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下了日落,难得的一瞬。

溘然想起一首音乐,叫《The Lonely Shepherd》(孤独的牧羊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听众就有一千个孤独的人。
有人想起武侠,有人想到《苏武牧羊》,有人回顾家乡的山水旅游景点广告,有人想起沈阳冬天下午橘黄色的雾霾。

杀去世比尔里的插曲The Lonely Shepherd孤独的牧羊人 休闲娱乐

夕阳西下的场景,让我想到这个旋律。
箫声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节奏缓慢悠长,像太阳缓缓下坠。
下坠之后,是阴郁,是孤独,一个人度过漫长的夜晚。

音乐人马雨阳说:“我爱这首歌,跟杀去世比尔和请您欣赏没有关系。
此曲入我心,正派沈阳的冬天,下午的太阳,为重霾染上了一层橘黄。
霾称笼罩着这座城市的故事,高楼,人群,旧光阴以及统统…:”我没有去过沈阳,以是一贯只能脑补,那里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呢?一个重工业城市,烟筒排放着废气,在头顶集聚成霾,被阳光照射成暗黄色,人们裹着大衣、戴着口罩熙熙攘攘。
往远处看,模糊苍茫的一片,或许有些草原上的意境。

音乐家的作品,也是他们人生的自传。
本曲由天下排箫大师Gheorghe Zamfir演奏,是当今最为著名的排箫曲目之一。
他1941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巴恰雷斯特市,小时候跟随父亲放羊,原来没想过今后的生平将和音乐结缘。
曲目的名字,或许说的是他的父亲吧。
纯音乐没有歌词,也就没有强烈的情绪指向,但人们都能感想熏染到作曲家内心的孤独与苍凉。

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电影《杀去世比尔》里。
围着篝火,比尔在吹箫,给女主角讲过去的事。
作为电影配乐,这切实其实再完美不过。
电影讲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但故事的背后,只剩下孤独。
女主完成了终极的复仇,但并没有办理心头之恨,为什么呢?我理解的复仇,便是让怨恨消散,是一种亡命之徒才拥有的高兴。
但在《Kill Bill》中,女主杀去世了自己曾经爱过的人,然后在房间里独自哭泣。
她没有做到冷血,因此感到孤独。
她不像一个亡命之徒,由于她拥有了新的寄托,便是自己的女儿。
这个结局并没有让我感到高兴,而是一种心伤与孤独。
导演昆汀是一个很善于利用配乐的人,这部电影带火了不少插曲,但最贴合故事情感核心的,我只认这一首。
孤独的牧羊人,孤独的复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