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渐浓,万象更新。
2024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
澎湃新闻与你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关注各行各业的一线事情者,记录他们的“追梦故事”。
本篇关注在新能源车行业事情的一线工人曹延举,如何从菜鸟发展为技能过硬的“全能焊匠”。

曹延举 受访者 供图

追梦故事|在汽车行业当焊工十年他从菜鸟炼成全能焊匠 汽车知识

当焊工十年,“80后”曹延举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他从普通的务工职员、焊接菜鸟,蜕变为“全能焊匠”,带领团队屡克焊接技能难题,并于2022年得到“比亚迪金徽工匠”称号。
十年里,曹延举修缮了老家的旧房,也在县城买了房,“日子在一每天变好”。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名焊工,曹延举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他说,当一款新车投入市场利用,他们作为焊工也会感到自满。

展望未来,曹延举想连续在焊接领域深耕,“多学习,多进步”。
他担心今后更多焊接事情会被机器化、自动化技能取代,认为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技能。

年少辍学,屡次转业

今年37岁的曹延举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屯子家庭。
由于学习成绩不佳,高中未毕业,曹延举就辍学了。

17岁时,曹延举在老家跟人做门窗,打仗到了焊接。
他说,刚开始事情时,一天的收入只有20多元。

青少年时的曹延举是个“不安分”的人,总想“换个行业试试”。
做了3年门窗后,曹延举到建筑工地当了2年的钢筋工,之后又去做了1年多的室内装修。

后来他走出河南,曾到福建进厂打工,在流水线上事情,每月人为1200元。
不安于现状,他还曾在浙江宁波打工1年,后又到广东揭阳学习做模具。

“事情换来换去,都不太空想。
”曹延举说,后来,他有一名前同事在比亚迪上班,2014年,这名同事跟他说,“你有焊接技能,这边招技工,可以来试试”。

听说环境、报酬都还可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曹彦举来到深圳,成为比亚迪的一名焊工。

从菜鸟炼成技能骨干

进入比亚迪时,曹延举在焊接技能上还是个菜鸟,但他觉得这里氛围好,有保障,“老师傅都很激情亲切,会对新人进行培训,很照顾我”,而且人为有数千元,还有五险一金。

“以前在老家便是焊接防盗窗防盗网,工艺大略。
”曹延举入职比亚迪后,进入了汽车工程研究院,见到了更前辈的焊接设备、更博识的焊接工艺,也感想熏染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寻衅。
他所在的焊接工艺组,须要处理汽车研发阶段的焊接问题,对焊接哀求高,一样平常都要手动焊接。
他一边随着老师傅学习,一边在实际事情中积累履历,一直琢磨,并通过看教材、视频等提升自己的技艺。

曹延举在焊接。
受访者 供图

在外界的印象中,焊工拿着面罩进行焊接,但在汽车行业,很多时候焊工要躺在地上仰面焊接,俗称“仰焊”。
这就意味着,焊接中滚烫飞溅的火花随时可能落在身上,即便穿着防护服,也要承受高温。

“一道焊缝的工艺哀求是中途不能勾留,必须保持一个姿势一气呵成,腰酸背痛是常事。
”为了练就焊接技能,曹延举常给自己开“小灶”,“得常常练习,一天不练,拿着焊枪手都颤动”。

为了保持臂力和平衡力,曹延举每天都要练习手举焊枪。
利用镜子反光看焊接口的“镜子反光焊接法”,是曹延举在日常练习中的额外收成——为了对构造繁芜、作业空间狭小的底盘构造件进行焊接,他在家里对着镜子用筷子旁边分拣花生米,反复练习,终极办理了因有障碍无法直接目视操作的焊接问题。

“来之前我只会根本的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技能也很一样平常。
到比亚迪之后我逐步节制了气体保护焊、气割、氩弧焊,MIG焊,TIG焊等更多前沿焊接技能。
”曹延举说。

十年磨一剑,如今曹延举从学徒发展为一名高等焊工。
凭借过硬的焊接技能,他先后办理了某车型扭力梁试制研发、VWEA全铝制框口式副车架焊接、机场双层大巴底盘焊接等多个重大项目的攻关,还在2017年至2022年间赢取了“2017年深圳市坪山区碳钢中级焊焊接大赛第三名”、“2019年车架深圳工厂焊接大赛第一名”、“2020年比亚迪碳钢薄板焊焊接大赛第一名”等多项名誉。
如今,曹延举经手焊接的产品零毛病,一次合格率保持在99.6%以上。

2022年8月19日,从业多年的高等焊工曹延举获“比亚迪金徽工匠”称号。
从寂寂无名的车间学徒,到百般历练的技能骨干,曹延举用了8年。

曹延举得到“金徽工匠”称号后,同事之间流传出了一种说法:“曹延举的焊接手法比机器人还好还快。
”对此,曹延举有些腼腆,他说,“实在,机器焊接是比较流程化的标准化的,而人工焊接则可以针对材质的厚薄、焊缝的大小来灵巧调度。

同事如此评价曹延举:“他对焊接这行是真的热爱,平时就爱研究、爱练习。
车间里虽说高水平焊工不少,但是要论综合水平还要数曹工。
”背后的各类艰辛,曹延举总是一语带过,“做这个是辛劳,得耐心、细致”。

屡克难题的全能焊匠

经由多年的努力,曹延举成为焊接工艺组的组长,管理一个10多人的团队。
曹延举说,比亚迪的车型多,研发阶段须要处理焊接的问题非常多,他们的事情非常忙,若碰着比较难的焊接问题,部下的人无法办理,自己也会动手试试。

十年磨一剑,曹延举对自身的焊接技能已经非常有自傲。
“是焊接问题,还是设计问题?”这是焊接工艺组常常须要面对的问题。
曹延举表示,如今,基本上所有的焊接问题,他们团队都能办理,除非是设计毛病导致的问题。

曹延举在焊接。
受访者 供图

去年4月,有车架调试总是弗成,曹延举和他的团队整整忙了2天,一直地调试焊接,末了圆满办理了问题。
曹延举说,他们奋战在汽车的研发阶段,当一款新车投入市场利用,他们也会有自满感,以为自己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事情上,曹延举看重团队培养,重视团队的力量,“很多大件产品是须要团队互助,一个人无法完成。
对新来的同事,我常日便是讲给他听、做给他看。

事情之余,曹延举利用非标车间的废旧余料加工了大量的试板放在补焊区域,供焊工们利用空隙韶光练习。
他鼓励团队成员利用业余韶光和废旧板材进行鱼鳞焊、月牙焊平分歧焊接的手腕练习。

在帮助团队提升技能的同时,曹延举不惜捐躯安歇韶光,发挥所上进行各种小发明、小创造,为车间的“后浪们”供应各种便利。
他低廉甜头翻转工装,变仰焊为水平焊接,既办理了仰焊的困难,又为大家进行立焊、平焊、反焊等多种方位焊接供应了便利。
他利用冲压板材余料,独立为车间焊制劳保柜,知足了车间职员扩招的物资需求。

这些年,曹延举带领他的团队多次占领焊接技能难题。

2017年,曹延举所在的部门承接了机场双层大巴底盘焊接项目。
由于该项目是新型产品,其底盘后段高下推力杆常规焊接变形严重,对后序装置安装影响极大。
曹延举接到项目后首先确定了问题难点:焊缝长,焊接温度过高导致焊接变形。
对症下药后,他奥妙地采取了对称焊接加多层多道焊和反变形法焊接,顺利办理焊接变形问题,大幅降落推力杆焊接不良率,为该项目年创收33.912万元。

“最难的也最有造诣感的,还是某车型扭力梁试制研发项目。
”曹延举清楚地记得,2021年工厂承接某车型扭力梁试制研发项目。
项目最初拼装的焊接扭力梁,在经由试验检测时创造产品存在扭力梁焊缝开裂征象。
由于扭力梁比较其它车架增加了很多焊接零部件,焊缝多且焊接面是弧面,同一焊缝需多方向焊,同时应车身轻量化的需求,扭力梁板材更薄,随意马虎焊穿、咬边、变形。
摆在曹延举团队面前的难题非常棘手。

面对难题,多年历练的曹延举有自己的一套应对策略。
他带领攻关小组全面调研,终极创造问题症结是由于拼装流程不合理和焊接电流电压过大导致热量集中不分散造成的。
几经调度、多方考试测验后,曹延举团队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

针对拼装流程不合理,曹延举带领团队重新调度了拼装步骤,将产品组件由大件到小件依序拼装,再将拼装产品打点固定,末了再分段由中间向外对称焊接以减少变形。
针对焊接电流电压过大,他们就针对扭力梁不同子件的材质和厚度,调度特定的焊接电流、电压,担保焊缝熔深。

针对变形开裂问题,曹延举在焊接工艺上的调度也极为讲求:全体焊接过程先打点固定,再满焊。
同时对起弧位置和收弧位置做了调换以改进焊缝受力,将起弧点和收弧点分别延长1.5cm以改进工件受热。
终极,该项目产品的良率在12月提升到了99.9%。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曹延举用这种工匠精神,带领团队在2018年—2021年间集中占领了不锈钢底盘车身焊接、VWEA全铝制框口式副车架焊接等多个类似的重大项目难题。

奋斗改变人生

在比亚迪事情了十年,这是曹延举做得最长的一份事情。
他对自己目前的事情很满意,首先是收入有保障,月薪过万,其他福利报酬都挺不错,在焊接行业很有竞争力。
再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他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以为自己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见证者,曹延举的感想熏染是,十年前,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印象不是很好。
十年后,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街头随处可见,“现在开比亚迪还以为挺有面子的”。

经由十年的奋斗,曹延举的生活也在改进。
他把老家的屋子修缮了,也在县城买了房。
如今,他的两个孩子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妻子则陪他在深圳奋斗,在一家电路板厂上班,每月收入有6000元旁边。

“深圳是很不错的城市,待着很舒畅。
”曹延举很喜好深圳,它的开放、原谅让他很舒畅,他想留在深圳连续奋斗。

展望未来,曹延举的想法是,连续在焊接领域深耕。
曹延举留神到很多焊接环节都已经开始机器化、自动化了,曹延举害怕自己被淘汰,他的应对方法是加强学习,“多学习,多进步”。

设计 白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