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创之时,勇者为王。
以产品立品牌,用品牌打天下。
在中山北部三镇,威力、小霸王等等显赫的品牌和一群年轻的企业英雄在中山呼啸而起。
这个中,就有著名的“爱多”。
1997年年底,中山品牌“爱多”以2.1亿元勇夺央视广告标王。
并在随后的一年里,产值从2亿元飙升至16亿。
以最短的韶光缔造了中国20世纪家电家当的“爱多”神话。

光阴飞逝,沧海桑田。
如今,中山当年的家电传奇“爱多”们有些已偃旗息鼓,当年的企业英雄也境遇不同。
但本日的中山北部三镇,却结结实实地发展成了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家电家当集群。
只是,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黄圃为代表的北部家电家当带却面临着中小企业浩瀚且渠道单一,甚至“千家企业产值总额不及一个格兰仕”的尴尬局势。

家当突围黄圃镇若何从配角晋升主角家电篇 汽车知识

在新一轮家当转型升级浪潮中,黄圃镇该如何打破桎梏,捉住家电家当链核心环节,从“配角”晋升“主角”?

行业不雅观察

1

企业困境 隐蔽在双季家电展览繁华的背后

2017年8月2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小家电交易会在中山黄圃国际展览中央准期开幕。
产城创投特约不雅观察员在现场理解到,本次交易会为期三天,来自全国各逾600家家电企业携带5万款产品参加展会,估量展会期间将吸引超过4.6万人次的专业买家、不雅观众和设计专业人士到场采购、不雅观展。
据交易会组委会先容,中国小家电交易会一年举办两次,到今年已经十一个年头。
11年间共有13726家企业参展,曾经展出近150万款小家电产品,近160万人次买家亲临展会参不雅观与洽谈,交易金额更是打破千亿元。

今年的小家电交易会同样火爆。
展厅里,汇聚了700多家家电企业,它们来自中山、顺德,乃至1500多公里外的长三角。
当天,从健业路到会展中央1号门,短短200米旁边的间隔,至少还有50家企业在派发宣扬手册。
这些企业尚属于“蹭展”之列,由于他们没有租到展位。

对付浩瀚小家电生产企业来说,每年春秋两季的小家电交易会不容错过。
如果表现好,或容许以拿到年度半数以上的订单。
在当前全体制造业不太景气的背景下,这场颇为残酷的“战役”,早在数月前就已打响。

“从6月初,我们就开始为交易会做准备,总投入靠近60万元。
这对付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压力很大。
”一家微波炉企业的发卖卖力人如此说,“捉住机会便可得到整年半数以上的订单,否则下半年压力会更大。
”而在产城创投的现场拜访中,他的说法不断得到印证:拿不到订单的企业可能到元旦就会停产,个别企业乃至有可能倒闭。

“包括小家电在内,中山的传统制造业刚开始多是代加工企业(OEM),不需技能只要订单,原来拿订单紧张依赖广交会。
后来随着家当链发展和规模扩展,逐步形成一些行业性的展会,如小家电展、灯饰展等。
”在产城创投园区梦工场创始人陈迩看来,家电企业依赖会展拿订单有其历史缘故原由。

但对付格兰仕这类大企业而言,得到订单的路子要远远多于上述中小企业。
对两季家电展的严重依赖,正折射出这些企业在渠道培植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不敷。
“渠道拓展须要大量的资金,品牌塑造更加须要企业的技能创新和品质积累,这对付中小企业而言,都非易事。
”陈迩如此总结。

2

构造隐患:千家小企业生产总额不及一个巨子的“哑铃”式家当格局

在陈迩看来,黄圃企业大量订单依赖小家电展览的局势并不虞外,与黄圃镇中小企业霸占绝大多数的家当构造不无关系。
“如果说格兰仕是太阳,那么其他上千家中小型企业便是漫天星星,唯独短缺了玉轮级别的企业。
”他评价黄圃家电家当现状。

以一组2014年的数据为例。
2014年黄圃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亿元,个中1057家家电及配套生产企业共创造产值317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3%。
而格兰仕一家产值即达188亿元,占去年全镇家电家当总产值的近六成,超过其他上千家家电企业产值总和。

此外,截至2016年年末,黄圃共有规模以上的家电企业69家,且大部分产值处于5000万元以下。
亿元以上企业仅25家,个中格兰仕中山基地已占7家。
目前尚无10亿元级家电企业。

陈迩把这种家当格局称之为 “哑铃式”家当格局,且认为这种格局的产生于黄圃家电家当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正是自从2005年格兰仕在黄圃镇马新工业园区培植生产基地开始,在承接顺德家电家当转移的背景之下,黄圃的家电家当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并由此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局势:可喜的是黄圃打造除了黄圃已经打造出包含冰箱、洗衣机、厨卫等家电产品矩阵,也逐渐形成了包括家电配套、整机生产、以及整套办理方案等完善的百口当链构造。
正如黄圃镇一位领导所说,“在黄圃,生产一台空调机、吸油烟机、炉具、电饭煲、电磁炉、热水器等所需零部件,小到螺丝螺帽、大到整机外壳都可以足不出镇找到供应商。
”比较遗憾的是黄圃的多数中小型企业靠做代工起身,资金不敷和技能欠缺等成分使得他们难以跟上扩展的步伐。

于是,在承接顺德家电家当转移红利的同时,黄圃家电家当也呈现有缺少自主品牌、以配套生产企业居多、OEM生产为主的现状。
多数企业为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国际品牌,以及海尔、TCL、美的等海内品牌家电企业代工或生产配套设备。

3

家当同构:周边区域定位相似但欠缺高效协作

根据2016年的行业数据,撇开顺德,仅中山黄圃镇连同附近的南头和东凤,三镇家电总产值都已经超过1000亿元。
这是一个相称弘大的家当集群,但在陈迩看来,同样存在不敷的上升空间。

“从全体珠三角看,中山三镇的家电家当多受顺德辐射,承受其部分家当转移,规模还是竞争力都暂处下风;从中山市来看,三镇并未形成家当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局势,中小型企业和OEM代工企业浩瀚,并且由于行政区划造成的内部竞争,并不利于行业共性问题的办理。

历年来,中山市市政府也在大力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打破,让“一镇一品”格局向“多镇一品”、“多品一带”聚变。
2017年4月,中山市市委政府出台“一中央、四组团”的发展计策,用意在冲破镇区行政藩篱,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中山北部三镇迎来了破解内部竞争、实现区域折衷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最好的契机。

中山北部千亿家电家当集群中,黄圃是中国家电制造基地、东凤是中国小家电专业家当基地,南头则是中国家电家当基地。
不过在陈迩看来,“北部三镇构筑的家电家当带目前尚处于地理空间上的家当集聚状态,并没有形成基于家当链、深度协作的家当集群模式。
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在终端装置环节,产品雷同,附加值不高,内部竞争激烈。

“以是,当前在全行业中树立不持续搞内部竞争、相互协作打造经济区的不雅观念是非常主要的。
”陈迩说道,“这个中,在家当发展方案和家当链完善过程中,政府是可以有作为的,特殊是家电家当共性技能做事平台和研发平台的培植。
比如当前黄圃正在组建的家电行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央,成立后可为家电企业供应便捷高效的专利申请和维权做事。

镇区突围

1

创新智造:聚焦家当链核心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企业给人很多人一种印象,即无论大环境如何,他们总能依赖自己找到办法生存下去,并且会一不留神就壮大起来。
这片地皮的务实精神授予这里民营企业长久不衰的源泉。

本日的黄圃同样如此。
虽面临诸多困境,但黄圃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中小型家电企业却另辟路子,聚焦细分行业进行产品创新,终成隐形冠军;而黄圃镇政府也同谋聚力,搭建多样化公共做事平台,共克行业难题;家电巨子格兰仕,更是在“机器换人”的浪潮下找到了一条机器与工人共存之道。

以生产家电配套起身的黄圃,如今已升级为中国家电制造基地。
名称的变革不仅是对黄圃十余年家当发展成绩切实其实定,更是在当前市场背景下,黄圃镇从政府到企业对自身的全新定位:聚焦家当链核心环节,在产品创新和智能制造中真正晋级“主角”。

2

准确定位:发力细分领域

“13年韶光,在空气加湿器及其干系领域,我们累计拿下了60项专利。
在全国冷雾电风扇这一细分领域,我们的产品霸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参加今年小商品展的一黄圃企业老总指着办公桌上厚厚一沓专利证书,颇为自满地说。

对付一家中小企业而言,在家电细分市场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不仅须要准确的市场定位,更离不开长期的技能创新。
产城创投理解到,该公司每年都坚持将年度利润的20%投入研发。
每一次的技能进步都须要连邦电气的研发团队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质本钱,当然,也得到了巨大的收成。
在天猫平台,笔者检索创造,该企业的产品在冷雾电风扇单品销量排行榜上独占鳌头,且月销量是第二名的3倍以上。

“聚焦细分市场,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成为该领域的隐形冠军,是中小企业在当前形势下一条有效的突围之路。
”陈迩说,“对付中小制造企业而言,一缺少资金投入,二没有税收优惠,三缺少强大的社会资源,这就逼着这些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的杀手锏——针对性的市场和创新性的产品,否则等来的只会是残酷的良好劣汰。

在黄圃,家电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并非只有一家。
譬如,在电视上看到宝莱特净水器中标中国载人航天唯一利用品牌,是我们黄圃的企业。
诸多企业在细分领域追求隐形冠军。
逐渐成为黄圃家电企业在破解当前困境的一个共识。

3

搭建公共平台作业行业共性难题

前文提到的这家拿下60多项专利的企业,提及他们的成绩的背后,还有担忧。
由于相对付自主研发,抄袭和模拟太过随意马虎。

“一个产品耗费三年,投资数十万元,推出后短短十天,市场上就可能出线同类产品,而且价格更低。
”这种情形并不少见。
而碰到这种情形的企业每每不会选择通过法律途经去维权。
“由于取证比较困难,走法律程序的韶光和经济本钱都太高,中小企业根本耗不起。

这种维权难征象并非个案。
在每年的小家电交易会上,专利侵权和维权的博弈也会时时上演。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展会主理方会约请工商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窗口,受理侵权投诉;另一方面,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家在常规展厅之外,还会设立一些“隐形”展厅,只对有交易意向的经销商开放,以防专利被侵权模拟。

专利保护、技能改造和行业共性技能难题打破,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几大难题。
对此,黄圃镇已经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其关键环节是由政府牵线,通过与企业、高档院校、科研机构进行互助,培植多样化的公共做事平台,占领行业共性问题。

黄圃镇政府在这方面的着力不可谓不多。
如,培植黄圃镇科技创新中央,该中央成立后通过造就优力设计、新宇科光电等创新型企业,来为黄圃家电制造企业供应覆盖产品设计、生产线改造、品牌营销在内的全流程工业设计做事;与企业共建中山市首个镇级机器人工业技改公共做事平台,推动全镇100家企业进行技能改造;再如,运作成立家电行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央,建成后将作为北部家电家当带的公共做事平台,为家电企业供应便捷高效的专利申请和维权做事。

此外,黄圃要在全国各地的家电家当集群中崛起,还须要实现现有配套平台,包括家当园区的升级(定位及功能分布、运营能力),同时,若有可能,还要争取搭建一个以国际视野、未来眼力打造的国家级综合性家电家当平台,以匹配中国家电家当制造基地这一品牌。

4

智能智造与人机共舞

人工智能时期已经来临。

在珠三角浩瀚的制造企业内,“机器换人”浪潮愈演愈烈,减员增效让很多企业尝到甜头。
格兰仕便是个中的代表。
格兰仕作为黄圃家电家当的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而且其实行的“全员技工化”计策,为人和机器的共存共舞供应了舞台。
根据格兰仕内部报告,在格兰仕黄圃基地的两器(冷凝器和蒸发器)车间,2013年的员工约为720人,年产量在200多万件。
此后,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在人数基本持平的情形下,产量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去年的产量已达400多万件。

格兰仕代表着黄圃家电制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最高水准——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能为媒介,覆盖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设计研发、生产流程、用户体验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当然,智能化并不虞味着“机器换人”。
格兰仕(中山)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一位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几次再三跟产城创投强调,“格兰仕一贯坚持‘人是第一成本’的理念,并从2013年开始履行家当工人全员技工化制度。
智能制造包括智能设备和高本色家当工人两个方面,格兰仕的方法是要将技能改造和家当工人技工化同步推进:在完成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的同时,打造一支适应智能制造体系的新型家当工人军队。

在本文的末了,产城创投给大家展示的一组数据。
2016年,黄圃镇常住人口约150000人,个中从事家电家当约55000人,占常住人口的37%,约占从业工业生产人数的71 %。

数据解释,当前的黄圃镇家电家当,还属于劳动密集型家当。
而家电家当的未来在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家当成功转型。
从业人口霸占全镇三分之一人口的黄圃家电家当,也该当对城市升级领悟有更大的担当!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