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上》,收录于Vae(许嵩)首张专辑《自定义》中的一首歌,于2009年1月10日发行。

《清明雨上》这首歌曲在当时传唱度非常高,而且并没有被韶光所埋没。
本日,

窗透初晓 日照西桥 云自摇

许嵩清明雨上解读这首中国风为什么可以成为经典  第1张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交代了清明节清晨的景象,引出了“我“对“你”(亡妻)的回顾。

木雕流金 岁月荡漾 七年前封笔

由于我今生挥毫只为你

这句歌词,我的亡妻是在7年前去世的,你走了往后,我不再提笔,由于“我”的统统悲喜都是缘于你。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雨”打湿了眼眶,然而并没有下雨,歌词第一句就解释了这点。
以是打湿眼眶确当然是泪水了。
每年我都倚在天井边,盼你归来。
这句词出自《采桑子·年年倚井盼归堂》,作者已无从考证。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这个“”拆“字用的非常妙。
形容泪如瀑下,从鼻梁处拆成了两行,非常生动的描述出”我”的伤心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国

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

我与你阴阳两隔。
”东瓶西镜放”,安徽传统摆放,古时徽州的人家会在案桌东边摆放瓶寓意丈夫,西边摆放镜寓意妻子,中间常日还会摆放一座钟,每当钟声响起,寓意终生沉着(钟声瓶镜),(还有许嵩本人便是安徽人。

”恨不能遗忘”,”我”虽然极力想要沉着生活,掩饰笼罩心中的苦楚,却依然抹不去痛失落所爱之人的遗憾。
“恨”在此处的意思是遗憾。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清明时节 ,我折一朵菊花,放到你的坟边,寄托我对你的思念。

远方有琴 愀然空灵 声声催天雨

涓涓苦处说给自己听

琴声愀然空灵,渲染悲哀的氛围,声声催天雨,我的主不雅观情绪: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期待下雨

月影憧憧 烟火几重 烛花红

尘凡旧梦 梦断都成空

朦胧的月色里,烟火人间,赤色的喜烛,在梦里,回到了”我”与你结婚的场景。
可惜是往事已成风,只剩”我”的落寞

歌词解读完毕,

接下来剖析几个问题:

第一,歌中清明这天并没有下雨,为什么我期待着清明下雨?清明下雨只是想借雨渲染悲惨的氛围吗?

【我的理解:要清楚“雨”这个意象在歌中的浸染。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国。
”我在人间,你在天国,我怎么把我对你的思念寄托给你呢?许嵩这里用了雨。
雨从天上落到地面,便是天国与人间通报情绪的媒介。
明白了这点,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许嵩这里是要用“雨”来抒怀,寄托对亡妻的思念】

第二个问题:歌名为什么为“清明雨上”而非“清明雨下”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困扰了歌迷良久,许嵩本人在微博里作了回应,微博内容是这样的:四年前写的歌,当时问我为什么是雨上而非雨下的人现在或许明白了。
许嵩的回答并不是很明确,依旧须要粉丝存心去感悟。
接下来,我说一下见地。

【按照常规思维:“雨下”便是雨落到地面,“雨下”符合自然征象。
若是写实的话,“清明雨下”也可以。
可整首歌曲交代的很清楚,第一句歌词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还有后面一句远方有琴,愀然空灵,声声催天雨,都点明了这个清明节并没有下雨,以是“雨下”就不能采纳了。

“雨上”就侧重于主不雅观感想熏染了。
并不是每年的清明时节都要下雨,但是每年的清明节都要祭拜丧偶。
杜牧诗中所云: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
这里写雨便是虚写,陪衬路上行人的悲哀之情。
雨作为歌中的一个意象,雨下人间,雨上天国,雨是承接生者与去世者的媒介,思念的人在天国,用清明雨上,更能表示出歌中要表达的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许嵩的这首中国风足以看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这还只是他的早期中国风曲目,就如此让人惊叹。
许嵩现今的音乐奇迹发展也是越来越好,中国风曲目也少了一些。
但无所谓了,许嵩的中国风出发点很高,而且也写了很多精良的中国风曲目了,许嵩再写这方面的歌可能也会腻吧。

歌曲解读结束,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