶壁之间,然后把食品放在方鉴内的方壶里,既能降温,又能通过冰镇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可以说这是早期的冰箱了。

古代人的“冷饮”

《清明上河图》中的饮子店

不要以为冷饮是当代人的专利,古代的人也是很热衷于冷饮的。

比如在汉朝时已经有了蜜酒,味道可能和现在的雪碧类似吧。

宋朝人们已经开始吃起了各种各样的冰淇淋,其质料因此果汁、牛(羊)奶和冰组成的。
到清朝的时候,已经有人在街上卖冰棍了。

古代人的“防晒神器”

帷帽,图片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对古人而言,外出常用防晒装备有帷帽、油纸伞、书笈等。
帷帽四周有一宽檐,下有垂丝或薄绢可以遮挡面部。

古代人的“风扇

图源《甄嬛传》

相信在影视剧中

咱都没少见这样的场景

手摇风扇效率低

还记得嬛嬛随皇上去避暑的时候

这台旋转自动风扇吗?

图源《甄嬛传》

这小风转起来

是不是有点电风扇内味儿了

如果这样的风扇还嫌小

图源《延禧攻略》

这种拽拉式的风扇

通过拉绳驱动扇叶

给厅堂或床榻送风

扇叶多且大

自然凉爽多了

这就有点吊扇的意思了

《西京杂记》里记载,长安有一位叫丁缓的巧匠,发明了一组联动的风扇:“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室生寒。

《天工开物》里的飏扇布局图,古代手摇风扇大致便是这个形制

说了这么多,也没说完备,还有挺多办法的,但这些足够刷新对古代人避暑办法的初步理解。

你有没有什么独特的避暑秘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磋商夏日的清凉之道。

重庆之声 张心语

来源: 重庆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