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蕊

又是一年初夏时。
“五一”小长假期间,蒲城县游客满意度、从业职员得到感、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游客34.825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全县“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总花费7400万元,同比增长80%。

蒲城西安临近的远方蒲城县全力打造区域有名旅游目的地纪实  第1张

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蒲城全县共接待游客22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9.88%;旅游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70.96%。
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节节攀升是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精确决策的最好印证,更是蒲城文旅人绝不懈怠、兢兢业业拼搏付出的结果,是蒲城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与远方交相照映的最好诠释。

2021年9月,中国共产党蒲城县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打造区域有名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近3年来,蒲城县坚持把发展文旅家当摆在突出位置,以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以文匆匆旅、以旅彰文,高规格召开全县旅游家当发展大会,做足做实做细文化、文物、旅游三篇文章,着力打造研学旅行、历史人文、赤色旅游三大目的地,全力以赴抓景区根本举动步伐提升,持续放大资源上风,擦亮“蒲城·西安附近的远方”文旅品牌,推动文旅家当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展现新作为。

以文塑旅“老城”迸发“新活力”

“走,到槐院里看走马戏!
”“甘北故居还有民俗演出!
”“县中央广场晚上有秦腔剧团的演出!
”……“五一”小长假期间,在蒲城的游客和群众可谓非常劳碌,9大系列21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每天有。
台上演员倾情演出,台下不雅观众激情亲切回应,歌唱声、鼓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派欢快祥和的浓厚氛围。

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百姓尽享文化盛宴。
持续开展“大地欢歌·助力村落庄振兴”基层文艺巡演,年均开展戏曲进村落庄、“一元戏院”、“四进零间隔”、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80万人次。
免费开放县博物馆、王鼎纪念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每年可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

以文化惠民之雨露,润群众幸福之土壤。
蒲城县以创建全省公共文化做事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契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力打通公共文化做事“末了一公里”,知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的得到感幸福感持续升级。
以大型公共文化举动步伐为骨干、各种图书馆博物馆为根本、基层公共文化举动步伐为延伸补充,形成了涵盖读书学习、文化娱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功能的公共文化做事体系。

蒲城县图书馆“连跳”两级,荣升国家一级馆;蒲城县文化馆顺利晋级,跻身省级二级馆行列,建成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105个,安装陕西公共数字文化墙294块,行政村落(社区)、移民迁居点数字文化做事实现全覆盖;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做事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顺利通过省级实地验收,全县17个镇办级文化站均已达到渭南市培植标准,“南塬春晴城市书房”“槐院里城市书房”等综合性文化做事中央建成投用……公民群浩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基本知足,历史文化名城秘闻更加深厚,“老城”迸发出新活力。

以农匆匆旅 “颜值”转化为“产值”

阳春三月,和煦东风“吹开”蒲城27万亩梨花,白色花海似雪如云,延绵起伏、一望无垠。
3月29日,2024中国·蒲城第七届梨花文化旅游节在卤阳湖天骄广场盛大开幕。
从3月29日持续至4月8日,共策划开展11项活动:开幕式当天1000余名游客乘坐西安-蒲城赏花旅游专列和西岳-蒲城免费赏花直通车直达蒲城。
卤阳湖候鸟音乐嘉年华活动以“音乐+文旅”的形式,约请歌手、戏曲艺人为游客带来视觉盛宴,活动现场人隐士海,知足不同年事段游客及群众的嬉戏需求。
4月1日至4月6日,梨花仙子漫游蒲城秀5场直播时长共计25小时11分钟,直播间净增粉丝9380人,新发布引流视频42条,直播间互动不雅观看人数16.1万人,评论人数6457人。
《就在蒲城》甘北沉浸式戏剧周活动推出《就在蒲城》《甘北风云》等精良的沉浸式戏剧,展演“戏班荟萃春韵蒲城”经典剧目8场次、红歌会3场次,做事群众5万余人。
环湖骑行赛以赛为媒,推介宣扬蒲城,打造“体育+文旅”家当新名片,推送小视频12条,浏览量5万余次。
特殊是在梨花节期间,西安市未央区教诲局局长带领70余名校长来蒲进行调研、洽谈研学,从4月中旬开始组织该区4万多逻辑学生进行实地研学。

做好“花文章”,让“颜值”成为“产值”,为村落庄振兴“增喷鼻香添色”,蒲城县绽放出“文旅之花”的特有芬芳。

近年来,蒲城县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办法传播文化,促进文化培植和旅游家当发展品牌化,精心打造出文旅高品质领悟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严格落实“紧盯龙头、狠抓营销、着力建成、配套开拓”四项哀求,冲破传统的“不雅观村落庄景、吃村落庄饭、住村落庄屋”的单一不雅观光体验模式,以“花”为媒,将清代考院博物馆、王鼎纪念馆、桥陵景区等穿点成线,着力构建文旅领悟“好风景”,努力打造多元化文旅领悟新模式。

不断文脉 “老物件”抖擞“新光彩”

蒲城,西周建城,迄今逾三千余载,秦置重泉,西魏始名蒲城,唐改称奉先,宋复名蒲城,沿用至今。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文物点305处,是陕西省文物大县。

蒲城,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区。
走进蒲城县的非遗展览馆,这里收藏着来自蒲城各地的文化符号。
酱酿、椽头馍、陶埙、土织布……一点一滴,尽显蒲城浓厚的非遗文化秘闻。

文物保护赢得新进展。
蒲城县博物馆完成45件(组)馆藏纸质文物修复,保护不可移动文物遗址50余处。
完成勿幕图书楼屋面保护修缮工程,体例完成《漫泉河石桥保护维修工程立项报告》等3处文保单位立项报告和《龙首渠井渠遗址保护修缮方案》等3处文保单位修缮方案。
唐桥陵、唐景陵、唐泰陵、唐光陵报告天下文化遗产前期事情顺利完成,唐桥陵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同时,赤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补充调查和抗战文物征集、认定、管理事情准期完成。

非遗传承迸发新亮点。
组织非遗项目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会、2023创意云南文化家当展览会、陕西省农人丰收节、第十届西部文化家当展览会和2023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展览会等节庆会展活动。
国家级非遗项目蒲城杆火技艺团队参加《非遗里的中国——陕西篇》节目拍摄,蒲城砖雕成功报告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时期新韵。

项目加持 文旅家当动能澎湃

2024年元旦,蒲城县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首批商户开门迎客。

蒲城县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占地38.4公顷,总投资15亿元,以东府文化为主题、以关中民居院落为特色,在保存奉先古城原有街巷肌理、历史风貌、建筑风格等根本上,进行街区根本举动步伐改造和传统风貌复兴与整治,是汇聚文化体验、公益博览、游学研学、特色餐饮、宅院酒店、时尚娱乐等为一体的沉浸式休闲度假街区。
该项目的建成运行,不仅是蒲城县打造的一张文化旅游新名片,更成为大西岳旅游区中一个主要节点。

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小辉表示:“我们以培植区域有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遵照‘紧扣龙头、狠抓营销、着力建成、配套开拓’紧张思路,准确把握文旅领悟哀求、主动适应文旅领悟趋势、深入挖掘文旅领悟潜力,牢牢扭住项目培植关键核心,努力在引客、留客、转头客上做文章,全面提升蒲城景区吸引力、产品供给力、营销竞争力,统筹方案和要素保障,加大对外品牌宣扬营销,在旅游高质量发展上,大手笔策划提升项目培植,大力度完善根本配套举动步伐,大范围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推动‘文旅+’跨界高质量领悟发展。

一载耕耘,硕果累累。
杨虎城将军故居3A级景区培植项目、王鼎相国府、蒲城韶光博物馆均已建成迎客。
翻开蒲城文旅重点项目培植“成绩单”,“大项目”培植成绩亮眼,“小项目”推进全面提速。
蒲城县清代考院围墙修缮工程、博物馆馆陈提升改造工程、唐桥陵根本举动步伐掩护及神道东侧绿化补植提升改造项目及蒲城县文庙古建筑日常保养掩护紧跟其后,在为游客打造新的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也让“老”景点彰显“新”动能,给广大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游乐体验。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