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付地方平台来说,租赁这些债务他们都是认可的,但偿还顺序要排在债券、相信之后,而且可能要展期和降落利率。”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宣布(ID:jjbd21)
记 者丨方海平
12月6日,呼和浩特经济开拓区投资开拓集团有限任务公司(下称“呼经开城投”)的“16呼和经开PN001”未按时兑付,全体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城投崇奉还在么”的争议中。
事实上,呼经开城投此前已有其他的融资租赁债务发生过时,并与融资租赁公司对簿公堂。
这并非孤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私募、相信等产品过时违约已不鲜见,租赁融资违约过时征象更是普遍。
“租赁违约无人问,债券过时天下知。”呼经开城投发出“16呼和经开PN001”过时公告后,融资租赁行业发出这样的感叹。
一位融资租赁行业资深人士李叶(化名)对21世纪经济宣布表示,融资租赁行业中有一部分是本色上的套利行为,很多银行、相信业务不会覆盖到较为偏远的地区,当地政府平台借道租赁融资,近两年这类融资频繁涌现过时,有一些过时都半年以上。“对付地方平台来说,这些债务他们都是认可的,但偿还顺序要排在债券、相信之后,而且可能要展期和降落利率。”
43号文之后,这种做法有所增多。详细形式上,地方平台用学校、医院、城培植施等作为底层资产,以售后回租模式向租赁公司融资,同时由政府一级平台为交易供应包管,资金交由当地政府平台利用,此类融资形式的资金账户监管一样平常较为宽松。
融资租赁集体要债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21世纪经济宣布从裁判文书网上看到,今年以来有多起融资租赁公司起诉地方平台并哀求冻结资产的案例。
比如上文提到的呼经开城投,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任务公司(下称“国药租赁”)于今年初以融资租赁条约轇轕起诉呼经开城投,法院于2019年1月24日备案,6月28日申请撤销。
不足为奇,奥克斯融资租赁株式会社(下称“奥克斯租赁”)也对多家地方城投平台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比如今年3月4日,其要求冻结锡林浩特市给排水有限任务公司、锡林浩特市晨辉城市根本举动步伐培植投资有限公司的银行存款4.5亿元、扣押相应代价财产。奥克斯租赁还与汝州市、耒阳市、平果县等地的医院、城投平台有类似诉讼和财产冻结要求。
李叶见告,很多开展了这类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目前都遭遇了过时,集体去向地方政府“要债”,“有些地方平台乃至同时被20多家融资租赁公司上门要债”。
李叶先容,这种模式已操作数年,颇为常见。详细做法上略有不同,最为常见的是租赁公司直接找银行融资,银行按照应收租赁款保理的业务形式放款;近年来,以资产证券化(ABS)形式做的大概多,即融资租赁公司将医院、学校等资产打包为ABS,由银行投资购买。
“一样平常租赁公司与银行签订的条约带有回购条款,便是一旦资产涌现问题,或融资人无法定期偿还,租赁公司要进行回购。”李叶说。
少数银行乃至在Pre-ABS阶段就供应资金,李叶表示:
“如此一来,融资租赁公司连前期的资金都不是自己出的,实际上便是空手套白狼。”
不管是由哪种形式,虽然表面上是由医院等作为主体发起融资,但资金终极紧张流向了地方政府。
21世纪经济宣布从银行、证券机构等理解到,一些城商行确实投了不少这类资产,并明白资金的终极去向。
李叶表示,从区域上看,紧张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其余还有河南、河北、东北等地的县区级的城投平台。
融资本钱高达15%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比较其他融资办法,这种借道公共设备租赁物的融资,本钱要赶过很多,“常见的在10%-12%,较高的能达到15%。”李叶透露。
这么高的本钱支付给了谁?据21世纪经济宣布理解,银行作为资金供应方,得到正常的资金本钱,若按一样平常的业务放款比如应收租赁款保理,本钱约在6%-7%;ABS作为标准化产品,本钱更低,优先级ABS略高于5%。
别的的利差紧张由融资租赁公司和层层中介得到。李叶先容,中介紧张由空壳租赁公司扮演,他们提前搜集各地平台的融资需求,然后引入正规的大型融资租赁公司,让双方洽谈详细业务。
“中介可以得到约2个点的报酬,租赁公司大约得到3%-4%的利差,综合算下来便是平台的总本钱。这项业务曾经‘养肥’了很多人。”
事实上,融资租赁公司近年来的利润增长显著。部分公司表露了评级报告和财务报告等文件。
比如远东国际租赁2018年财务报表显示,当年实现业务收入137亿,2017年为101亿;2018年净利润20亿,2017年为17亿。
国药控股租赁公司以医疗医药融资租赁为核心业务板块,其2017年评级报告显示,当年实现融资租赁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132.47%;实现拨备前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07.98%。
近期,融资租赁业的监管办法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融资租赁差异于持牌的金融租赁公司,此前由商务部管理,严格来说属于类金融机构,去年统一划归银保监会监管。
11月份,一份《融资租赁业务经营监管管理暂行办法》(搜聚见地稿)在融资租赁业内流传。对付严监管,业内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过于严格;也有人认为,目前融资租赁公司的大量业务,实际上便是持牌金融机构才能开展的金融业务,处于“灰色地带”,如不加以约束,可能酿成风险。
本期编辑 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