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上两位自称幼教老师的用户发布手指谣《小小花园》短视频,因其大略的歌词和旋律,迅速在网上走红。但随后也涌现各种各样的质疑声,特殊是网友们环绕“谁是首发谁是原创”辩论不休,有视频博主乃至因此遭到网暴。
某幼师演出《小小花园》,图源抖音
针对《小小花园》的版权之争,有专家见告南都,幼师在教室上演出《小小花园》应属于为教室传授教化利用的合理利用环境,常日不涉嫌侵权。不过,视频走红后,幼师开网络直播并在直播中演出该歌曲则属于商业行为。在未经授权的情形下,该行为很可能涉嫌陵犯《小小花园》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挖呀挖呀挖”走红,干系视频博主遭网暴
近日,一则标题为“美女幼师凭挖呀挖呀挖走红”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原来,有两位自称幼教老师的抖音用户先后发布了儿童手指谣《小小花园》的演出短视频,并迅速爆火。截至5月8日上午,桃子老师和黄老师的演出视频分别得到近1000万和600万的点赞量;尤其黄老师在随后的数场直播中演出该曲,收益颇丰。
这首大略易懂、充满童真的歌曲很快引发了浩瀚网友的翻唱和改编,各种版本的二次创作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其后,有网友指出两位幼师演出《小小花园》利用的背景音乐来自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副歌部分,她们也并非这首手指谣的原创作者,个中的歌词和手指动作系他人新编,质疑其演出存在侵权。
有网友创造,4月22日,抖音用户林老师率先发布了以《听妈妈的话》为背景音乐的手指谣《小小花园》视频。韶光线再往前回顾——早在2021年3月和2018年5月,就分别有不同抖音用户发布了《小小花园》手指谣,个中利用的背景音乐并非《听妈妈的话》,但歌词和手指动作与如今走红的版本同等。
值得一提的是,《小小花园》的歌词和曲调充满了童真意见意义,但其评论区却是另一番景象。5月5日,凭视频走红的桃子老师回应称近日受到的谩骂给其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且否认走红后赚到了“一套房”的说法。
林老师的视频评论区里也涌入大量恶评。一些网友责怪她“抄袭蹭热度”,称其长相普通、演出夸年夜,发视频的韶光更早但却不火是有缘故原由的。针对抄袭质疑,林老师于5月3日回应称,视频中的手指动作原来就存在,背景音乐来自周杰伦,“说原创谈不上”,并希望网友停滞对其容貌进行攻击。
利用周杰伦歌曲作背景音乐,侵权吗?
可以看到,在几位视频博主遭受的争议中,由“谁是原创”引发的版权谈论较多。那么,利用《听妈妈的话》作为背景音乐是否涉嫌侵权?
南都不雅观察创造,抖音曲库中有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用户可以免费利用。不过从视频来看,多位以此曲作为背景音乐的《小小花园》演出者均系在所处环境中外放歌曲并进行演出,再用手机录制下来发布到抖音上。
北京嘉维状师事务所状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央特约研究员赵盘踞认为,歌曲《听妈妈的话》著作权属于周杰伦,两位幼师在外放歌曲时演唱并演出手指舞,然后录制视频发布到网上,此行为应属未经授权利用他人音乐作品,可能涉嫌侵权。
“用户自行播放(周杰伦的歌曲)并进行录制后发布在网上,与直策应用曲库里供应的周杰伦的歌曲存在差别。”他推测,根据一样平常情形,音乐著作权人对抖音或其他平台进行授权时,会对授权范围和利用办法作出很多限定,而外放时录制再发布这一利用办法常日不属于授权范围内。如果确是如此,那显然是构成侵权的。
上海大邦状师事务所、知识产权状师游云庭则认为,这种情形下,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取决于抖音平台是否购买了以周杰伦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权利。“如果平台有买(版权),平台上的用户在视频中用了这首歌,我个人以为问题不是很大。”
教室上演出属合理利用,开直播演出或侵权
除了背景音乐,《小小花园》的歌词和手指舞也非两位幼师原创。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家当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央主任郑宁对此表示,从目前情形来看,幼师在教室上演出《小小花园》应属于为教室传授教化利用的合理利用环境,常日不涉嫌侵权。不过,视频走红后,幼师开网络直播并在直播中演出该歌曲则属于商业行为。在未经授权的情形下,该行为很可能涉嫌陵犯《小小花园》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郑宁指出,在明确背景音乐、新编歌词、手指舞并非几位幼师原创的情形下,其行为可能涉嫌陵犯不同作品权利人的著作权,“周杰伦的曲是音乐作品,新编歌词是笔墨作品,手指舞是舞蹈作品。”
赵盘踞也表示,《小小花园》的手指舞蹈、歌词本身都属于独立的作品,如果有证据证明歌词、手指舞系其他人创作,那么歌词创作者对新创作的歌词享有著作权,编舞者对手指舞同样享有著作权。因此,两位幼师的演出应该得到干系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不仅可能涉嫌陵犯周杰伦的权利,还陵犯了歌词创作者、编舞者的权利。
值得把稳的是,《小小花园》的新歌词与《听妈妈的话》完备不同。因此,赵盘踞还强调,歌词创作者在创作新歌词时本身无需经他人授权,但如果要配上他人的曲子进行演出,也须要经由授权。
目前能找到的最早演出《小小花园》手指谣的视频发布于2018年,但其利用的背景音乐与如今走红的版本并不一致。在游云庭看来,同一手指舞配上不同的音乐,应属于不同作品。如果有人“嫁接”其他背景音乐演出,也应该取得手指舞演出者、舞蹈设计者以及背景音乐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涉嫌侵权。
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小小花园》是由苏苏作词、作曲、编曲,然而这一说法目前并未得到证明,也暂无干系权利人出面主见权利。这也意味着,如果未来事实厘清、创作者得以明确,当事人主见侵权,那么两位幼师可能难逃侵权任务。
《小小花园》手指谣爆火后引发了一波模拟改编的热潮,衍生了反电诈版本、石油工人版本、公安消防版本等,网友纷纭给《小小花园》重新填词或编手指舞,在网上热传。那么,对曲子、歌词、手指舞等作品进行合理利用的界线在哪里?在什么情形下,新编翻唱作品会涉嫌侵权?
郑宁直言,《著作权法》就作品的合理利用有明确规定,个中列举了13种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容许,不向其支付报酬的环境。包括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利用他人已经揭橥的作品;为先容、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解释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揭橥的作品等。
此外,她指出,依据《著作权法》,合理利用的过程中应该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利用,也不得不合理地危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柄。“比如后来新编模拟的火了,就没有人看原作品了——这对著作权人造成了危害,就不能构成合理利用。”
郑宁直言,此类事宜中的侵权问题还是要根据作品的利用目的、场景和影响范围来判断,在利用他人作品时要把稳合法合规。
采写:南都樊文扬黄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