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畅通社区居民购药渠道、为分外患者制订康健安全保障方案……各地各部门武断贯彻落实党中心决策支配,全力做年夜大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做事保障,努力办理好群众的实际困难,更好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力求最大程度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康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华全媒|加强做事保障 知足群众急需各地抗疫暖心举措扫描  第1张

保障好生活物资供应

11月29日5时,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仙池村落的菜地里,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保供事情职员正在采摘新鲜的包菜。
再过几个小时,这些包菜将与其他蔬菜一起,分装为一个个蔬菜包运往重庆中央城区。

本轮疫情期间,重庆市通过电商平台、团购和代购等办法努力办理居民无法出门买菜的问题。

全力做年夜大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做事保障,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供应方便,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哀求。

“建立生活物资保障事情专班,及时制订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预案”“做好主要民生商品储备”“优化封闭区域终端配送,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二十条优化方法就加强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作出明确规定。

商务部辅导支持各地特殊是疫情较重地区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持续开展逐日生活必需品量价监测,建立完善“红绿灯”分级预警机制,强化市场监测预警,及时采纳针对性保供举措。
组织投放中心储备肉,增加市场供应。

辽宁沈阳组织三大果蔬批发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生鲜连锁企业、生猪屠宰企业等进行产销对接,多渠道补充肉菜货源。
沈阳市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刘耀国11月29日先容,全市批发市场目前有蔬菜商业库存7100吨,逐日新增上市3800吨;生猪屠宰企业日均上市生猪6400头旁边,可以知足市民日常消费需求。

在新疆和田地区,政府将药品列为物资保供第一序列,建立药品配送“绿色通道”,采纳“线上订药+社区取药+无打仗式配送”办法,确保群众用药及时。
针对部分群众须要的心脑血管类、糖尿病类和哮喘类等分外药品,当地实施“居民报需求、专班找货源、社区送到家”的全流程快办机制,有效办理分外药品的供应问题。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桃李路社区,事情职员排查辖区老年人、孕产妇、残疾人等分外群体底数。
社区党委布告于群群先容:“排查底数是为了更精准的做事,分外群众有需求时,社区能及时理解情形,通过代买、上门配送等做事,办理群众‘后顾之忧’。

为加强城市运力保障,北京市优化保供配送职员白名单制度,最大限度将涉及城市保供并且符合防疫康健条件的配送职员纳入白名单,白名单职员凭微信小程序上的电子版“北京市保供职员通畅证”,可在全市通畅配送。

知足看病就医需求

11月24日中午,太原市第四公民医院。
伴着一声婴儿清亮的呜咽声,一个康健的宝宝在穿着着全套防护用具的医护职员帮助下,顺利出身了。

三天前,已有身超过38周的栗女士因核酸检测阳性,被转入医院治疗,经检讨诊断为无症状传染者。
由于存在提前分娩的可能性,医院与省、市卫生康健委协商沟通,成立了由省、市妇幼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和本院医护职员组成的医疗救治团队,协力确保母子安然。

从哀求为老年人、有根本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制订康健安全保障方案,到强调畅通社区和医院、药店联系渠道,二十条优化方法辅导各地切实知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做事。
多地采纳方法,确保新冠病毒传染者救治、疫情期间居民尤其是分外患者就医顺利及时。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接济基地(吉林省)24小时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无论是否有核酸报告都无条件收治;福州市临时增设“红黄码”职员就医保障专线,由福建省和福州市派医疗系统专人进驻成立事情组,24小时谛听需求、答疑解惑、折衷处置,办理“红黄码”患者就诊难题。

郑州市中央医院抽调组建了一支198人的军队进驻郑州航空港区医学不雅观察点,为患者丈量生命体征,为分外患者检讨血糖、心电图等,并在护士站旁设“不雅观察区”用于集中收治分外患者,还为14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等患者建立专项事情台账。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浦江院区,突发性耳聋患者小美(化名)原来应于11月27日第三天接管输液治疗,可她的随申码却溘然显示为“红码”。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不能间断。
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小美安置于单人应急诊室进行治疗,同时对其进行核酸采样。
事后,医院根据干系防疫哀求做好了消杀事情。

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央对有根本疾病的轻症老年患者看重生理开导和饮食管理,为有孩子的家庭聚拢病例设置家庭病房,为低龄无陪护的幼托儿童安排护工24小时陪伴通知;北京地坛医院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履行分类生理干预,特殊是针对“一老一小”、孕产妇等分外患者,制订了“一人群一策略”关爱方法。

办理好急难愁盼问题

雪越下越大,长春市宽城区华大天朗国际小区居民李晓霞一开门,表面站着两个穿着防护服的供热检修职员。

11月28日上午接到李晓霞的报修电话后,长春市供热集团庆丰分公司的检修职员姜丰和同事便立即赶来排查。
“疫情期间,像这样的入户检修每天都有20多次。
这几天我们已经实施闭环管理,全员吃住在企业,随时待命,担保老百姓在疫情期间家里暖和。
”姜丰说。

民生保障越有温度,防控事情就会越有力度,也会更有成效。

辅导各电商平台企业按平时3至5倍供应量做好备货,确保配送站点库存充足、价格稳定、配送及时;专门制订讲明方案,对滞留职员开展专项救援;为不会利用手机线高下单的居民,通过区县(市)、办事处及社区保供热线进行物资采买……各地力争办理好疫情期间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湖南株洲市成立“市民分外应急事变处置组”,通过12345平台、110平台、“幸福株洲”监督与做事微信群、市政协委员微建议等平台网络群众反响事变,剖析梳理形成群众反响集中的“急难愁盼”事变清单,并针对涉及就医送药、生活物资保障、保供畅通、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问题,第一韶光折衷涉事部门和地区办理。

云南昆明西山区开通24小时政策咨询和生理声援热线,对市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进行回应,对有须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分外人群靠前做事。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各项事情既要更精准,又要更有温度。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专家表示,我们将及时有效办理群众反响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做好做事保障事情,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