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台上,“糖尿病开始拖垮年轻人”的话题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增大,以及人们饮食构造的改变,致使因营养过剩、糖油摄入过量导致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呈现显著的年轻化趋势,不仅严重影响人群康健水平,也会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包袱。

年纪轻轻却被慢性病缠身

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何盯上年轻人  第1张

“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糖尿病?”走进不少医院的糖尿病门诊和肥胖超重门诊,常能听到一些主治医师对年轻就诊者康健问题的担忧。
前不久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的张彻对此亦不能理解。
空腹血糖值超17,时常涌现眩晕、手抖等症状,“但从没想到过自己已经糖尿病如此严重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在接管媒体采访时表示,20年前,她接诊的糖尿病患者险些没有30岁以下的。
但现在,她的患者中约1/5都不到30岁。
复旦大学附属西岳医院肥胖疝外科主任姚琪远也创造,近些年来,糖尿病患者中开始涌现初中年事段乃至小学年事段的孩子,这些孩子常日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部分还有高血压。
“弗成思议一个12岁的孩子,血糖高达20mmol/L,血压也有200mmHg。
”姚琪远说。

医学界普遍认为,肥胖是诱发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主因之一,且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中有约四至八成会发展为成人肥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和肥胖率达到1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靠近20%。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也刊文称,估量至2030年,我国7岁至17岁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合并率将达到31.8%,6岁以下儿童将达15.6%。

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过去4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2%。
而青少年患病率增长更为迅速,姚琪远见告:“有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二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高26.6%。

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谢壮丽看来,年轻人若患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从而引发干系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高于患有同样慢性病的老年人群。

“以糖尿病为例,患者从明确诊断到涌现并发症一样平常在5至10年。
年轻人预期寿命较老年人更长,随着病程的延长,年轻患者可能会更早涌现并发症。
”谢壮丽说,“这些并发症的涌现可能引发各个器官功能,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患者可能涌现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还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精力病变,青光眼、白内障乃至失落明,外周血管病变严重的可能造成患者截肢,这些恐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事情,给患者及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包袱。

从宏不雅观层面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影响,也对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丢失。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直接医疗用度为2.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6%;而间接丢失(包括去世亡、残疾、缺勤等)则高达5.6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4%。

多重社会成分带来“甜蜜包袱”

早上奶茶、中午火锅、晚上宵夜……当下,“奶茶经济”“外卖变正餐”频频登上消费热词榜。
《2024餐饮外卖营养康健化发展趋势》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较2022年12月增长2338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9.9%。
在线餐饮外卖日益成为年轻人群的日常主流生活办法。

多位医学和营养学界受访者认为,我国年轻人之以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紧张缘故原由还是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气和不康健的生活作息等社会环境成分导致。

首先,高糖高油等不康健饮食行为比率居高。
研究创造,过量糖摄入将增加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干系疾病的发病率。
然而,受奶茶营销和跟风心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拔草”各种有名饮料品牌。
如喜茶、霸王茶姬、茶颜悦色等,一些地方品牌乃至成为旅游“打卡地”。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好好喝水了!
”采访中一位受访专家如是说。

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掌握中央营养康健科主任臧嘉捷先容,根据近几年上海市居民伙食与康健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成年居民饮用含糖饮料率为67%,中小学生含糖饮料饮用率更是高达90%,饮用频率≥1次/天的占比21%。
且脱销饮料的单体含糖量也很高:一瓶445毫升的维C饮品有42克糖;一瓶500毫升的雪梨汁有60克糖,超过《康健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的人均逐日添加糖摄入量≤25克的限额。

而年轻人对付慢性病的认知普遍不敷。
“人们总认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实在不然。
”谢壮丽说,“在事情生活学业压力日益加剧确当下,很多年轻人常年保持高油、高糖饮食,久坐不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气,这些行为都会造成干系慢性疾病的早发。
”多位专家认为,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康健教诲的勾引不敷,包括在限定不康健食品广告、供应康健食品选择等方面的政策不敷,也是导致这一趋势加剧的缘故原由之一。

此外,慢性病的早期隐匿性也降落了年轻患者的当心性。
虽然我国年轻人的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但大部分患者在涌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前,对它毫无察觉。
谢壮丽等专家不雅观察到,不少年轻的糖尿病患者,都是涌现了急性并发症,才到医院看病。
“这些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糖、乃至晕厥等,而到了这个时候,每每已经错过了糖尿病干预的最佳期间。
”根据《中华糖尿病杂志》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在2015年至2017年全国第8次糖尿病盛行病学调查中,有54%的糖尿病患者未确诊,也便是说确诊率不到一半。

预防青年群体患慢性病 加强康健管理是关键

现在,张彻根据主治年夜夫的安排,已经开始规律服药,并自觉掌握日常饮食和作息。
“一日三餐只管即便自己做,以前爱喝的饮料也都断了,改喝白开水。
”张彻说,“最明显的感想熏染是身体变轻松了。

不少专家认为,糖、油、盐超标虽然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但不能因此就忽略这一社会现状,尤其糖超标问题在日常消费中愈发明显。
2024年3月,上海市卫生康健委启动“首批营养康健辅导试点项目”,对参与试点的饮估中的糖、脂肪等含量进行“营养选择”ABCD四级分级标识,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参考。
“新加坡等国家已将此举作为逼迫监管政策。
”臧嘉捷表示,希望从国家层面加快推动干系政策,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品的摄入,鼓励食品企业开拓更多康健、营养的食品。

姚琪远建议,可以通过发挥地方基层单位的浸染,如鼓励威信医学体重管理中央与基层医疗卫活气构进行专业互助,将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年夜夫签约做事,或考试测验覆盖更多青少年群体,向签约居民供应合理伙食、科学运动等康健生活办法辅导。
“包括增加对青少年康健教诲的投入,在学校中开设康健教诲课程,加强对青少年儿童饮食和运动的辅导,保障青少年、青年人群的日常体育活动韶光等。
”姚琪远说。

同时,加强对青年人群康健意识勾引和康健水平监测也很主要。
谢壮丽坦言,体形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饮食不节制、久坐不动、缺少适当运动磨炼等人群都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考虑到这些疾病在早期的隐匿性,我们应更加看重对青少年的康健监测,提前干预并及时阻断干系疾病的发生发展。
”( 程思琪 袁全)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