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鸟群飞过官厅水库边的树林,景致如画。
3月18日一大早,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和队员武梦驱车100多公里,赶到位于官厅水库北京与河北交界处一块监测区域开启全天的巡护事情。
“今年景象暖得早,前几景象温打破了20℃,大批灰鹤迫不及待地北迁了。”李理先容,目前紧张是天鹅和雁鸭类居多,六个监测区域内,仅绿头鸭就超过8000只。
2月25日,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队员在官厅水库附近山顶进行拉网式巡查,以防止有人搭设鸟网捕捉候鸟。
3月18日,监测完候鸟种类和数量后,李理和武梦伏在地上进行记录。
受自然环境、景象变革等成分影响,候鸟的迁徙韶光和路线可能会有调度。从迁徙的韶光维度来看,气温变暖会导致很多鸟类的春季迁徙期提前,“从2月下旬监测到候鸟‘先头部队’抵达官厅水库到本日,我们估量约有三万三千只候鸟抵达这里。它们进行短暂休整,积蓄体力后将连续北迁之路。”
3月12日,新降落的大天鹅在水面上展示曼妙的“舞姿”。
3月18日,一对大天鹅从官厅水库水面起飞。
中午时分,狂风骤起,天空急速阴沉了下来,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这块监测区域刚好位于风口中。大风中,大部分候鸟漂浮在水面不愿起飞。“昨天二线队员监测到有大天鹅约300只,小天鹅约50只,可能这里风太大,它们躲到树林后边的那片水域了。”李理边说边和武梦背上监测和拍照设备开启了徒步巡护。
他们走向水面东边的一大片地皮,这片地里平时种玉米等农作物,正常会有零散的玉米散落,候鸟常常会光顾觅食。“成堆的玉米是须要特殊把稳的,如果涌现,每每提示我们,可能有别有用心的人在打候鸟的主张……”李理说。
3月18日,滩涂上散落的玉米豆可以为候鸟供应稳定的食品。
3月18日,候鸟迁徙项目巡护监测记录表上详细记录着巡护地点、候鸟物种、数量、景象状况等信息。
之后,两人爬上小山坡,用高倍望远镜探求候鸟种群。据他们回顾,前几天候鸟合群降落的时候,滩头上,水面中,黑压压一片,非常壮不雅观。最近冰基本化了,水域更加开阔,候鸟不像前几天那么集中拥挤了。但水面淹没了附近的滩涂及道路,为队员的巡护事情增加了不少困难,车辆和人走着走着就陷进了泥塘中。
3月18日,一群豆雁在官厅水库上方飞过。
3月18日,绿头鸭躲在滩涂中避风。
下午三点多,首轮巡护已经进行了4个小时旁边。李理伏在地上,将监测状况登记造册。“巡护事情虽然艰巨,但现在官厅水库内万鸟争鸣,鸟群起起落落,非常热闹。我以为这个景象太迷人了,所有的苦和累都算不了什么……”李理边说边啃了一口凉馅饼。
3月18日下午,结束首轮巡护的李理和武梦在吃午饭。午餐是热水和凉馅饼。
3月5日,队员创造了一只环志天鹅。“环志”是一个太阳能的卫星吸收器,干系部门为鸟类戴上环志后放飞。佩戴环志的鸟类被再次创造,可以为研究者供应候鸟迁徙韶光、路线、范围、生活环境,种群数量等多种信息。
3月5日,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队员创造了一只宝贵的佩戴环志的大天鹅。
这只佩戴环志的大天鹅体格健壮、羽毛洁白,非常活泼。“大概100只环志鸟中,都难监测到1只。我们都高兴坏了。”过去五年,官厅水库每年都能监测到环志鸟,比如大天鹅、白枕鹤,这解释官厅水库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完全,生态环境良好稳定。
3月18日,一群绿头鸭即将降落在官厅水库水面上。
李木易 拍照宣布
编辑 刘晶 张湘涓
校正 刘越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