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吉利汽车春晓制造基田主动化焊接线(黄宗治/摄)
宁波市江北区新马路旁的鄞慈镇路上,一幢近代石库门建筑已在甬江边矗立了半个多世纪。该建筑原来的主人徐荣贵,创办了晚清著名的顺记机器厂。光阴流逝,人们对付“顺记”早已没有印象,但徐宅内收藏的两枚“浙江省培植厅联合铁工厂”珐琅铜章,仍见证着宁波制造业的崛起之路。
从余姚梁弄的灯具到慈溪的小家电,从大榭的保险箱到象山爵溪的针织衫及至全市各地的服装企业,制造业一贯是宁波经济的支柱型家当。
2018年,宁波成为全国第15个GDP破万亿元城市,城市创新竞争力指数、中国前辈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排名均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宁波市委副布告、市长裘东耀说,作为长三角的前辈制造业基地,宁波规上工业增加值规模靠近4000亿元、居全省第一。当前,宁波正在大力培植“246”万千亿级家当集群,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造就更多的国家单项冠军,全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坚守专注
“订单完成率100%,交付及时率100%!
”宁波旭升汽车技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旭东一脸愉快,“外洋订单虽急,但我们战胜疫情带来的困难,再一次圆满交付。”
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从1985年景立至今,旭升公司专注铝加工。2013年,公司拿到特斯拉公司的一个小订单——生产两个电池冷却器的小零件。不仅提前交货,还大幅压缩了本钱。2014年,特斯拉将其动力系统壳体项目交给旭升公司,原来一至两年的开拓周期被缩短为3个月。
“涉狂澜若通衢”。正如宁波帮博物馆展板上形容宁波历史的这句话所说,咬定实业不动摇,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让旭升这样的单项冠军企业面对疫情多了几分从容。
在宁波,有个奇特征象——无论生产什么,企业家都立志成为“行业第一”,要做“百年迈店”。
曾经只能做镰刀锄头等农具的海天塑机,经由50年精耕细作,造出中国最大的精密注塑机、首台全电动注塑机;德鹰精密机器生产的缝纫机旋梭半径不到2厘米,却能为环球数十个国家的缝纫机整机厂供应配套,占环球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历时数年,经由数百次的反复试验,方太集团破解油烟扩散的行业痛点,这项“厨房技能”写入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急,下贱服装行业出口困难,环球最大的工业缝纫机旋梭生产企业宁波德鹰也曾想过转投酒店业,投资一家四星级酒店的订金都下了。
“当时盛行多元化发展,但做酒店做事业不是我们强项。”宁波德鹰精密机器有限公司行政副总徐建锋说,“服装业发展耐久不衰,只要做专做精做强,缝纫机市场永久都有发展空间,企业也永久有生存空间。”
德鹰终极选择坚持与小小缝纫机旋梭“去世磕到底”。如今,德鹰的旋梭占到环球市场份额的40%,正在培植的智能工厂将成为环球加工技能最前辈的工厂。
精耕细作,是品质更是定力;薪火相传,是坚守更是传承。
数据显示,宁波市目前纳入单项冠军企业造就库的308家企业,市场霸占率排名环球第一的有56家,环球前三的有153家;海内第一的有198家;其他企业也都位居海内细分行业的前5名。个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9家,占全国总数7.69%,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宁波市智能制造技能研究院副院长肖勇说,国家发布单项冠军名单,意在勾引更多企业走“专特优精”的发展道路;就宁波而言,越来越多的单项冠军,将使这座传统制造大市加速迈向制造强市。“每一个的体量不是很大,但是社会经济生活便是缺不了它。单项冠军,带着一批配套的企业去发展,这是一个有宁波特色的制造业发展方向。”
海纳百川
向海而生,因港而兴,有开放通达的气质,也有肚量胸襟天下的格局。
要切实用好国际海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厚植开放上风,捉住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让自身在开放中见世面、壮筋骨,在开放中集众长、长本事,在开放中拓市场、增实力。这是宁波制造业企业的共识。
从一家小作坊发展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在宁波四明汽配有限公司的发展进程中,下定决心引进节制关键技能的外洋工程师是关键一步。
十几年前,海内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发展的同时,汽车轮胎由有内胎发展到无内胎,苦于不节制核心技能,当时的无内胎气门嘴全部从国外入口。瞅准商机的四明汽配公司,大胆地从欧洲聘请了一位退休专家格哈德作为“外洋工程师”。在这位专家的带领下,四明汽配以很低的本钱建立起了整条气门嘴生产线,拥有了自己制造的自动扮装备、模具和无内胎气门嘴的整套技能工艺,还由此参与了无内胎气门嘴国家标准的制订,冲破了国外的技能和商业垄断。
从一家以贴牌、代加工和配件生产为紧张业务的钢琴配件厂,到产品入驻维也纳金色演奏大厅、成为丹麦王室御用钢琴、让“中国制造”的钢琴得到北美最年夜声乐奖,海伦钢琴在短短十年韶光内摘取了一个又一个桂冠,实现超过式发展,依赖的同样是来自美、法、奥等国的高端产品研发专家、生产制造和调音专家,以及由国际有名钢琴发卖专家团队组成的外洋工程师团队。
大量技能的引入和打破,外洋工程师在助推宁波市企业更快迈向国际化的同时,也帮助各行业企业在各自领域抢占环球技能制高点。
“可以说,均胜的发展史便是一部并购史。”均胜董事长王剑峰并不讳言。这家成立仅10年的民营企业,通过持续串精准的跨国并购,成功跻身环球工业机器人细分市场第一方阵,成为宝马、保时捷、奔驰、奥迪等高端汽车品牌的核心电子产品供应商。
把握环球经济脉动,以加快家当构造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华翔、百隆东方、狮丹奴等一大批企业或跨国并购,或设立境外产能互助园,在更大范围里进行国际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了宁波在环球家当代价链上的分工地位。
与此同时,优质外部资源也纷纭在宁波落地生根。在镇海,天下500强企业法国ENGIE集团宣告收购浙江联盛新能源集团25%的股权,成为宁波史上首个签约的能源类外资项目;在宁海,中瑞生产技能中央与中乌钛合金家当园,引入乌克兰的钛合金热处理中央、轴承与动力系统及瑞典的MIM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实现量产;在慈溪,中捷(宁波)家当互助园的高端厨具制造中央、高新密封材料等十余个在谈项目已取得积极成果。此外,中意(宁波)生态园(一期)、中东欧(宁波)贸易物流园,中以、中澳等特色家当园蓄势待发……
在宁波奇点机器人体验馆,展出的机器人正与一位不雅观众现场围棋“对弈”(黄宗治/摄)
机器换人
但见机器转,不闻人语声。
走进中银电池的“无人化智能电池生产车间”,两条智能流水线运转不歇。
利用全息影像实时在线监测、MIS中心信息管理系统、AGV物流运输技能、智能机器手等多项国际领先的技能,通过大量传感器,这个智能车间实现了设备与设备互联、设备与物料互联、设备与人互联。由于没有人工操作,车间不需照明,以是又被称为“黑灯车间”。作为全天下第一条真正实现无人化作业的碱性电池生产线,该流水线一天可以生产40万节电池。
雅戈尔建玉成球最大洋装智能工厂,打造从3D量体到AI陈设的聪慧百口当链平台;慈星集团研发出环球首台3D汽车内饰缝纫横机,实现传统的纺织装备的跨界创新……
“机器换人”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抓手。
2017年,宁波启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技能改造三年“两个全覆盖”行动,创始的“点线面”结合智能制造模式成为国家工信部重点推广的八大模式之一,“点”上鼓励企业针对关键生产工序和关键工艺环节开展“机器换人”;“线”上鼓励企业开展智能成套装备首台(套)的研制和系统集成,“面”上勾引鼓励企业培植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3年来,累计履行自动化项目8761个,行业成套装备智能化改造试点18条,培植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示范项目84个,12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履行智能制造推进工程,企业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已竣工的项目生产效率均匀提高63.7%,企业运营本钱均匀降落21.7%。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甬企赢得先机。如宁波旭升近几年相继投入了1.5亿元对车间履行数字化改造提升,2月10日后产能迅速规复,一季度多数车企产值大幅下滑,旭升却“不降反升”,产值同比增长34.2%。
2020年3月,宁波启动新一轮技能大改造,《宁波市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技能大改造行动操持(2020-2022年)》出台。
按总体哀求,宁波履行分层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扩面、分行业履行智能化改造推广运用、体系化造就智能化改造生态三大行动,到2022年,全市将新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超1万台,造就“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逾100家,推进细分领域智能制造运用10个以上。
个中2020年的目标:新增培植数字化工厂3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2800台。一季度已新增工业机器人873台,启动“5G+工业互联网”首个示范项目(中国联通与雅戈尔5G制衣智能制造示范平台项目)。
人才“攀比”
作为发动机机油泵产量居环球第二位的生产企业,宁波圣龙股份曾经面临发展困境。
2012年前后,由于从业门槛较低,大批同行厂家的兴起导致竞争压力骤增,企业利润涌现明显下滑。“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家当,这条路早晚走不通。” 圣龙股份副总裁罗立成说。
于是,该公司加大科研技改投入、强化技能互换互助、并购行业前辈企业,几年下来,圣龙终于建立起了稳定的技能上风。罗立成举例,通过设计改造,公司将定排量油泵改造成可变排量油泵,虽然制造工艺更繁芜、本钱更高,但是优化升级后的产品在降落能耗方面表现抢眼,很受汽车厂商欢迎。
“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谚语生动描述了昔日宁波贩子见多识广、博采众长的传统。从改革开放之初州里企业到上海请“星期日工程师”,到本日延揽天下各地的精良人才,创新成为“宁波制造”发展的不竭动力。
宁波的制造业,当初多是由一些有胆有识的农人“洗脚上田”办起来的。办企业,改变了好多人的命运,时势变迁也让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保持不懈不是不变,制造业的灵魂是创新。在宁波,很多农人出身的企业家,相互之间不爱比规模、产值、产量,而是爱比研发人才多寡,比研发用度占发卖收入比重。
春暖花开时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高等研究员张文武正忙着携手海内顶尖团队,通过一系列工艺创新和关键元器件攻关,加紧研制拥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表面冲击处理装备。
他所卖力的“前辈表面冲击处理工艺创新研究与智能化妆备研制”项目经由评审,成功入列宁波“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拟立项项目。而他直接领军的一个激光冲击强化方向子项目已开始步入家当化轨道。
当前,一批“大院大所”的科技项目正加快走出实验室,成为宁波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通关密码。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落户仅两个月,便在宁波发布了海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与沈昌祥院士互助的和利时信息安全研究院凭借首台拥有可信打算的PLC(可编程逻辑掌握器),加速挺进工控安全新蓝海……
通过培植家当技能研究院,打造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是宁波制造业增强创新实力制胜未来的关键所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研究院等国家级科创平台,浙大“五位一体”校区、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机构院所成为宁波提升创新力的一支劲旅。
在全力引进大院大所的同时,宁波已拥有国家企业技能中央26家,建成浙江石墨烯创新中央、智能成型技能创新中央、磁性材料运用技能创新中央等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央,累计布局培植家当创新做事综合体44家;在纺织服装、模具、汽车、机电等领域共建11个试点特色学院,为重点家当培养定制化人才。
遍布“新支点”
芯港小镇,5个集成电路项目培植工地上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小镇开拓启动以来,一批批集成电路家当项目卖力人相继而来,实地稽核,洽谈对接,签约落户,让原来安谧的园区热闹非凡。
总投资43亿元的中芯宁波N2项目已蓄势待发,箭头直指移动通信及手持设备、智能家电、工业掌握和机器人、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系统等领域;南大光电项目将在海内建立ArF光刻胶产品大规模生产线,形成年产25吨ArF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能力,并建立海内首个用于ArF光刻胶产品开拓的专业检测评估平台;紧张生产化学机器抛光液的安集微电子项目将形成年产3500吨高端微电子材料的规模,估量投产后年产值5亿元……
在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宁波电子信息制造业版图中,芯港小镇的快速崛起并非绚丽的孤本。数据显示,2019年,集成电路、光学电子两大细分领域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275.9亿元、645.2亿元,同比增幅达21.1%和24%,助力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5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增幅均居“246”万千亿元级家当集群首位。
而这,只是宁波布局“新支点”的一隅。
慈溪家电、余姚塑料、宁海模具、象山针织、奉化气动元件、海曙纺织服装……宁波有着良好的家当集群根本——门类完好、层次多样且高度密集、区域特色光鲜,在模具、轴承、液气密、紧固件等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上风,有“中国模具之都”“中国紧固件之都”等9个全国唯一的家当基地称号。
宁波还拥有汽车制造、电气机器、纺织服装等上风家当,是全国主要的前辈制造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石化家当基地和新材料家当基地、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和三大服装家当基地之一……
2019年5月,推进“246”万千亿级家当集群培植动员大会,开启了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按照操持,到2025年,宁波将造就形成绿色石化、汽车2个天下级的万亿元级家当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做事业等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5000亿元级家当集群,关键根本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等6个海内领先的千亿元级家当集群。
在“246”万千亿元级家当集群培植的号角下,一批新引擎、新动能在四来岁夜地加速崛起。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吉利汽车、上海大众的生产车间运转不歇,新区汽车家昔时产值已打破1000亿元。
在甬江南岸,一座软件家当园加速形成,襄助宁波加快打造以工业软件为重点的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
在余姚,落户智能机器人小镇的超晶晟锐光电、浙江智川机器人等高科技项目正加紧研发和生产。
2019年,宁波全市“246”家当集群增加值增长7.3%,增速高于规上均匀0.9个百分点,个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6.1%、13.9%、12%。汽车零部件、绿色石化家当集群分别以全国第一名、第二胜景利入围国家前辈制造业集群初赛。
未来,宁波将努力建成一批布局合理、主导家当明晰、资源要素集聚、产城深度领悟、特色错位发展的家当集群平台,形成更加适应家当集群发展的系统编制机制。
方向决定高度,路径影响速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制造业竞争格局加速重塑确当下,以“246”万千亿元级家当集群为牵引,宁波正进一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化,通过不断的创新熬炼内功,欢迎制造强国授予的新义务。
宁波南车新能源自动化生产线
“刀刃向内”为企业
在天生密封件公司,有一个不领薪的分外员工——慈溪市科技局原副局长许登坤,他是政府派驻在这家公司开展帮扶的干部。
“我正帮公司报告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许登坤先容,“慈溪有30多名像我这样为企业做事的在职干部,用多年行政做事履历来做事企业。”
政府沉下去,企业活起来。
“以前都说企业有事找政府,但我搬到这个园区后,险些没去找过政府,要办手续都是政府上门来为企业做事,非常方便。”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励行根感慨地说。
在宁波,主政者也有一种感想熏染,企业基本上不怎么找政府。“在宁波,大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动力足、办法灵巧,都是奔着‘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目标去,政府不能代替市场去做,而是要替企业办理问题。”一位政府事情职员说。
2019年,宁波全市范围企业做事任务人累计出动拜访5万余人次,进企做事54780家次,形成了“万人进万企”的企服新格局。
2018年以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宁波“刀刃向内”破解企业发展难点痛点。企业开办实现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搭建企业注销“一网做事”平台,全国创始小规模纳人智能报告功能。一样平常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备案实现“最多90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用率100%。
“作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宁波在经济系统编制改革方面永久动力满满。”宁波市委政研室经济处处长李昭说。(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