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灵宝市故县镇安家底村落39名党员在78岁的老支书王福林的带领下,迎着朝阳,向着国旗庄严肃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神圣和自满。

这是安家底村落“两学一做”教诲活动开展以来,该村落党员干部的例行活动之一。
为了踏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诲活动,该村落将每月的25日确定为党员活动日,哀求全体党员必须参加,学习党章党规,重温入党誓词,加强党员的本色教诲,将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诲事情制度化、常态化。

五百年风雨安家底 三十载成就幸福村灵宝市故县镇安家底村成长掠影 汽车知识

据理解,安家底村落“两委”班子多年来始终看重党建事情,重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浸染,数十年来,该村落党员干部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联络务实、勇于开拓的村落“两委”班子,安家底村落才从昔日一穷二白的赤贫村落,变成了如今生活富余的小康村落。

忆昔日,穷山恶水小山村落

初到安家底村落,就被面前的景象所吸引,整洁的街道、滚滚的车流、繁华的集市、俊秀的影院、当代化的学校和幼儿园,以及举动步伐完好的村落民文化活动中央……俨然一幅繁华的都邑画卷。
谁能想到,这只是豫西小秦岭北麓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落呢。

灵宝市故县镇安家底村落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的小秦岭腹地。
据史料记载,公元1533年旁边明末清初的时候,寨子顶(别号屈家寨)的村落民迁至寨子底,安家落户,组成了安家底村落。
这里的地形为山川结合,面积仅有6平方公里。
过去,村落里很穷,村落民的生活水平极低,住的是窑洞土房,穿的是粗布烂衫,守着山坡上的几亩薄田,夏怕涝、秋怕旱,世代劳作,靠天用饭。
从前村落里曾流传着一首民谣,个中有这样两句:“随着碌碡碾新麦,二三月里把粮找。
”当时村落民的贫乏生活可见一斑。

看目前,村落民富余奔小康

安家底村落位于灵宝市故县镇南两公里处,该村落共有耕地面积1050余亩。
全村落有3个自然村落,分4个村落民小组,265户,共956口人。

便是这样一个人口不敷千人的小山村落,如今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昔日的窑洞和土坯房已经被环境幽美的住宅小区、整洁的洋房别墅所代替。
全村落共有私家轿车60多辆,其他工程运输车辆数十台,摩托车、电动车家家必备,各种高档家用电器及通信产品更是早已遍及。

早在1984年,该村落就免费供应自来水,同年,又购置了大型拖沓机,免费为村落民耕地、收割庄稼;从1986年起,全体村落民每年应缴纳的农业税、教诲附加费等都由村落里统一支付;从1995年起,全村落60岁以上的村落民,都可以享受由村落里发放的每人每年300元的养老补助金,2014年,这一标准上升至每人每年700元;1996年起,全体村落民免费收看有线电视节目;2010年至今,全体村落民的养老保险金全部由村落里统一支付;2015年起,全体村落民免费饮用纯净水。
其余,村落民家中每逢红白大事,村落里再发放补助金每户500元。

如今的安家底村落,医疗、教诲条件优胜,文化大院、灯光球场、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举动步伐一应俱全,村落民的生活富余、祥和。

谋发展,村落“两委”勇担当

安家底村落所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胜,境内不但交通便利,而且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秦岭金矿、安底金矿、灵宝市金矿三大国营黄金企业就建在该村落区域,为该村落的经济迅猛发展供应了有利条件。

1980年起,该村落开始投资开金矿、办企业、建市场,大力发展经济。
至今,安家底村落拥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村落集体存款100余万元,全村落共有金矿、农贸市场、汽修厂、屠宰场、加油站等多家企业,工商户120多家。
繁荣壮盛的商贸市场成为周边群众购物的聚拢点,这里的商贸活动绝不逊色于大都邑的繁华,因而有“灵(宝)西小喷鼻香港”的美誉。

提及安家底村落几十年来的发展,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性的浸染,他便是安家底村落的党支部布告王福林,正是他和村落“两委”班子一次次的精确决议,才使安家底村落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一起顺利前行。

王福林,1938年生,身材高大、脸庞慈祥,虽然年近八旬,却身体康健、精神矍铄。
他1958年至1974年担当安家底村落的司帐,1974年至1980年任村落支部副布告,1981年起担当村落支部布告至今。
从一个不起眼的穷苦山村落变成如今名扬四方的豫西名村落,王福林见证了安家底村落50多年的风雨进程。

作为村落支部布告,王福林哀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到“账目清楚、办事公道,处处起到模范带头浸染”。
正是由于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清正廉明,才造诣了全村落几十年来无一起违法违纪案件的传奇。

王福林善用人、会用人。
他头脑灵巧、精明能干,上世纪80年代初,他捉住机遇搞运输,是村落里先富起来的几个带头人之一。
以是,他用人首先考虑的便是那些致富好手,他说:“连自己的小日子都过不好的人,怎么能带领群众去致富?”其余,不孝敬老人的不用,王福林认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善待,怎么能像对家人一样对待全村落群众?”

“自己富,不算富,带领群众共同富,有条件的先富,没条件的也要富,脱贫致富不能落一户!”这是安家底村落“两委”几十年来的辅导思想。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安家底村落才实现了共同富余的良好局势。

廉明是赢得村落民信赖的基石。
村落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难免会担心村落干部多拿多占、铺张摧残浪费蹂躏。
为此,村落“两委”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对村落里的村落务、财务每季度上墙公布一次,方便群众对村落里的事情进行实时监督,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明净”。

稳定是发展的根本。
随着村落民逐渐富余,也由于村落庄紧邻矿区,流动人口多,职员身分繁芜,该村落加大了安防力度,共安装路灯117盏、监控摄像头60个;购置5吨的消防车一辆,保护村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设立了治保室、民调室、巡逻队,确保全村落的安全。
其余,抓好信访事情也是保持稳定的主要环节,凡是发生抵牾轇轕,村落干部都是亲自干涉干与处理,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落”。
从1980年至今三十几年来,该村落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宜。
用王福林自己的话说:“宁肯自己多受累,也不给上级领导添麻烦。

百年大计,教诲为本。
早在1982年,在村落里经济尚不景气的情形下,该村落“两委”研究决定,投资16万余元,新建砖木构造校舍70余间;1992年,该村落又投资220万元在原校址上重新建起了当代化的传授教化楼、实验楼、师生宿舍楼,之后投资兴建了一所村落办幼儿园。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该村落还先后建起了设备一流的舞厅、文化活动中央、图书馆、舞台等文化举动步伐。
早在2003年,安家底村落就为3个自然村落建筑了3座文化大院。
也恰是以,安家底村落的文化教诲奇迹一贯处于全市前辈行列。

发展经济,不忘环境。
该村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主要的位置上。
安家底村落“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对矿区、荒山进行植树绿化,1996年至今,仅植活柏树就达20余万棵,既改进了环境,又净化了空气。

正是由于王福林及村落“两委”班子成员勇于担当、尽心竭力带领全村落群众谋发展,安家底村落几十年来得到国家、省、市级名誉无数,并多次被媒体宣布。
王福林1986年至2000年,连续三届当选三门峡市人大代表;1984年至2000年,担当灵宝市人大代表;2014年,被评为三门峡市劳动模范。

展未来,幸福道路宽又广

“眼下,我们村落‘两委’的紧张事情任务是连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本色;做好俏丽村落庄创建事情,投资60万元平整村落南尾矿坑,并进行覆土、绿化、美化,给村落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投资10万元,清理村落南原农学院园地废渣,规复耕地5~6亩;投资13万元,改造整修村落东渠道;操持投资20万元,对村落里环境进行美化……”谈起安家底村落未来的发展,已年近八旬的王福林犹豫满志:“我们不敢说有多么长远宏伟的方案,但连续坚持为村落民多办实事是我们各项事情的出发点。
除了让全体村落民连续享受原有的报酬外,我们将开源节流,探求新的创收点,增加集体积累,扩大和提高全体村落民的福利报酬。
让村落和颜悦色人有事干、户户有收入,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这才是我们全村落人的共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