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成投诉重灾区 新车阶段涌现问题概率较大
据车质网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6月,“漆面起泡开裂”投诉累计达12,342宗,起泡开裂在同期投诉总量中的占比为1.67%,排名故障问题前20名。从投诉数据变革来看,2022年景为爆发之年,投诉量呈现阶梯式增长,同比涨幅超过1.4倍。随后的年度投诉量虽然有所回落,但仍明显高于2019-2021年。个中,2024年1-6月的投诉量较2023年同期上涨16.8%。
通过详细剖析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是投诉重灾区,占比超过6成,个中大多为传统车企的汽油车型。从车型年款来看,2021款车型鹤立鸡群,投诉量大幅领先于其他年款车型,投诉集中在部分自主和欧系品牌车型。从涌现问题韶光段来看,购车1-3年涌现故障的投诉占比最高,其次为购车6-12个月,占比超过总量的1/5。值得把稳的是,购车12个月内涌现故障的占比之和靠近总量的一半,可见“漆面起泡开裂”涌如今新车阶段的概率较大。
汽车漆面起泡开裂为何频频引发用户抱怨
众所周知,汽车喷涂工艺是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直不雅观展现车辆的都雅程度。汽车漆面紧张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电泳层、中涂层、色漆层和清漆层。个中,色漆层供应车身颜色,是在购买车辆时不雅观感最直接的部分,对车辆整体都雅度起着关键浸染。不少高端车型会在此进行多层喷涂,大家熟知的珠光漆、金属漆等都是在色漆层完成的,因此色漆层的厚度也要高于其余三个漆层。实际上,车漆层数的多少可以侧面反响出车企喷涂工艺的前辈性,此前就有一些车企将其作为宣扬重点,比如五菱星辰,在车型宣扬时曾着重提到了采取高端6层纳米级高品质镀色车漆工艺,以展现其行业领先的车漆防锈与防腐水平。
以是,车漆一旦涌现起泡开裂的情形,首当其冲的便是毁坏了车漆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泽度,影响了车辆的都雅,尤其是车身一些明显位置涌现这样的问题,更是会令民气烦,对付有“强制症”的车主来说,这绝对是场灾害。其余,“漆面起泡开裂”有可能会涉及到多层车漆,毁坏了漆面的完全性,令其防护浸染失落效,如果不及时处理,久而久之,会导致车身涌现局部堕落和氧化。更主要的是,针对涌现问题的漆面进行重新喷涂处理后,全体车身漆面的均匀度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后期在进行二手车交易的时候,通过漆膜仪可以检测出哪些部位进行过二次喷漆,从而会降落车辆的残值率,每每出售价格要比原厂漆的车型低不少。由此也不难明得,为何车主对付“漆面起泡开裂”问题抱怨不断,投诉持续高企。
汽车漆面涌现起泡开裂涉及多方成分
1、原材料质量成分
车漆涌现问题,我们要从源头来看,首先便是车漆本身,如果采取品质不佳,乃至劣质的油漆,由于其配方或内部光稳定剂、抗氧剂等添加剂含量不敷,都会影响到油漆的性能,令漆膜更随意马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涌现起泡或开裂。其次是车身材料,也便是经由冲压和焊接环节后的“白车身”。一旦涌现钣金不平,如表面有突出、凹陷或压痕等毛病,会严重影响漆膜的附着性,随意马虎引起漆膜起泡;其余,有些车型的部分车身部件采取的不是镀锌钢材料,而是锌镁铝等新材料,对付喷涂工艺哀求较高,有可能会涌现喷涂不到位的情形,导致局部漆膜涌现起泡。再有便是稀释剂与硬化剂这两种添加剂,在油漆涂装过程中也承担着重要浸染,前者是用于调节油漆的黏度,后者是促进油漆的干燥和固化,如果质量不过关,或者不同批次之间的材料存在差异,都可能会导致油漆涌现质量问题。
2、生产条件和工艺成分
在担保原材料都没有问题的条件下,生产条件和工艺对付漆膜质量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首先是在预处理环节,也便是针对“白车身”进行洗濯、磷化等处理,如果处理不彻底或工艺不当,导致“白车身”表面残留有锈蚀等杂质,对付漆膜的附着性和耐堕落性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在后期引发漆膜涌现问题。
其次是施工流程,如果未按照严格的标准流程实行,在喷涂油漆过程中,上一层油漆未完备干燥的情形下进行再次喷涂,会导致气体或水分被困在两层漆膜之间,进而形成气泡。其余,如果喷枪连接的空气管道中有水分,会在喷涂过程中与油漆稠浊,可能导致漆面涌现流挂、针孔、鱼眼等毛病,增加起泡和开裂的风险。还有便是在喷涂过程中,喷枪参数不准确对付漆膜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如喷涂气压设定过大或过小,会直接影响漆面的均匀性和附着力,从而导致漆面过厚或过薄,增加漆面涌现起泡开裂的风险。此外,喷涂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掌握不当,对付油漆中添加剂的挥发速率、油漆黏度、涂层干燥韶光以及漆膜附着力等都会产生负面浸染,进而影响漆面质量。
3、生产质量管控成分
除了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外,产品质量管控是否严格也尤为主要。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质检职员须要对生产工艺进行监督,确保各个环节都按照既定的工艺规范进行,同时还须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掌握,避免环境成分对汽车漆面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车辆出厂前的考验环节中,质检职员会通过外不雅观检讨和附着力测试来判断车辆是否符合出厂哀求。个中,前者是利用平行光走廊内均匀且平行的光芒来对车身进行不雅观察,检讨漆面是否存在色差、漆面毛病和划痕等眇小的瑕疵。而附着力测试常日利用划格法或胶带测试等方法,来评估漆层与底材之间的结合强度。一旦这两方面的事情流程中涌现人为轻忽或者把关不严,就会导致漆面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
4、利用环境和掩护不当等成分
除了车辆本身的成分外,利用环境和日常掩护不当对付汽车漆面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有可能导致涌现起泡或开裂。比如长期在阳光下暴晒,强烈的紫外线下会加速车漆氧化和老化的过程,涌现褪色、开裂等征象;而在高湿度环境下,空气中的水分会导致漆膜与基层之间的附着力降落,产生起泡或脱落征象,同时还会加速漆面堕落的过程。此外,车主在日常用车时,对付车身表面附着的鸟粪、虫尸等酸性物质永劫光不清理,会与车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车漆堕落起泡开裂;同时,车辆长期在高盐、高湿、高污染的环境下利用,也会加速车漆的老化和堕落。
车企办理态度不一 干系标准有待完善
事实上,车辆涌现“漆面起泡开裂”问题,车主最关心的是车企的处理态度是否积极、办理方案是否合理,能否最大程度上减少车主的丢失。但从实际情形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据车质网数据显示,近五年“漆面起泡开裂”投诉的办理率呈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2024年上半年的办理率降至4成以下,表现明显不如去年同期。
值得把稳的是,车企对付车主提出诉求的办理态度也是不尽相同。有的车企对付车主的诉求处理妥当,比如车门位置的漆面涌现了起泡开裂问题,直接给车主改换了车门,投诉情形很快得到了缓解;有的车企为车主供应免费原厂喷漆和抛光等做事,同样得到了车主们的认可。当然,也有车企对付车主的抱怨很重视,并发布了公告进行阐明,并承诺赠予免费根本保养一次,但从车主反馈来看,显然该车企的做法未能达到车主预期,双方未能达成共识,因此投诉办理率还不到20%。其余,还有一些车企的投诉办理率也非常低,究其缘故原由,“漆面起泡开裂”问题不仅须要进行维修,还牵扯到赔付补偿,随意马虎涌现双方扯皮的情形。
“漆面起泡开裂”问题虽然并不算严重的车辆故障,但由于其位置的分外性,可以直不雅观反响出造车工艺的好坏。因此建议车企要引起高度重视,从源头抓起,加强原材料、生产工艺、质检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把控,对付创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优化处理。同时,对付生产一线的员工要进行定期培训和考察,提升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此外,更主要的是,产品涌现问题后,对付车主的合理诉求要积极回应,并及时给出合理的办理方案。切莫因小失落大,危害消费者的信赖。
当然,在国家标准层面也应采纳一系列方法来推动汽车油漆涂层技能的提升和标准的完善。现有与车漆干系的只有1999年发布履行的《QC/T 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标准》(以下简称汽车油漆涂层标准),韶光有些过于久远。随着汽车涂装技能的不断进步,该行业推举标准涵盖的涂层类型、质量指标及测试方法等规定可能已无法完备知足市场需求和技能进步的哀求。呼吁国家干系部门根据当前行业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应时修订和完善汽车油漆涂层标准,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前瞻性。同时,将订定汽车油漆涂层国家标准纳入议事日程,以更高规格的标准规范企业生产、促进行业技能创新,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柄。
总结:
在汽车技能不断进步确当下,为何作为汽车四大制造流程中的涂装工艺还会频频涌现问题?是车企为了降落本钱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还是生产工艺存在毛病,亦或是质量管控涌现漏洞?无论是何种缘故原由,车企都必须正视问题,积极推出行之有效的办理方案,以掩护消费者的合法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