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胡德夫通过虾米音乐独家揭橥了新歌《无涯》,它是台湾已故音乐人、《橄榄树》作者李泰祥的遗作,从创作到揭橥,横跨30多年之久。
同时,这首歌也被用作微记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的主题曲。
当旋律一起,面前急速浮现出山海和天空,有波澜更有壮阔,让人沉浸的同时也把我们带回到古老迢遥的东方美学意境中。
原来无意义的声音,在胡德夫的咏叹下,仿佛真的幻化成了鹰和海,负载着老人心中少年的魂灵和思绪,在苍天盘旋,在大地一层层涌起。

胡德夫回顾,第一次见到李泰祥,是在大学时的潮流合唱团期间。
李泰祥得知与胡德夫是来自台东的原住民同乡,便常去看他们的演出。
很多乐评人都说李泰祥“很不安分”,古典音乐出身,当过台湾交响乐团的首席和阿姆斯特丹的指挥,却跑来做盛行音乐。
李泰祥则一贯致力于诗与歌的结合,三毛的《橄榄树》、郑愁予的《缺点》、罗青的《答案》。
而这首《无涯》是高信疆师长西席曾经揭橥在报纸上的新诗,胡德夫便择取个中一段,延伸发展成了完全的歌词。

朗读者收官再邀胡德夫 新歌无涯诠释匠人精神 休闲娱乐

当年,胡德夫淡出歌坛,为了自己族群的平等运动,而迟迟没让李泰祥把这首《无涯》拿出来,直到去年年底,它才得以首度“见光”。
据胡德夫身边的事情职员讲述,录这首歌时十分不易,因眼疾的缘故胡德夫险些双眼全盲,那时的他刚刚完成石家庄站的巡演。
可喜的是,在首期《朗读者》录完后,胡德夫便回台湾做了白内障手术,如今双眼大放光明,视力竟达到1.0了。

胡德夫表示,录歌只是one take,不怕别人理解的“瑕疵”,一气呵成才能追寻到歌的精神和表达意境。
现在再谈李泰祥,胡德夫说,“音乐一贯是他人生里最主要的事情”,即便是在受帕金森折磨期间,即便卧床也要助理一贯为他找各种音乐来听。
这正对应了《无涯》这首作品里讲述的一种精神与意念,同时 也可看作是“民谣教父”胡德夫与“音乐大师”李泰祥的一曲两界共歌。
高信疆师长西席的原诗因此鹰的角度看人间,俯视大地。
天涯无涯,能超过这“无涯”的也便是一种坚持,这恰好对照的便是匠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