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看电影,最讨厌马赛克。
缘故原由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好视频只局部打码,不影响整体不雅观看体验。
但声音如果来个马赛克,哔——哔哔哔
你说煞不煞风景?跳不跳戏?
想想也挺魔幻,脏话每天听、每天看,可能还每天写,但一上电视广播,就要被打码。
都是仓颉造的字,凭什么它们要被打入冷宫?
现在,终于有人为它们正名了!
《脏话史》
这部Netflix新推的笑剧,不苟言笑地磋商脏话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比如fk,sht。(为了过审,先自觉给笔墨打个码狗头保命。)
什么?一说英文,头脑发晕?
别急着退。说完英文,我会代入中文版脏话赞助理解。
不过,正式欣赏别人爆粗前,说个题外话。
由于节目一播,一半在谈论正片,另一半都在说他。
海报人物&节目主持人:尼古拉斯·凯奇。
出身艺术世家,科波拉家族。《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他舅舅。他本人,奥斯卡影帝,妥妥大咖。
凯奇的硬汉形象深入民气,以是一条耍枪撸铁都不啰嗦的套马男人坐下来,一脸严明地和你谈文化,就像赵本山一正经,不雅观众就发笑。
笑剧感有了。
晒出他在电影飙脏话的成绩单,说fk的次数占了71%,爆粗履历满值。
当脏话担当,他也够格。
他主持的台风,在嬉笑怒骂各个场合都驾驭得很稳。凭他,这剧就值得加一星!
先容完了,言归正片。
01
这些羞羞的脏话,到底咋发明出来的?
不像中文是象形笔墨,描个形状便是新字;英文,偶尔用首字母缩写造新词。
拿fk来说(可代入“卧槽/尼玛”),作为利用频率最高、表达感情范围最广、运用最灵巧的脏话之王,它的出生和国王可有点沾亲带故。
它缩写自fornication under consent of the King(在国王许可下行房)。中古世纪人们结婚,要拿到国王授权书,才能进洞房,完成人生的大和谐。
sht也流传着类似的民间故事。
公元19世纪,人们用船运送粪肥,sht(ship high in transit)一代脏话大拿就此出身,比它的近义词crap仅仅晚出生了几十年。
不过,这些故事都是瞎说淡。
新词的出身,压根没法考据。只能肯定的是,古人最初用它们,就纯挚指代个东西。
fk,和“性”挂钩,大概源于牛郎这份职业。
这也是指代的老套路了,比如中国“司马”这个姓,就源自周朝的官职,掌管军队,实则养马。
再说sht,在中古世纪是个正儿八经的医学专业术语,专指“渗出物”。
btch(可代入“婊子/臭娘儿们”)表示躺枪,它的原义只是指“母狗”而已。
但溘然从某个时候开始,词变味了。
这变革的源头,可能与文明的进程有关。比如sht,估计没想到文艺复兴竟然会波及到它。
这要说回中世纪,人们都去公共厕所蹲大号,一个萝卜一个坑,没隔间没门帘。一群人挨得那么近,不聊点啥多尴尬。于是,上厕所成了沙龙社走运动。
此处请自行脑补东北澡堂。
那时,面对面拉屎、闻着屎臭味、聊着屎尿屁,都神采自然。到了文艺复兴,家里安了马桶,有了私人厕所,产生了“隐私”意识。
人们创造,sht这东西,不能见人。
于是乎,难听的话都往sht头上栽,食屎、放屁、屁滚尿流等等。当然最经典的还是《笑剧之王》里达叔骂的那句:
屎,你是一坨屎。
从此,sht的地位从一个医学术语掉到脏话的阴沟里,至今无法翻身。
同是天涯沉沦腐化字的还有很多,如btch。
在15世纪,男人私下给淫/妇取了个小名,btch,意指这些女人像发情的母/狗,难以掌握。
再后来,btch的意义不断破圈,凡是令人讨厌的、脾气大的女人都被冠上这名号。
骂女人,说btch。
骂男人,也可以说btch,暗示他像女人一样懦弱,没有男人的阳刚之气。这和我们本日说男人“娘炮”一个道理。
这话听起来彷佛女孩子说“蛋疼”
词本无褒贬,它的崇高卑下是由社会掌控话语权的阶层定义的。
btch含义的演化,见证了男权社会利用措辞凌驾于女性之上的性别歧视。
男人用btch攻击女性,是在用措辞把女性人格降级到母/狗级别,赤裸裸把女性框去世在泄欲和生养机器的功能范围内。这是男权社会的措辞胜利。
就这样,原来的中性词沦为脏话,它们被禁止涌如今大雅之堂。
02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脏话的翻身仗怎么打?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说唱文化盛行,唱嘻哈、说rap,歌词里脏话一串一串。尺度有多大?
来段歌词感想熏染下,绝对酡颜心跳。
满满都是求生欲
想要线人清净的基督徒强烈抗议,哀求带有脏话的唱片都必须贴上“家长辅导警告贴纸”。Fk/sht/btch/dck诸如此类都被列入敏感词。
至于实际效果嘛,带贴纸的唱片卖得更火了。
美国在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前,也遭遇同样的情形。一创造十八禁电影,基督徒急速跑去堵影院门口。
路人看到,懂了,这戏有看头。
但更多时候,带有脏话的唱片、电影大部分在地下流行,很难搬上台面。
直到电影有了分级制度,脏话的多少成了划分等级的标准之一,这才有点收编成正规军的味道:
G:无脏话,对话干净得不太像正凡人说的
PG:不能说fk
PG-13:只能涌现一次fk
R:对话和日常生活中一样,脏话随便飚
脏话,在经历了永劫光的低谷后,随着新势力的崛起,它们迎来了高光时候。
脏话地位的提升,美国黑人说唱文化功不可没。
黑人,过去常常被白人嘲笑没文化、低俗。对方就以毒攻毒,歌词里成套成套的脏话,要多露骨多露骨。表达什么?黑人自由,反抗强权。
黑人游行示威,宣扬口号来个FTA(Fk The Police),和警察硬刚。
脏话,成了黑人呼唤自由平等的武器,见血封喉的那种。
btch也是如此。上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兴起。想提升女性地位,先给btch这个词洗白。
女性间相互叫btch,不是搪突,是表达讴歌。闺蜜之间,称对方“小婊砸”以示亲密。
牢记,该意义仅供女性专用,男士慎用。
但海明威很爱用。
在作品里用btch夸他妈,赞颂勇猛坚毅的品质;形容自己“婊子养的无畏无惧”,首创btch的新用法。
btch,从一个被侮辱被危害的词变成女性的护身符,这演化的背后透露出男女性别地位从失落衡到平衡的过程。
03
有人说,《脏话史》让人线人一新。飙脏话、打嘴炮、口嗨一把,太爽了!
NO。这不是这剧的本意。
它从语源提及,归根究底,fk/sht/btch这些脏话也是措辞的一部分。它们的变革或延伸,和音韵学、措辞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中国人的国骂,必提鲁迅的《论他妈的》。难道没人说这词了吗?不,现在说的人更多了。
列个国骂的族谱:
把祖宗十八代排列组合:你大爷、他奶奶的
把a变e:特么的
把词补全,原词“我cao你ma”,再换成同音词,卧槽、尼玛、草泥马
以部首表意:艹
···
本土国骂博大精湛、日月牙异,时至今日,你可能还在用。研究脏话,和研究措辞学并没太大差别,为什么官方辞典总是避而不谈?
脏话,也是一种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的国骂,暗示着这个民族的道德底线。
比如德国的国骂,叫“屁股小提琴”。一说德国人弹小提琴太烂了,全体民族都跟你急。
中国的国骂,正表示了我们最重视的东西,父母。
打是亲,骂是爱。脏话,涌现最多的动物名称,正是这个民族形影相随的动物。
英文脏话pssy和btch,原义分别是小猫和母狗,正是欧洲人的贴身宠物。
中国人提“大猫”就想到虎,家猫很少,以是十二生肖猫连个排位都没有。但狗多呀!
狗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受脏话牵连最多的一种动物:
狗奴才、狗屁、真是哔了狗了···
(猫暗自光彩逃过一劫)
但剧中拷问得最深刻的,是这句:谁来定义脏话?
是社会的掌权者。
过去,掌权者是白人,是男性,是贵族。
脏话,是他们用来划分等级阶层的标准。一说话,就知文化高低、阶级贵贱。
《权力的游戏》二丫假扮酒保被疑惑
词汇量有限、口音重、常飚脏话的黑人自然被视为社会底层。一句句不害燥的rap,是他们对白人故作清高、对阳春白雪文化歧视的不满。
没懂脏话的意义,学着唱嘻哈,也很难画到骨。反面例子,给PGone一个镜头吧。
PGone《圣诞夜》歌词
同样的缺点,懂王也在犯。2016年,懂王不经意一句pssy引发大规模女性示威游行。
实在他压根不懂,当女性狂飙脏话时,实在是在表达反抗的态度。
我反对种族歧视,我反对性别歧视。
当脏话再度成为一个中性词,社会才是真和谐了。
【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