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是机器零件加工中非常根本且关键的一环,不经由热处理,零件就不能正常利用。”台商高振昌说道。2006年,他在常山开拓区创办钲锋机器工业有限公司,开始为当地机器制造厂商供应热处理做事,而在此9年前,他在重庆发展。
深耕热处理 于重庆打拼
1997年,在当地厂商约请下,高振昌从台湾来到重庆投资设厂。他回顾道:“重庆一些厂商在制造汽车、摩托车零件的时候做不好热处理,零件质量一贯有问题,只能从台湾购入零件。”到重庆后,高振昌购入一辆卡车,才利用大概5天,变速箱里的一个齿轮就坏掉了。高振昌从未碰着过这种故障,这令他倍感迷惑,便拆下坏掉的齿轮,动手研究它的组织构造,这才创造是热处理出了问题。
初来乍到,高振昌与当地厂商在零件的加工流程上不雅观念相左。后者多将购入的原材料直接加工,结果是,纵然利用天下一流的热处理设备,加工出的零件依旧缺少稳定性,在利用中随意马虎变形。高振昌则坚持在购入之初以及后续处理中锻打后检测、调度原材料的组织构造。在微不雅观构造上,材料内部有形状、大小、厚薄不规则的晶粒,影响着材料的硬度、耐磨性等,高振昌的做法是通过温度掌握,将这些晶粒规复到原型,“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组织构造,针对每种需求我们都有特定的调度方法”。正由于有了这一环节,高振昌用最大略的设备,加工出了高品质的零件。
高振昌表示,一贯以来,当地厂商忽略对材料组织构造的调度,一方面是由于会增加本钱,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厂商不懂个中的门道,以为供应商已经将原材料处理完备。在他看来,做好热处理远不止购入一套好设备那么大略,更主要的在于技能与履历的积累。
高振昌于1989年便开始在台湾创业。虽说是热处理专业出身,在实践中仍会碰着技能难题。彼时台湾的热处理行业尚不成熟,大部分专业技能须要向日本学习。他说:“当时日本的一些汽车制造厂会到台湾设分厂,配套厂也跟随而来。我们就随着配套厂,一边帮忙加工,一边逐步互换,这才学到了比较成熟的技能。”
在重庆的事情,对高振昌而言富有寻衅性,由于会打仗到很多在台湾未曾见过的材料。凭借在台湾积累多年的技能与履历,他有了在重庆大展拳脚的底气与能力。在与各种材料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逐渐摸索出针对不同产品的一套标准操作流程。“现在重庆所有给齿轮做热处理的,都是根据我的这套标准操作流程走。”他笑道。
不忘旧恩典 于常山扎根
到常山创业的台商,每每是看重这里的市场、劳动力等上风,但高振昌从重庆来漳,紧张驱动力是情绪,这与台湾心源集团创始人陈金定息息相关。
两人于台湾创业时便已相识。所谓“万事开头难”,初出茅庐的高振昌,由于不熟习发卖业务,一韶光找不到客户,陈金定便主动伸出援手,让高振昌为心源集团做配套做事。“他是我的第一位客户,后面我的大多数客户也是经由他先容来的。”高振昌说道。
高振昌还向陈金定学起了买卖经。刚开始做生意时,高振昌履历不敷,陈金定就耐心地向他传授与人打交道、做生意的基本道理。诸多道理中,有一则让高振昌时候铭记——讲求诚信。热处理改变的是材料的微不雅观组织构造,从外不雅观上无法洞悉一个零件内部的品质如何,不乏有人为节省本钱,在处理时偷工减料。“热处理行业是一个良心行业,做不好,消费者就会亏损,由于他们不知道零件内部的情形怎么样,有些零件比如汽车配件还会涉及生命安全问题。”正由于始终不忘诚信的原则,高振昌在行业中逐渐积累起口碑,受到重庆厂商的青睐,有了到重庆发展的机会。
2001年,陈金定兄弟三人来到常山创办升源公司。2006年,由于本地热处理厂加工出的产品在品质上无法知足客户需求,陈金定便约请高振昌来常山投资设厂。高振昌来到常山,本意想向本地热处理厂传授些技能、履历即可,但员工做出来的产品始终不过关。此时,最好的办理办法便是由高振昌亲自“坐镇”,这也意味着须要他放弃在重庆的奇迹,由于两地相隔甚远,热处理的过程须要他在现场密切关注。
一壁是有更多寻衅性、更大市场的重庆,一壁是一起上一贯支持自己的朋侪,高振昌毅然选择了后者,将在重庆的业务全部交付给徒弟们,自己到常山创办钲锋公司,专门为升源公司的产品做热处理。
如今,升源公司仍是钲锋公司的紧张客户,与陈金定之间朴拙的情意仍藏在高振昌心中:“我们情同手足,有了他的支持才有了本日的我。”( 孟庆昊 通讯员 黄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