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小城子镇总人口3.01万,全镇2515名穷苦人口绝大部分位于丘陵山区。
近年来,小城子镇党委按照“组织依托家当建、党员环绕家当聚、做事紧跟家当走”的思路,环绕林果家当、举动步伐农业、畜牧养殖、村落庄旅游等四大主导家当带,完善了“村落党总支+互助组织党支部+家当链党小组+党员能人”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家当发展中的浸染,实现了抓党建与兴家当的互匆匆共进。
宁南村落党支部由集体资金不敷150元到现在拥有支部办公楼、家当园区、集散中央等雄厚资产,成为全镇实行的壮大集体经济范例。2017年,镇里为理解决穷苦户无房无家当的问题,经由统筹方案,在宁南村落选址培植了穷苦户移民小区,除免费分配住房外,还配套蔬菜大棚家当。
宁南村落党支部集中托管全镇37户120口人移民小区和占地350亩的温室大棚小区。村落党支部卖力管理,互助社卖力地皮和技能,穷苦户只须要进棚干活。对付没有经营能力的,村落里互助社卖力将棚转包出去,穷苦户得到租赁收益。同时,互助社返利穷苦户每斤5分钱的带销用度,相称于每天多收入30元。仅此一项,每年每个穷苦户能多收入6000多元。
2017年,小城子镇党委政府共培植2处移民小区,除宁南村落外,革命老区村落长皋村落移民小区也已经迁居入住,并且为移民穷苦户配套培植了林果家当。“我们4口人,分得80平米的屋子,配套的果树家当就在屋外后山上。”从偏远的石砬村落搬来的李宗海一家,终于离开危房住上了新居,果树经济林也将成为他们养活两个孩子读书的脱贫家当。
“以前村落部是老旧青砖房,新村落部建成后,村落干部集中办公,每天有人值班。群众涉及五保申请、社会保险、大病救助等事变都能办理。”三家村落党支部布告刘国说。该村落党员活动室、便民做事大厅、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书屋等举动步伐完好,制度规范。战斗堡垒得到巩固后,凝聚了民气,党员的浸染也逐步发挥出来。村落里先后建立了林果、蔬菜和养殖专业互助社,建立了党员示范区。现在村落庄里年轻人险些没有外出打工的,全部在家搞养殖。
养牛小区卖力人、老党员吴学文说,当初村落党支部组织吴学文等5名党员培植了养殖示范区,为了调动积极性,免除所有搞养殖庄家的水费、电费、房租费,现在很多庄家都靠养牛改进了生活。“王勇家4口人,以前家里很困难,在互助社带动下喂养肉牛,现在达到20多头,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楼房;宁玉双家3口人,自从养了肉牛后,装修了屋子,还给儿子娶了媳妇。”吴学文对互助社党支部带动起来的庄家如数家珍。
“我们每年除实地办理果农难题外,要开展10多次培训班,讲课紧密结合实际,让果农上台提问题,现场答疑解难。”小城子镇百兴氏林果互助社白银江自组建党支部以来,组织党员常年无偿为果农供应生产、发卖、资金等做事。与此同时,互助社25名党员以“一对多”的形式帮带96户穷苦户发展果树,每年增收都在30%以上。目前互助社年产果品900万公斤,受益果农、穷苦户2000余户,社员人均增收3200元。
为了让党组织活起来、党员能人动起来,今年,镇党委沿306国道打造了10公里“党建长廊”,覆盖4个村落党总支、3个村落党支部和391名党员。同时,在6个革命老区村落实行了“党支部+党小组+穷苦户”模式,选派68名能人党员对接80户穷苦户,为家当发展供应技能资金帮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目前,小城子镇建立各种专业党支部12个,党小组76个,党员能人50多名,规模性经济互助组织达8家,打造国家级农人专业互助组织示范社2家。党员以实际行动树先锋,为屯子群众增收致富起到了促进和带动浸染。至2017年,全镇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3.8万亩,居全区州里首位;举动步伐蔬菜达到1万亩,畜生计栏达到6.4万(头)只。2016年农大家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小城子镇经济社会发展驶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当代化发展的快车道。(王咏梅 孝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