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发布的博曼照片

这本是一个令人愉快而骄傲的时候,对博曼(Katie Bouman)的贡献的质疑——她的贡献不敷以令她被单独宣扬——却迅速在社交平台上蔓延。
虽然,“孤独的天才”的科学史叙事确实不合理,但媒体Vox指出,这种质疑每每只针对女性

学术界对女性的敌意由来已久 休闲娱乐

“孤独的天才”只适用于男性?

塑造“孤独的天才”形象,一贯是科学史叙事的方向。
这种科学故事,常日是这样讲的:天下本是一如往常,接着牛顿、爱因斯坦之类的人降临人间,动摇了我们对天下的基本理解。
其实在当代科学中,很少有成果背后只有一个人的努力,那些造诣每每是学术界长久积累和团队努力的结果。

当MIT发布的博曼照片被病毒式传播时,博曼就溘然成为了黑洞照片背后的“孤独的天才”。
正如美国众议院议长Nancy Pelosi所赞誉的那样,博曼勉励了所有美国人,尤其勉励了那些对STEM领域(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即科学、技能、工程和数学)怀有梦想的年轻女性。

Nancy Pelosi发的twitter

很快地,博曼声明了黑洞照片的拍摄依赖的是团队互助,统共有200多位科学家在世界各地开展事情,为此作出了贡献。
然而,那些攻击她的右翼分子仍不罢休,他们害怕让一位女科学家大出风头,会寻衅正统,使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再稳固和安全。
“这是一场文化的/意识形态的斗争“,社会科学家Nour Kteily评论道。

事实上,“孤独的天才”的形象塑造在科学史上很常见,比如引力波的创造依赖的是上千科学家的努力,末了因此得到名声和诺贝尔奖的只是Kip Thorne、Rainer Weiss和Barry Barish这三位科学家。
与此形成光鲜比拟的是,女性在重大科学创造中的贡献常常被忽略或低估。

奥地利-瑞典原子物理学家、“原子弹之母”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 ,1878-1968)生平事情精彩,曾三次提名诺贝尔奖,但都终未得到。
她与德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奥托·哈恩(Otto Hahn,1879-1968)共同创造了核裂变,而且第一个用理论阐明了核裂变,并命名了“核裂变”。
但当男性科学家哈恩凭借核裂变得到诺贝尔奖时,迈特纳却被忽略了。

莉泽·迈特纳

对博曼的宣扬可能有些夸年夜了,但她的这张照片的确对付性别平等意义重大。
当我们想象一个科学家时,脑海里浮现的每每是爱因斯坦吐舌头的形象,而险些不会浮现一个女科学家的形象。
由于在教科书和媒体宣布中,男性科学家照片的数量远多于女性科学家。
当女科学家Donna Strickland于2018年得到诺贝尔奖时,她乃至没有维基百科条款,由于她被认为不足主要。
现在我们有博曼的这张照片了,它会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会勉励许许多多志于学术研究的女性。

性骚扰婢女性不敢提高

在今年1月,皮尤研究中央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STEM领域事情的女性中有50%的人在事情中碰着过性别歧视,36%的人认为性骚扰是事情场所的一大问题。

研究报告显示STEM领域中的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图片来自皮尤研究中央

科学作家玛格丽特·沃森(Margaret Wertheim)在Aeon杂志上揭橥的文章,阐述了她被性骚扰而选择离开她所热爱的物理学的经历。
在上世纪70年代,沃森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求学,当时她是除秘书之外物理系唯一的女性。
她原来以为这里的求学环境非常纯粹,直到一位教授对她进行了性骚扰,她才觉得到自己就像是被卷入了赫尔曼·黑塞笔下的“玻璃球游戏”(The Glass Bead Game,黑塞的长篇小说),原来那个纯洁的、崇高的大学乌托邦荡然无存了。

玛格丽特·沃森,图片来自https://www.margaretwertheim.com/

如今间隔沃森当年的遭遇已逾四十年,但沃森指出,现在的环境险些没有改变。
美国的一流大学丑闻频发,包括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高等科学家们被指控性骚扰女学生和女同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著名天文学家杰弗里·马西(Geoffrey Marcy),节制着数百万美元的科研经费,曾提名诺贝尔奖,在他被举报性骚扰之后,大学的回应一贯不温不火,经由师生的强烈抗议之后,他才主动辞职。

除了大学对位高权重的教授的宽容之外,对付性骚扰的“大事化小”也令情状变得更糟。
曾有一位女博士后向天下最威信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Science)的一个栏目寻求建议,由于她的男性导师一贯往她的衬衫里看,而栏目对此的回答是,该当把导师的这个行为当作是种“诙谐”。
学术的最高殿堂之一将性骚扰看作是一种“诙谐”,这本身便是最大的“诙谐”,而且还是“玄色的”。

大量年轻女性因性骚扰和持续的不公正环境而退出科学研究,例如举报马西教授的两个学生已经离开了天文学,而学术界却对此不以为然,极为傲慢。
那些女学生、女学者本是人类潜在的代价令媛,她们或许本可以有巨大的科学创造和发明,现在却被这个由男性统治的学术界所淹没。
学术界却不认为这是巨大的丢失,由于他们在心底里以为女性本来就弗成,前美国财政部长、前哈佛大学校长Lawrence Summers就在一次会议上说,在顶级科学家中没有更多的女性,只是由于女性的智力与男性不同。

学术界对女性的“敌意”由来已久

实在学术界对女性的敌意由来已久,这个由人类精英组成的共同体,本该当走在时期的前列,但它不仅没有成为争取性别平等的领导者,反而掉队于社会。
在演讲中,上野千鹤子就列举了大学里研究岗位的女性比例数据,女性助教占比为18.2%,副教授为11.6%,教授则为7.8%,这些数字比国会议员的女性比例还要低。

又如在上文提到的“原子弹之母”迈特纳的时期,欧洲大部分国家都不许可女性接管公共教诲,但她的父母非常开明,给予她家庭教诲,帮助她得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然而,即便她已经拥有博士学位,在1905年她仍需通过申请,才能参加量子力学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的讲座。
在此之前,普朗克从未许可过女性涌如今他的教室上。
之后,迈特纳在柏林的凯撒·威廉研究所事情时,被安排在唯一拥有女性盥洗室的地下室开展研究。
作为哈恩的互助学者,迈特纳却仅仅被看作是哈恩的不须要付钱的“房客”。

还有精彩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埃米·诺特(Emmy Noether ,1882-1935),也有类似的遭遇。
她在德国大学求学,终极能得到博士学位也只是由于她的父亲是该校的教授。
之后,她没有酬劳地事情了数年,终于成为抽象代数领域的先驱,也因此被约请加入当时天下上最前沿的数学研究中央——哥廷根大学数学系。
当时,哲学系的西席们强烈反对这一位女性成为他们的同寅,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反唇相讥道:“毕竟我们这是一所大学,而不是澡堂。

埃米·诺特在做实验

迈特纳和诺特都是爱因斯坦的同辈人,诺特乃至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供应了数学帮助,爱因斯坦对她们都相称欣赏。
然而,如此精彩的女性,却是在分外的帮助下,超过了重重关卡才有条件进行科学研究。
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女性科学家,大部分都有支属是科学家,比如居里夫人,由于只有这样女性才有可能创造一条摆脱性别歧视进而进行科学研究的道路。
正如上野千鹤子的演讲里提到的,有很多女生被折断了小时候谁都曾拥有的翅膀。

白人女性的田地尚且如此困难,有色人种女性则遭受更大的歧视。
在西方神话中和历史上,都有许多俏丽且充满力量的黑人女性,但我们本日却彷佛对她们知之甚少。
背后的缘故原由实在不言自明,那便是西方的艺术作品和历史叙事悄然地抹去了她们,就彷佛她们从未存在过。
女性一贯作为被动的“第二性”而存在,而在女性内部,有色人种更是受到了性别和种族的双重歧视和压迫,或许此刻我们该乘着千鹤子和博曼的东风,积极地、年夜胆地发出女性的声音,以解脱“第二性”的锁链。

参考资料:

https://www.vox.com/science-and-health/2019/4/16/18311194/black-hole-katie-bouman-trolls

https://aeon.co/essays/why-is-scientific-sexism-so-intractably-resistant-to-reform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90114-how-black-women-were-whitewashed-by-art

http://www.asahi.com/ajw/articles/AJ201904130027.html

作者:新京报 徐悦东 演习 李颖

编辑:木子;校正: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