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合肥京东方显示技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
(资料图片) 解 琛 摄

芜湖朱家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
(资料图片)通讯员 潘柳全 摄

瞄准主攻倾向 交出高质量答卷 汽车知识

八月,江淮大地,葳蕤葱茏。

风起云涌的项目培植,机器臂飞舞的当代化工厂,前辈制造业呈现出的新业态、新技能、新产品……安徽正奋力书写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0年,习近平总布告亲临安徽稽核时强调,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色新哀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

四年来,安徽牢记嘱托,锚定当代化,造就壮大新兴家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如今,环球10%的显示面板产自安徽;全国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组件、15%的家电、10%的汽车是“安徽制造”。

从传统的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历史性超过,安徽步履铿锵。
加快造就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安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整零协同,“首位家当”行稳致远

8月15日,蔚来第二品牌乐道L60首台量产车在合肥新桥蔚来第二工厂下线。
这是蔚来面向主流大众市场开拓的下沉品牌,估量今年9月正式上市。
企业干系卖力人表示,蔚来的每一辆车都在安徽生产。

安徽牢牢捉住新能源汽车家当爆发的机遇,吸引多家整车与核心零部件头部企业在皖布局。

蔚来汽车在此“加码”。
2020年蔚来汽车与合肥市政府达成互助,启动EC6量产项目,并将蔚来中国总部入驻合肥,今年6月,蔚来交付新车21209台,同比增长98%,创历史新高;第二季度,交付新车57373台,同比增长143.9%。

大众汽车也来“入股”。
2020年,大众投资约10亿欧元得到江汽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
“此后的几年内,大众频繁加大在肥投资。
除了整车制造基地一期、二期项目外,大众还先后设立数字化发卖、核心零部件、软件等项目,成立大众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加上大众先前在国轩和江汽的股权投资,大众与合肥累计共开展了8个重点互助项目,操持总投资超700亿元。
”合肥市外事办主任刘鹏见告。

“2023年,合肥比亚迪生产基地已生产整车近50万辆,实现产值打破600亿元。
”长丰县下塘镇干系卖力人见告。
除此之外,比亚迪在蚌埠布局的刀片电池工厂、在阜阳布局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在无为布局的动力电池工厂等与合肥比亚迪整车项目一起共同为安徽贡献了近千亿元产值。

如今,在7家整车企业的牵引带动下,安徽已形成了包含4000多家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的完全汽车家当生态。
新能源汽车家当的崛起,更加助推“首位家当”取得历史性打破。

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汽车产量150.6万辆,同比增长46.7%,占全国比重10.8%。
个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2.1万辆,同比增长81.4%,占全国比重12.6%。
安徽汽车制造业不仅是省内经济的主要发展引擎之一,也已成为全国汽车家当增长的主要“发动机”。

“未来,我们将连续环绕创新、智造、做事、文化、人才、成本、开放等七大生态,明确家当集群培植目标任务。
”安徽省汽车办干系卖力人表示。
在家当飞轮效应的带动下,安徽正以技能创新为引领,加速构筑发迹当发展新上风。

聚链成群,新兴家当梯次发展

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加倍展,“关键靠创新”。
依托科技创新、家当创新,新兴家当成为安徽推动经济增“量”提“质”、快速崛起的最佳发力点。

作为科教大省,安徽家当创新、技能创新土壤深厚。
凭借“科创+家当”“龙头+配套”的有效打法,不仅是汽车家当,安徽的新一代信息技能家当、前辈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兴家当也聚链成群,呈现发达发展的良好态势。

炎酷暑季,走进合肥新站高新区,只见京东方、维信诺、彩虹液晶、美国康宁等企业生产线一片繁忙。
自2008年京东方落户以来,这里一起高歌,形成了海内面板产能最大、家当链最完善、技能水平最前辈的新型显示家当集群。

瞄准第三代显示技能,2020年合肥新站高新区与中国大陆首家OLED产品供应商维信诺共同点亮了总投资550亿元的G6全柔AMOLED生产线。
今年5月,合肥再次与维信诺签署了《投资互助备忘录》,拟投资550亿元,培植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携手向生产效率更高的OLED高世代生产线进军。
如今,在合肥新站,已有超过120家新型显示家当链高下游企业汇聚于此,共同构成了一个“新型显示之都”。

正是在“芯屏”家当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安徽电子信息行业增加值增长32.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 31.8%,居各行业之首。
个中,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8.4%、69.9%。

前辈光伏和新型储能是安徽重点打造的另一个具有环球影响力的新兴家当。

素有“石英之乡”美誉的凤阳县,石英砂资源丰富,在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家当上,上风得天独厚。
近年来,凤阳县委敏锐地捉住家当技能迭代带来的窗口机会,全力追“光”逐“电”。

明确光伏家当为支柱家当,举全县之力打造千亿硅谷,凤阳县近三年均匀每年都有一个百亿以上项目签约落地:2020年签约总投资110亿元福莱特年产400万吨光伏组件盖板玻璃及深加工项目;2021年签约总投资220亿元凤阳县海螺光伏绿色家当园项目;2022年签约总投资100亿元尚德20GW高效组件家当园项目;2023年,签约总投资165亿元东旭光电光电显示项目……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效应不断放大,合肥、滁州、宣城等地也在光伏制造业和储能领域异军突起。
2023年,安徽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实现业务收入2967.4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创历史新高。

2021年,安徽省成立十大新兴家当推进组事情专班,助推构建从千亿级到万亿级的家当梯次发展格局。
去年12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造就发展前辈制造业集群的辅导见地》,致力打造多个天下级以及国家级家当集群。

在新兴家当发达发展的有力支撑下,2023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业务收入打破5万亿元、居中西部第1位。

数“智”转型,传统家当升级焕新

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等数智技能加速迭代的时期,传统家当亦是比拼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主沙场”。

习近平总布告在安徽稽核时指出,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家当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当代化水平。

近年来,安徽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在传统家傍边挖掘发展的新赛道,抢占未来的制高点。

日前,伴随着G6410次复兴号动车驶入长沙南站,整列装用在复兴号动车组上的马钢高速车轮也安全“跑”完载客利用测评阶段的60万公里,完成了商业化运用前的末了“大考”,向着高速车轮替代入口的市场化利用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马钢车轮的顺利进阶,离不开马钢集团在数智化上的重塑。
2020年以来,马钢集团锚定全流程、全工序、全要素、全集成打造聪慧制造示范基地,构建了“1个管控中央+10个智控中央”的“一厂一中央”聪慧模式,成为区域数智赋能转型升级示范标杆。

H型钢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马钢交材、长江钢铁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精良场景,冷轧总厂、马钢交材被评为“安徽省智能工厂”,马钢钢铁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安徽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智能升级的加持下,马钢人均年产钢量从2019年的780吨跃升至2022年的1336吨。

“通过履行‘龙头链动’,安徽推进龙头骨干企业履行数字化转型范例示范项目,带动家当链高下游辐射推广,已打造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范例示范项目109个,带动2700多户家当链高下游企业履行了数字化转型。
”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潘峰见告,目前,海螺集团、马钢集团已成为全国“数字领航”企业。

“灯塔工厂”被誉为“天下上最前辈的工厂”,代表着当今环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自动化的流水线、人工智能(AI)掌握系统以及随处可见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生产数据和监控画面……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工厂信息化培植卖力人见告:“通过广泛运用5G、区块链、仿真、数字孪生等前辈技能,我们终极实现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6%、品质非常停线率降落55%等目标。

2020年以来,安徽已相继打造告终合利华合肥工业园、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遐想集团合肥家当基地、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海尔合肥空调互联工厂等5家“灯塔工厂”,总数位居全国第三。

数字化的转型升级,让合肥家电制造这个千亿传统家当保持持久竞争力。
家电“四大件”产量近1亿台、居全国第2位。

“截至今年6月尾,全省共有1.91万家规上企业启动了数字化改造,占全部规上企业的82.68%。
我省多项试点示范指标居全国前5位,数字化转型事情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潘峰表示。

加快“数智”领悟,已成为安徽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要路径。

克意改革,营商环境向新向优

经济要发展,还得拼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代表一个地区的软实力。

安徽武断不移大抓营商环境培植,努力培植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8月8日至11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营企业家团来安徽稽核,开展游学活动。
来悛改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能、智能机器人、聪慧医疗等领域的40多家企业卖力人,参加了活动。
他们都是创业者中的“佼佼者”,对营商环境最敏感。
安徽的发展热度、创业氛围、干部状态等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多企业家都表达了想要探求更多互助机会的想法。

在安徽,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永不竣工的工程。
一方面,安徽在做实做细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事情高下足功夫。

连续多年,安徽以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为新春第一会主题,并定期召开省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带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召开恳谈会、漫谈会2350次,办理企业问题诉求12547个。

安徽还成功打造天下制造业大会、投资安徽行、“徽动环球”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为科技和家当创新营造了开放原谅、多元共生的良好生态。
截至目前,天下制造业大会已连续举办六届,2023年匆匆成互助签约项目587个、总投资3425亿元,成为安徽“双招双引”的“金字招牌”。

同时,安徽以营商环境改革为牵引,开释政策红利,助推家当向“新”,助力企业向“优”。
截至目前,安徽已常态化对标沪苏浙推出8批825项改革举措。

建立政策优惠“免申即享”机制,迭代升级“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广政务做事“办不成事窗口”改革……一项项走在全国前列的改革探索,让经营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壮大起来。

站在新出发点,安徽将连续秉承改革的基因,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打破,更大程度引发市场活力,增强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