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平,属于哪一类?”
“河北无极,属于哪一类?”
……
事情要从一份中心文件提及。
缘何主要
这份文件,题为《关于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培植的见地》(以下简称《见地》),日前由中办、国办印发。
《见地》7000余字,共9部分。个中第二部分“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分类勾引县城发展方向”,提到5种类型县城: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落县城。
正是这5种县城类型,引起网友关注。
县城在我国,分量有多重?《见地》开宗明义: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乡领悟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培植、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主要意义。
从城镇体系看,国家发展改革委方案司有关卖力人先容,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个中,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旁边,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旁边,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
从城乡领悟发展看,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做事村落庄的天然载体。推进县城培植,有利于适应农人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有利于辐射带动村落庄发展和农业屯子当代化,有利于强化县城与临近城市的衔接合营。
从扩大内需看,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举动步伐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旁边,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2/3旁边。推进县城培植,有利于开拓新的投资消费空间。
公民美好生活,县城培植是主要保障。
不同类型县城,《见地》针对性提出发展方向。
从分类勾引看,要“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造就”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勾引人口流失落县城“转型发展”。如农产品主产区县城,《见地》指出要推动位于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县城集聚发展屯子二三家当,延长农业家当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做事业,更多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为有效做事“三农”、保障粮食安全供应支撑。
县城培植将重点推进哪些事情?《见地》从造就发展特色上风家当、优化县城市政举动步伐体系、强化公共做事供给、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县村落庄功能衔接互补等方面提出哀求。
早在2020年,《政府事情报告》就提出,加强新型城镇化培植,大力提升县城公共举动步伐和做事能力,以适应农人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同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事情的关照》。关照提到,在湖北、长江三角洲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东中部都邑圈地区,兼顾西部和东北地区,选择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培植示范事情。它们包括浙江桐庐县、宁海县,江苏宝应县、沛县,广东惠东县、博罗县,河北固安县、正定县,湖北阳新县、红安县,河南兰考县、鄢陵县等。
国家“十四五”方案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培植提出明确哀求。哀求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做事、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家当配套等举动步伐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能力。支持东部地区根本较好的县城培植,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培植,合理支持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培植,等等。
2022年中心“一号文件”——《中共中心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村落庄振兴重点事情的见地》,对大力发展县域富民家当、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培植等提出哀求,提出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支持大型流利企业以县城和中央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等方法。
各地重视
《摆脱穷苦》一书写到,“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
随着时期发展,县的数量有变。不变的是,县一级始终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掩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主要根本。而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空间、城镇体系的主要一环、城乡领悟发展的关键纽带。
不雅观察者创造,相对付地级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态势,我国县城特殊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城,无论是发展速率还是经济的牵引强度都显得滞后。
而今,我国各地重视县城培植,在当地十四五”方案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主要文件中,就县城培植提出明确哀求。
吉林省,位于东北。该省提出,要推动四平、梨树同城化协同发展,支持梅河口、前郭、大安、敦化等区域主要节点城市突出特色、创新发展,全面促进县城公共做事举动步伐提档升级,应时优化调度行政区划,形成多个布局合理的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建成一批20万人口以上的小城市,构建城镇化发展计策支点。
中部省份河南提出,以兰考、鄢陵、新安、南乐、新郑5个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培植示范县为引领,强化县城综合承载能力,知足屯子人口向县城转移的需求。还提出,推动县城积极融入周边中央城市发展,造就发展一批当代化中小城市,支持永城、林州、长垣、邓州、沁阳、灵宝、固始、鹿邑、兰考等经济总量超400亿元的省际交界县(市)发展成为带动毗邻地区发展的新兴中央。
江西省哀求,推进南昌县、奉新县和吉安县开展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培植示范。造就壮大县域特色家当集群,每个县(市)确定1-2个以上特色主导家当,打造一批家当旺、活力足、生态美的县域经济强县,到2025年,力争每个县(市)均有一个百亿级块状经济家当集群。
湖北省提出,抓好仙桃、天门、潜江等10个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培植示范,启动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
河北省哀求,抓好县城扩容提质和特色小镇培植。该省2021年至2023年,履行县城培植提质升级七大专项行动。七大专项行动包括风貌特色塑造、产城领悟发展、公共做事配套、根本举动步伐完善、城市更新改造、宜居环境打造、城市管理提升等行动。
西南省份四川省,提出要夯实县域经济底部根本。相应方法包括,坚持做强县城、造就小镇、提升园区、振兴村落庄,促进县域经济深度融入中央城市、城市群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履行强县强区强镇造就行动,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培植等。该省还提出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开展中央镇“六大提升工程”,探索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造就打造县域副中央,支持条件成熟的镇设市。
位于西北的甘肃省,提出以县城为重点,按照适度集聚、联动互补的原则,打造功能完善、家当集聚、特色光鲜确当场城镇化承载新空间。此外,该省还将推动县政府驻地镇集聚资源和人口,以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加工为重点,培植县域特色家当园,鼓励有条件的附近县区联合打造培植家当园区。甘肃还将推动灵台、古浪等人口减少县域优化存量培植用地资源,开展培植用地指标在省内或跨省交易。
沿海省份广东则提出,制订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履行强县行动,推动更多县(市)迈入全国百强行列。县域家当发展提质方面,该省提出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该省支持一批根本好、潜力大、有特色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快补齐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做事、市政举动步伐、家当配套短板。边界县发展方面,广东提出整体谋划和推进与闽赣湘桂四省(区)边界县(市)发展。
特色各具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河南,超过六成的经济总量、七成的人口、近九成的国土面积都在县域。陕西,79.8%的国土面积、55.2%的常住人口、40.8%的经济总量都在县域。不少省份,与河南、陕西情形附近。
县域强,省才强。近年,陕西形成了洛川苹果、富平奶山羊和柿饼、岐山汽车制造、留坝全域旅游等一批县(市)特色家当。如何更好发展?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召开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制订《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少政策方法》,与76个县(市)政府逐一召开“一县一策”对接推进会议,体例“一县一策”事变清单,辅导各县(市)立足资源禀赋,确定首位家当,聚力发展“一县一业”。
陕西76个县(市)中,32个县(市)首位家当确定为工业,27个县(市)确定首位家当为当代农业(三产领悟),17个县(市)首位家当确定为文化旅游家当。根据操持,“十四五”末,陕西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56万亿元;经济总量迈上100亿元台阶的县(市)新增23个,累计达到30个;经济总量迈上200亿元台阶的县(市)新增18个,经济总量迈上300亿元台阶的县(市)新增7个,经济总量200亿元以上的县(市)累计达到31个;全国百强县达到3个、西部百强县达到13个,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根本。
重视县域,陕西是一个缩影。
为发展县域经济,山东省提出勾引各县(市、区)重点确立1—2个特色主导家当,推动家当转型升级,打造上风明显、就业容量大、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人增收能力强的家当集群。该省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央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该省曹县,是电子商务大县,全县有30余万人从事电商干系家当。仅大集镇北街村落村落级物流做事站,每天快递分发量超过1000件。类似的村落级物流做事站,曹县有138个。
利用多种办法推广特色农产品,是山西省发展县域经济的考试测验之一。该省发布了“隰县玉露喷鼻香梨”“一方粮川”“一品岚州”“吉地吉品”“塬谷石楼”等40多个县域公用品牌。不只如此,永和县、石楼县、武乡县、壶关县则分别组织槐花节、蜂蜜推介、梅杏品尝、旱地西红柿文化节等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
浙江经济一大特色,是县域经济强。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GDP超千亿元的县(市、区)达25个,个中超2000亿元7个。义乌小商品城等特色家当,名闻遐迩。此外,滨江区、北仑区、慈溪市、乐清市、海宁市、温岭市等,分别集聚了数字安防、临港工业、小家电、低压电器、数控机床等主导家当,颇有竞争力。浙江26个山区县,大多各有特色家当,如淳安水饮料、永嘉泵阀、武义五金制品、龙游特种纸、江山门业、仙居医药、三门橡胶、龙泉汽车空调、云和木制玩具、缙云机器装备、遂昌金属制品。
湖南省促进区域折衷发展,除了要大力履行“强省会”计策、培植长株潭都邑圈,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也强调发展县域经济。个中的“强省会”计策,同样离不开县域发展,该省支持浏阳、宁乡培植省会城市副中央,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争先进位。农机小镇、烟花小镇、五金小镇、辣椒小镇、种业小镇等“特色”小镇,助力县域发展。天下上每燃放三朵烟花,就有一朵来自浏阳“烟花小镇”。海内台钓浮标,80%产自临湘“浮标小镇”。每年有扳手、锤子、钳子等五金工具3亿件套,从邵东“五金小镇”出发……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全区111个县(市、区)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家当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做事质量进一步提升。该区力争通过3年努力,造就形成一批规模体量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年发卖收入达百亿元以上的特色家当集群。( 陈振凯)
来源:公民日报外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