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20年比较,2021年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名单基本保持稳定,位次相对变革较小;20强经济总量总和达到10670.76亿元,占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4.84%。
你的家乡上榜经济20强了吗?一起来看。
01
肥西打破千亿,10县域破500亿,广德成为新晋者
2021年,在安徽省59个县(市)中,合肥市肥西县创造了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成为首个“千亿县”,经济总量打破千亿,达到1018.7亿元。
肥东位居第二,经济总量达到811.4亿元,长丰以761.94亿元位居第3。三县持续多年位居安徽省县域经济前三甲。
天长市经济总量打破600亿元,达到622.5亿元,位居第4;无为市经济总量达到577.76亿元,位居第5。
排在第6的是庐江县,经济总量达到547.2亿元;濉溪县紧随其后,总量为540.78亿元;巢湖市排在第8,为523.1亿元;当涂县达到520.98亿元,排在第9;太和县以508.7亿元排在第10。前十强县域经济总量全部打破500亿元。
从县域经济总量10强榜单来看,入围门槛进一步提高,达到508.7亿元,比2020年的463.5亿元提高了45.2亿元。
从20强榜单来看,上榜门槛达到380.7亿元,比较2020年的346.5亿元,提高了34.2亿元。
在20强梯队中,1000亿、500亿、400亿成为3个整数关口,肥西县是目前安徽唯一县域经济总量超过1000亿元的;肥东成功迈上800亿元台阶,长丰打破700亿元,天长打破600亿元。同时,超过500亿元的县域达到10个,比2020年多出了5个。超过400亿元的县域达到18个,比2020年多出了5个。
从20强榜单变革来看,县域经济格局保持相对稳定,比较2020年,怀远县跌出前20强,广德成为新晋者。
从经济增速来看,肥西县以13.7%高居榜首,当涂县排在第2,增速达到11.3%,天长、界首、广德三县(市)增速同为11%。宁国经济增速为10.7%,无为为10.5%,长丰为10.3%,肥东为10.1%。这是20强中9个增速超过10%的县域。
20强中,有15个县域经济增速超过安徽省8.3%的经济增速。
02
合肥五县域齐聚前十,皖北县域表现亮眼
从20强的所属市域来看,县域发展呈现非均衡状态。
合肥5县(市)全部上榜,并且全部位于10强。2021年,合肥经济总量成功打破1.1万亿,达到11412.8亿元,继2020年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后,成功赶超福州,位居全国城市第19位,下辖5个县(市)也收成了辐射带动、家当联动的红利,迎来快速发展。
阜阳有4个县(市)上榜,位居第2,分别是太和、颍上、临泉和界首。2021年,阜阳经济总量首次打破3000亿,迈入“大城市”门槛。
同在皖北,亳州2县上榜,是蒙城和涡阳。这些县域人口多、市场大、资源禀赋相对较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加速期,经济发展提速较为明显。
滁州有天长、凤阳2县(市)上榜。滁州已连续三年站上安徽经济“第三城”。在滁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积极对接“大江北”计策中,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实力逐渐增强。
宣城也有宁国、广德2县(市)入围。宣城以对标融入沪苏浙为抓手,武断不移学湖州、提标杆的持续进程中,所辖县域眼睛向东看、目标跟东比、身子往东靠、步伐朝东迈,发展速率明显。
此外,芜湖、淮北、马鞍山、安庆、宿州5市各有一县(市)上榜。蚌埠、六安、淮南、铜陵、黄山和池州,目前没有县域上榜经济总量20强榜单。
从全省区域分布来看,皖北地区有9县上榜,分别是濉溪、太和、颍上、凤阳、临泉、蒙城、萧县、涡阳和界首;皖中8县上榜,分别为肥西、肥东、长丰、天长、无为、庐江、巢湖和桐城;皖南有3县上榜,分别为当涂、宁国和广德。
从安徽“一圈五区”发展格局来看,合肥都邑圈有8县上榜,可见省会合肥的带动浸染,皖江城市带承接家当转移示范区有12县上榜,皖北承接家当转移集聚区有10县上榜,皖北的后发上风正在转化为发展的竞争上风。
03
敢于同前辈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
在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持续进程中,安徽县域都在奋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自2016年起至2020年,安徽不仅实现了百强县“零”的打破,已有多个县市入选全国百强榜单。2021年,安徽肥西县经济总量打破千亿元,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第57位,进步速率备受瞩目。
但同时也应看到,身处长三角,安徽县域经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2021年,江苏有17个千亿县,浙江有9个。
在赛迪2021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上,江苏上榜25个,浙江上榜18个,安徽只有3个。
一位安徽皖南的县委布告深有感触地对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说:“向东看,永久觉得到差距。”
实际上,安徽一贯在努力追赶,派出干部互换,向江浙县域学习好履历、好做法、好作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家当是第生平产力。梳理江浙的强县会创造,家当是其发展壮大的唯一法门。
比如,安吉是环球最大的椅子生产基地;永康是天下五金之都;温岭是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
在浙江,这样的“全国第一”乃至“环球第一”的家当集群比比皆是,块状经济、塔式经济体齐头并进,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层出不穷。
表面上看是经济数据、家当发展的差距,本色上是思想不雅观念、事情方法上的差距,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的差距。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有落差并不可怕,有差距意味着有发展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乃至跳跃的空间。
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保持奋勇争先的奇迹追求,强化争先进位、走在前列的意识,敢于同前辈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确保所承担的任务在全国横向比较中都能得到高分、确立上风。
安徽所有县域都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标意识,快马加鞭,正如一位皖江城市带上的县委布告强调的,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急感、“坐不住”的任务感。
特殊是自2021年以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三次家当高质量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互换”“双招双引”“亩均论英雄改革”等持续串热词,彰显出安徽后发型县域潜力和上风。
但要将这些潜力和上风转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胜势,既须要县域朝着精确的方向迈进,更须要把发展的状态提起来、劲头鼓起来、标杆立起来、作风强起来,努力加油使劲。
来源:决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