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采取“坏哪儿修哪儿”的做法,不但节约了企业的开支,还能缩短车辆修复韶光,提高修车的效率。

2019年7月,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南部公交维修一厂成立了一个由三个人组成的“研究小组”,专门针对在修理过程中,改换零件用度太高的问题。

修旧利废节约开支  这支三人研修组五年为企业节约维修成本120万 汽车知识

我们把一些坏掉的零件或总成网络起来,利用空余韶光对这些零件或总成进行检讨,拆掉坏的部分,改换上好的,等到下一次有公交碰着类似的情形,就可以修旧利废了。
”维修一厂研究组卖力人戴祥文说,到后来,维修组的组员们越干越上瘾,乃至专门找了一个货架来堆放网络来的坏零件,假以时日,让这些零件得到“新生”。

研修组到底有多厉害呢?前往维修一厂进行了探访。

三人各有不同本领

凑在一起常进行头脑风暴

在进入公交以前,修理工刘小鹏是修理家用电器的,对付电器和电路,比较熟习,进入维修一厂后,他从事电工干系的事情,尤其在微电子技能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而陈小容是维修一厂为数不多的女修理工,深度研讨汽车电路维修多年,对付一些稠浊难题,她都能想办法办理。

廖可先是三人组里面最年轻的,他在维修混动汽车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值得一提的是,廖可先是公交集团劳模,他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新技能、新车型的学习,尤其是新投放的车型,他的学习能力很强。

就这样,三个各有本领的人被组合在一起,开启了研修之旅。

公交车的恒温掌握系统,是掌握车辆水温的一个主要零件,一旦坏了,就涉及到对传感旗子暗记、自身电脑系统等的检测,那么,如何把这样一个被完备包裹的系统进行检测呢?

三个人开始想办法,首先,他们对该系统画了一个大略的构造图,通过构造图解析其事理,探求易损易坏点,找出详细的问题后,就对其进行检修,“大略来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坏了就换哪里。

把一个整体变成零件,再逐个去办理问题,有的掌握系统坏了这里,有的掌握系统坏了那里,单一来看,每个都是坏的,但合在一起修理一下,就能变成一个能用的备用件,碰着车辆须要改换时,就能及时改换。

以这套恒温掌握系统来说,改换一个的价格靠近3000元,而如果是改换一些配件,单一价格不过才20元,为企业的发展极大地节约了本钱。

被耽搁的年夜大饭

他们用同样的办法办理了驾驶员的难题

2020年大年三十,再过一个小时,就要放工了。

一辆正在运营的车辆坏了,卖力修理这辆车的是维修一厂南坪修理组的同事,他们拿回来一个缓速器。

按照常规,缓速器坏了,须要送莅临盆厂家修理,但刚好碰着的7天长假,就意味着车辆将“停摆”至少7天以上。
经由三个人负责仔细地检讨,创造只是缓速器上的一个零件涌现了问题,这时,他们又到处打电话讯问零件的情形,终于在晚上8点,配送厂家才把零件送到工厂。

拆开缓速器,改换坏掉的零件,再重新装到车上测试:修睦了!

时钟已经指向晚上10:30,这时,包括研修组和修理车间的工人们,才总算带着满意的答案放工了。

三个人的家庭等待着三个人的回家,虽然没能吃成团年饭,但那种事情中取得的名誉和自满感,也是其他喜悦无法代替的。

成立初衷为办理缺零件问题

五年为企业节约开支120万元

维修一厂副厂长吴帆见告,2019年景立研修组的初衷,是由于当时,修理厂的维修事情面临三大亟待办理的问题。

第一问题是:部分非标零件,在利用韶光长一点后,就会陆续涌现问题,而一旦出故障,又涉及到新技能、微电子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零件一旦改换,价格很高,因此,它们被修复的代价就很大。
但涉及到这类技能,仅是节制在少数人的手中,只有把这群人都凑集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办理上述问题;

第二问题是:除了常规的总成修复,如何把坏掉的总成件通过彼此之间零件的再次利用,如何创造问题,并形成一个维修的体系,让曾经坏掉的总成得到新生;

第三问题是:技改技革的条件下,实现技能储备,提高生产效率,为后续的企业发展做准备。

研修组成立近5年的韶光,总计为企业节约了120万元的维修用度,未来,他们的研修精神,将连续向企业更多的领域拓展。

上游新闻 王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