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期)江苏耿车:从“废塑加工场”到“创业梦工厂”
新华社南京4月27日电 题:江苏耿车:从“废塑加工场”到“创业梦工厂”
新华社 赵久龙
江苏省宿迁市耿车镇,曾因“玩转”废旧塑料加工创造的“耿车模式”有名全国。然而,以捐躯环境钻营发展让耿车陷入“垃圾围城”困境。
近年来,耿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污减塑,倒逼绿色转型,发展家具电商、多肉绿植等绿色家当,全力打造“创业梦工厂”、“生态示范镇”,一个绿色、崭新的耿车涌如今苏北大地。
耿车镇白鹿湖生态公园(4月16日无人机摄)。新华社 季春鹏 摄
“耿车味”:繁荣埋下“重疾”
阳春时节,耿车镇大众村落一派水墨田园景象。
耿车踞宿迁西大门,过去属于黄泛区,十粮九不收,不少村落民被迫出门“拾褴褛”糊口,有的成为“讨饭郎”。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耿车乡、村落、户、联户“四轮齐转”发展废塑加工业,逐渐形成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废塑加工基地。最高峰时,全镇3.8万人有2.5万人从事这一家当,年交易量逾150万吨,交易额30多亿元,对镇财政和农人收入贡献率达8成以上。
空气污染超标20倍,河流水质劣V类水……这种低效益、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严重危害当地环境。2012年,耿车被原环保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
大众村落是耿车镇污染最严重的村落庄。村落庄干部去开会,都带着一身塑料味儿。“连过路车都不愿开窗,受不了‘耿车味’。”耿车镇党委布告徐光良说。
耿车刘圩村落村落貌(4月18日无人机摄)。新华社 季春鹏 摄
“重新努力别辟门户”:党员能人带头转型
“2015年,废塑加工30亿元,利润仅1.5亿元,税收只有200万元。”徐光良算了一笔账,加工一吨废旧塑料只赚约200元,但从治污本钱看,当年耿车区域的水、气、土壤等污染管理用度高达10多亿元。
变则通。耿车必须摆脱旧有发展模式,转型迫不及待。
2015年末,宿迁市在耿车打响“塑料垃圾歼灭战”,提出“彻底禁、禁彻底”。2016年1月,出台全面关停耿车镇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的决定。
习气了“躺着赢利”,“重新努力别辟门户”并不随意马虎。
在耿车电商物流园,工人在搬运货色(4月17日无人机摄)。 新华社 季春鹏 摄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转。”老党员、“塑料大王”邱永信带头购进机器,转型做板式家具并“触网”发卖。大众村落原副主任张前辈的废塑加工企业规模最大,他率先转型发展盆景园艺。这样一来,其他村落民陆续跟进。
两个多月韶光,耿车撤消关停近5000个加工点和货场,清运垃圾50多万吨,同时疏通河道、复垦地皮、栽植苗木、修复活态,困扰群众20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得到办理。
“瞧,这口鱼塘是由垃圾堆改造而成的,我们把它疏通挖深。阁下建广场添置健身设备,成了村落民健身‘小公园’。”大众村落党委布告王加银带着边参不雅观边先容。
在耿车镇大众村落,小朋友在栈桥上玩耍(4月16日摄)。新华社 季春鹏 摄
提升“含绿量”:重“塑”新生活
耿车人再次掀起干事创业热潮,绿色园艺、电商创业、物流快递、塑料制品精湛加工“四大家当”集聚约2万人。看到,生态农业示范园建成了3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造就多肉植物6000万株。
“转型后,我家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发展多肉栽种。”李平说。她和丈夫从事多肉植物栽种,去年发卖额逾4000万元,并带动130多名村落民就业。
25岁的青年创客王赞,自称“在垃圾堆里终年夜”。现在,他创办家具公司,在网上发卖,研发的宿舍神器成为爆款。33岁的任杰去年底从浙江台州来到耿车,创办了一家宠物玩具企业。“租金只有台州七分之一,政府做事很好。”他说。
在耿车一家宠物用品公司,工人在组装产品(4月18日摄)。新华社 季春鹏 摄
转型后的耿车,去年发卖额达50多亿元,比2015年增加20多亿元;城镇居和颜悦色均可支配收入达1.87万元,比2015年增加4000多元。全镇有网店2759家,2.2万人从事电商及干系事情,先后获评“中国淘宝镇”“省级生态州里”。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耿车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宿迁市委布告张爱军说,“我们正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