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职员“小病大修”、虚假维修

上门费、开机费、检测费等名目繁多

无病小修小病大年夜修收费不透明家电维修行业乱象丛生  第1张

家电售后的各类“花式套路”

让许多消费者很“受伤”

……

连日来,针对兰州家电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调查,创造不少消费者遭遇过“维修套路”。
究其缘故原由,是不少厂商出于本钱考虑,将售后做事外包给第三方,导致家电维修乱象丛生,坑害消费者之事时有发生。

事例

1、花800元换的压缩机竟然是坏的

市民王女士说,前段韶光她家冰箱溘然不制冷了,由于冰箱买来已有3年,过了保修期,加上一时没找到当初的维修电话,她便上网乞助百度。
在输入“品牌名称”和“维修”两个关键词后,立马跳出来一个400开头的维修电话。
她打电话过去,对方自称是某某品牌维修职员。
“是个女的接的电话,说登记后就安排师傅上门。
”王女士说。

按照电话里的约定,第二天果真就有师傅上门维修。
师傅检讨了王女士家的冰箱后,很快得出结论:是核心部件坏了,须要改换压缩机,国产的收费500元,原装入口的收780元。
其余,还要收取人工费50元、上门费30元。
王女士选择了入口零件,一共要收860元。
经由讨价还价,双方谈好价格为800元。

随后,师傅拿出两个零件对压缩机进行了改换。
师傅离开时见告王女士,两小时后重启冰箱就可以规复制冷。
可一夜过去了,冰箱依然无法制冷。
王女士再次拨通前一天拨打的维修电话,对方听到王女士反响冰箱没有修睦,立马挂断了电话,末了干脆关机了。

多次碰钉子后,王女士找到了该品牌的另一个维修电话,打过去后对方表示,她之前拨打的400电话是“冒牌”的,这时她才创造自己上当了。
过了两天,正规的维修职员上门检讨,创造上次上门的那个师傅安装的竟然是一个坏的压缩机。

2、刷机就能办理的问题,维修职员却要上千元

“前几天,一个刷机就能办理的问题,差点让我上当受骗。
”市民胡女士说,她家的智能电视出了故障:一贯勾留在首页界面,不论按什么键,系统都没有相应。
于是,胡女士拿出售后维修卡,拨打了上面的电话。
维修职员很快就上门进行了检讨,并见告胡女士,彩电的系统坏了,由于已经由了三包期,须要付费修理,要收取手工费150元、上门费50元、换零件费1000元,并要将电视寄回厂家,一个星期才能修睦。

胡女士以为这是漫天要价,便选择不修了。
后来,胡女士加入一个电视机掩护QQ群进行了咨询,群友说这是个很大略的问题,只要刷机就可以了。
随后,胡女士对电视机进行了刷机,很快电视就规复了正常。
“修家电还真要多长个心眼,不然很随意马虎被坑。

3、以旧充好,漫天要价

提起身电维修,家住草场街的赵师长西席也是连连摇头。
“这里面猫腻太多。
”赵师长西席说,今年他家的电视机涌现故障,没有画面了。
想着修修还可以利用,他便通过售后找到了维修职员。
上门查看后,对方说收费500元,这是公司统一定价,而且质保期只有两个月。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月后,电视又断断续续涌现故障。
他给维修职员打电话,对方却不接听,还把他拉入了“黑名单”。

市民罗师长西席同样碰着了维修“陷阱”。
“我们家洗衣机和热水器涌现了故障,我从网上找来了一个维修师傅。
修理热水器时,他竟然从包里取出旧零件准备改换,幸好被我创造了。
末了,我到市场上买了一个新零件,一共花了10多元,工人却要收费300元,真是暴利。

问题

1、改换相同零件 价格相差很大

以须要维修家用电器为由,通过贴在小区的小广告、上网查询等,打通了多个家电维修的做事电话咨询。
创造,虽然上门做事费都是统一价30元,但即便是改换相同的零件,维修价格却大不相同。
比如,同样改换洗衣机排水管,不同的家电维修职员给出的价格相差很大:有的家电维修部收取50元,有的则要收取手工费、排水管费、上门做事费,统共120元。

如果客户表示不知道详细要改换什么零件,维修职员一样平常都表示,师傅经由检讨后再按情形改换零件,才能确定价格,但收费也各不相同。
其余,很多维修职员说,可以开收据,但不能开拓票,开拓票则另收费。

2、维修价格不透明 质量参差不齐

暗访创造,目前家电维修市场存在着价格不透明、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在西关一家维修店,一位李师长西席见告,他家音响坏了,拿到家电修理部去检修,换一个零件就要400多元,而买个新音响还不到700元。

此外,有的维修职员换一个小零件就要二三百元,有的开一下彩电后盖就要六七十元。
难怪许多修过家电的人抱怨:“检修费太贵!

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家电维修部利用消费者不懂技能的弱点,在维修时配旧零件,以次充好,收取高额维修费,乃至换下好零件,偷梁换柱。
其余,目前家电维修职员大多都没有维修职员等级证书和检修容许证,只有工商业务执照,个别小店乃至“三证”全无。
而根据有关规定,从事家用电器维修做事的单位和个人,除工商业务执照之外,须有维修职员等级证,并要有技能监督部门发放的检修容许证,“三证”缺一不可,否则就被视为造孽经营。
而对超过厂家保修期的家用电器修理后,一些家电维修职员非但不供应3个月的保修期,不做登记卡,还存在严重的宰客敲诈征象。

说法

业内人士:维修承包给第三方,做事掺水

一位业内人士说:“家电维修行业乱象频发,根源在于售后做事的营利模式出了问题。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很多家电厂商并未设立直营售后,大多将售后做事外包给第三方做事公司,售后维修职员的雇佣、管理等均由承包商卖力,家电公司则卖力派单、薪资结算等。
由于承包商的利润分配太少,导致维修职员在给消费者供应做事的过程中,暗藏很多赢利伎俩,个别维修职员利用信息不对称蒙骗用户,乃至“看人下菜”、胡乱收费。

家电维修职员小张透露,一贯以来家电售后做事猫腻多,存在浮夸问题、模糊收费标准、小病大治等乱象。
排水管破损导致的洗衣机问题,维修职员却谎称滚筒变形;本钱不到40元的维修,“偷桃换李”之后要价400多元,维修职员因此可得到200多元的提成。
乃至返厂维修也造假,无病假修、小病大修、高价推销,这些招数让人防不胜防。

状师:引领做事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型

甘肃诚信状师事务所状师潘从金认为,目前各大家电企业对产品质量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产品研发,但对售后维修做事,大多数企业还缺少同样的质量管理意识。
不少厂商出于本钱考虑,将维修做事外包给第三方,没有实现有效管理,导致维修做事失落控。
售后做事商借机忽悠消费者,导致维修做事掺水,陵犯了消费者利益,也危害了家电品牌的信誉。

针对家电售后中的各类乱象,消费者真正须要的,无疑是更加标准且规范的售后做事保障。
对付品牌企业而言,必须要改变当下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疏松的关系,特殊是建立起严格的做事商选拔标准、做事标准和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监督模式等担保做事质量的监控效果,并不断创新模式,持续引领做事向规范化、品质化、标准化方向转型。

来源:兰州日报社全媒体 桑杰才让 孙建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

来源: 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