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光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先容公司核心产品——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智能玻璃时,向描摹了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坐在窗边,太阳很晒、很热,你要做的不是拉上窗帘,而是在App上调节窗户玻璃的颜色,不到1分钟韶光,光和热被阻挡在外,你依然可以透过玻璃欣赏到窗外大自然美景。

“我们的产品在最暗的状态能把太阳光减弱到1%,普通的墨镜只能减弱到15%旁边。
”赵勇先容,苏州光昛用纳米薄膜给普通玻璃“穿新衣”,凭借海内领先的新技能,用新材料赋能传统玻璃,打造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环保节能智能化产品,通过技能变革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节能50这块智能玻璃姑苏造  第1张

节能降耗、康健环保是电致变色智能玻璃的关键词,苏州光昛一贯深根于新材料当中的双碳赛道。
电致变色智能玻璃能使室内温度低落8-10℃,比拟普通玻璃,帮助建筑物节约空调等能耗50%,同时,这种玻璃可智能调光防眩并坚持最佳采光和视野,有效减少“办公室病”“楼宇病”。

“我们产品最大的上风是纳米涂层耐太阳辐射和高温,稳定性非常高,寿命在30年以上,完备匹配建筑物的利用周期。
”赵勇曾在美国干系行业龙头从事生产研发事情,节制了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材料膜系和量产工艺,他返国创业后,将产品研发升级,实现国产产品的低本钱量产。
据赵勇先容,苏州光昛的产品在可见光透过率、太阳能总透射比、循环寿命等方面均优于国外主流产品和海内同类产品,量产本钱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

给普通玻璃“穿新衣”实现这些效果可没有那么大略,要经由20多道工序,大致分为玻璃切割和镀膜前洗濯、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后端激光处理和封装、激光修复和光学测试四大步骤,个中真空镀膜是全体生产流程中最关键的工艺步骤。
“我们利用半导体镀膜技能,用一条电致变色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在玻璃上镀5至8层纳米薄膜,总厚度仅为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
”赵勇说,锂离子在小电压的驱动下来回于薄膜之间,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转机彩和透过率等光学特性的动态变革。
“我们用纳米薄膜给了普通玻璃一颗跳动的心脏。

苏州光昛是海内首家实现电致变色智能玻璃量产的公司,第一期G5.5量产线年产能达10万平方米,年产值可达3亿元,最大可以生产1.21.5米的变色玻璃。
苏州光昛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占地近万平方米,仅需20名员工操作,真空镀膜更是完备分开人工的全自动流程。
“玻璃就像上了一辆正在运行的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设备就会给它镀上膜。
”赵勇说。
目前,这条生产线只是赵勇心中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培植更高效能的G8.5量产线,估量年产能50万平方米、年产值15亿元旁边。

把稳到,在苏州光昛会议室的桌子上还摆放着两块“不起眼”的小玻璃,不同于运用在大楼上的“大家伙”,这两块玻璃描述了公司未来的新图景。
一块是眼镜镜片的样子容貌,切换电极,几秒之内透明镜片变为“墨镜”,但这又不仅仅是眼镜这么大略,赵勇说,“这可以被运用在VR/AR领域,在看清屏幕和看清天下中自由切换,来实现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之间的转换。

另一块玻璃则是防眩后视镜,可有效避免夜间行车时的车灯反射影响视线。
“未来我们会布局新能源汽车和3C领域,目前已经开始产品的初步研发事情。
” 赵勇说。

太仓市科技局干系卖力人表示,苏州光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借鉴美国硅谷家当团队量产履历,依托海内原生技能研发平台,开展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智能调光薄膜研究。
产品属国家“十三五”“十四五”家当政策明确鼓励发展的节能环保新材料,计策地位较高,产品在欧美市场售价高达600美元每平方米,且供不应求。

公司获批21亩工业用地,用于厂房和产线培植,得到近3000万设备融资租赁支持,并先后获评太仓、苏州、江苏等人才操持项目。
目前,公司独立自主设计建成了中国第一、环球第三条成熟的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镀膜量产线,首批样品成功通过国家行业标准测试。

近年来,太仓市着力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以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落户。
环绕前辈材料等上风家当强链、补链、延链,开展T-MAX“科创太仓”大赛,去年招引科技人才项目1067个。
完善“以赛代评”“以投代评”等评审机制,67个项目获评2023年苏州领军人才操持,位居苏州第三位。
下阶段,太仓市将持续聚焦“产才领悟”的事情导向,精准引才,打造“纷至沓来”最强磁场;夯基育才,涵育“蓄力腾飞”最佳沃土;多元留才,营造“近悦远来”最优生态。

(苏报融媒 陆晓华 见习 葛皓珺 文/图/制图 徐淑云 瞿亚健/视频)

编辑: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