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响,传统的办公场景正在加速线上化。
如今,许多事情与协同,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并不会降落事情效率。但对付设计这个工种来说,纵然在现实中,依然存在沟通效率低、信息不同步等诸多难题,更别说将沟通过程搬到线上。
在知乎「设计师们最大的悲哀是什么?」的提问中,高赞回答说,“是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作图机器”。这也是很多设计师的现状,困在冗长的流程里,项目参与感低,设计的代价被进一步稀释。
为理解决这样的难题,腾讯上线了腾讯设计云系列产品,面向设计协同、智能设计等多场景供应不同的办理方案,以自身产品能力,为传统的设计工种带来新变量。
那么,设计「上云」,为什么可以开释设计代价,提升团队效率?
一、设计师困在流程里
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雷蒙德·罗维:绝不夸年夜,罗维师长西席塑造了当代天下的形象。
罗维也是许多设计师的偶像,不只由于他设计的产品数不胜数,大到飞机轮船,小到口红和适口可乐瓶。更由于,他是少有能推动产品从实质上进化的设计师。
在汽油问题成为天下关注焦点之前,罗维便提倡生产车体低,车形细的节油型汽车,这在当时并不受主流市场欢迎,而罗维始终坚持并将自己的理念落地,末了取得了成功。
这在海内的设计师事情氛围中是很少见的。
在企业里,设计师大多被看作“资源”而非“伙伴”,对产品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都很低,这也造成了设计师很奇怪的处境:部门须要设计师,但不太须要设计师的见地。
这种现状是有历史缘故原由的,互联网人口红利期里,产品忙着抢流量,主要的是补贴、功能和广告。产品体验如何,设计是否都雅,不是争夺用户首先须要考虑的事情,功能类需求的优先级每每要比体验类高很多。也因此,设计并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比起参与共建者,设计师的位置更像一个随时等待接brief的乙方。但实际上,设计该当是贯穿产品研发全程的整体性事情,须要从前期测试到迭代发布全阶段参与,这样才能担保用户体验始终统一。
而在传统的设计事情场景下,业务链任何一环的反馈,都很难及时同步给设计师,只有当产品经理想提需求时,这些反馈才会被有选择性地拿出来谈论。
更多时候,设计师每天的事情,是对接各种各样的需求方,汇总修订多方的修正见地,为前端标注图片等。
常见的场景是:审批者依赖截图标注出想要修正的地方,把修正见地逐字标在阁下,设计师对照反馈逐一修正,再重新审核。如果涉及到多个审批者,流程将更加繁琐,
在冗杂的流程中,设计师做了太多无用的沟通和低效的事情,难以发挥设计的专业代价。韶光一长,设计师感想熏染不到参与感和代价感,更随意马虎产生职业倦怠。
设计师的产出对付全体团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好的产品离不开体验,设计师作为用画面与用户沟通的那一群人,更须要有韶光和精力去思考和沉淀,而不只仅仅是做一个实行者。
想要迎来质变,紧张任务便是将设计师从重复的事情、繁杂的流程中解放出来。设计师一贯在期待一款好用趁手的工具出身,能降落各需求方之间来回多次的沟通本钱。
事实上也该当是这样,信息时期的最大特点,便是信息能够快速自由地流动,减少信息不对称,进而提升整体效率。
困难的地方在于:大而全的产品太臃肿,小而精的产品又不足普适。
二、需求推动技能改造
腾讯设计云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想法和可能性:通过不同产品的组合,为不同的需求场景供应办理方案。
设计师事情中,存在的一大难题是信息差。设计师得到的信息,每每来自于项目组沟通完需求与方案之后,产品经理去奉告其须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模式每每会带来一些问题,设计只参与个中一环,对项目很难有通盘的理解。
另一方面,需求的信息可能实时都有变革,而这些很难及时同步给设计师。只管有些变革对付设计师来说是主要的,可能会影响方案的终极产出。
腾讯设计云的ProWork和CoDesign两款产品的组合,是专门面向设计协同场景的。
团队成员可以在ProWork上通过任务清单进行日程管理,可以配置优先级、日程颜色、花费韶光、关联项目。产品经理、设计师、技能研发平分歧角色,都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瞥见彼此的事情进展,信息实时流动,减少不必要的协同,做好项目的整体资源统筹。
设计师完成事情后,在CoDesign提交设计图,其他组员无需下载文件,就可在线预览设计稿,修正见地直接逻辑连线和笔墨备注标注在图上,反馈见地更及时。设计师通过评论列表就能一次性查看所有成员的评论见地,完成修正稿后上传,CoDesign会自动同步给其他同事。无缝对接产品经理、设计师、开拓工程师的高下游高效协作。
通过ProWork和CoDesign的组合拳,设计师能够更通盘地节制项目全貌,与多方实现高效协同,降落沟通本钱。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自媒体时期下,企业的营销渠道大幅增加,营销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碎片化,传统设计师的事情办法,难以很好地承接住这些碎片的需求。
这样的趋势下,人们越来越须要一个低门槛、大略好用的设计创尴尬刁难象。
腾讯设计云的腾讯云智绘便是面向这种需求而生,它为用户供应一站式的素材智能化设计平台,平台拥有海量素材,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平台上挑选适宜的模版,更换文案后一键天生,就能轻松创作出想要的设计,节省搜集素材和处理图片的韶光,还能规避陵犯版权的风险。
现在,很多"大众年夜众号由于文章排版、头图设计等需求,依然须要为团队配置一名设计师,但实际上这类需求并不繁芜,依赖智能设计工具大多可以轻松处理,降落团队人力本钱。
另一方面,将大略的设计需求交给工具,也能进一步解放设计师的生产力,让其有更多韶光与精力去做更有创造力的事。
大公司的效率损耗每每更高。
在很多互联网公司,每个部门乃至小组都有自己的组件库产品,各自做事于不同的方向,但实质上是类似的产品。由于这些组件库产品,部门不得不专门分出部分人力掩护,在重复造轮子的过程中,生产效率流失落了。
为理解决这样的问题,腾讯做了TDesign产品,为设计师开箱即用的UI组件库,为产品体验设计的各个环节供应办理方案,做好连接的角色。同时,由于各部门共用一套组件库,视觉风格和设计措辞也能更好地保持同等。搭配拥有高效开拓能力的拖拽式开拓平台微搭低代码,企业可快速实现云构建和发布,拥有敏捷开拓能力,有效提升设计研发效能。
新能量注入,变革正在悄悄发生。
三、设计时期3.0
上个世纪末,电脑还未遍及,设计师执笔,在白纸上一笔一画勾勒出产品草图。到后来,人们步入互联网时期,设计师开始借助设计软件完成事情,事情效率得以翻倍。
如今,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趋势,席卷各行各业,设计行业也重新迎来新一轮的改造。从1.0到2.0的进化,是低效到高效,而2.0到3.0的更迭,是从无序到有序。
生产力工具层层迭代的代价,在于冗余流程的加速。
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定。互联网野蛮成长年代,设计的代价一贯被低估。而来到存量时期,互联网产品各处都是,而功能又大多趋同,人们不得不重新关注产品的风雅度和完全度,糟糕的产品体验,势必会带来用户流失落。
而这就哀求设计师们不只仅仅是做设计,还要有剖析用户,优化体验的能力。投资人Peter Levine曾说,新十年是“设计时期”,设计将成为全体产品研发的关键。
在这样的趋势下,设计协尴尬刁难象的形态亟需被完善。腾讯设计云矩阵共包含十款产品,如主打智能设计的云创、腾讯云智绘,主打设计协同的ProWork和CoDeign、主打快速研发的微搭低代码和CODING等。
通过产品的系列组合能力,能够运用在不同的设计场景下。比如市场调研运用处景,没有设计师的中小型企业的全流程设计运用处景、设计部门高效运用处景和开拓者一站式的多端运用处景,从不同纬度帮助公司更好地提升设计环节的事情效率,进而推动全体项目流程加速。
几个月前,咨询师Jared Spool发推特说,任何影响设计的人都是设计师,包括开拓职员、PM甚年夜公司的法务。
在这个人人都能指着设计师的屏幕,揭橥几句不雅观点的环境里,设计师反而更该当保持理性和复苏,对付未来的设计师来说,比起作图能力和审美,洞悉用户与深度思考的能力反而更加主要。
有了新工具的赋能,设计师只需关注设计本身,繁琐的沟通、重复的事情由协同平台的项目流程和管理能力办理,为设计师创造一个高效和透明的协同环境;各端信息时时流动同步,设计师全程参与开拓流程,设计产物与研发产品可始终保持同等,实现设计价最大化。
两千多年前,人们在陕西咸阳到内蒙古包头之间,修了一条笔直的马路,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一贯从秦朝利用到清朝。
到本日,海内高速公路公里数超过14万公里,已然成为城市主要的根本培植,持续拉动着各地经济。腾讯设计云正在做的事情也是这样,用自身产品能力,为设计行业修一条快车道,从而提升整体效率,创造更多代价。
对付设计师而言,或许他们也能离用户体验更近一些,逃离「作图机器」的命运。
本文由 @张美芽 投稿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