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风靡一时的网红美容霜背后,牵出一个制售伪劣扮装品牟取暴利的犯罪团伙。
近日,临海市公安局会同市场监管部门辗转浙江、重庆、广州、黑龙江等地,行程10余万公里,捣毁了以伍家两姐妹为首的重大生产、发卖伪劣扮装品团伙。现已采纳刑事逼迫方法10人,刑拘在逃4人,捣毁制假窝点3个、生产发卖窝点5个,扣押伪劣“琼曼”“豪曼”“伍昱洁”系列美容霜、滋养膏等扮装品10万余件,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热销美容霜汞含量超标7000多倍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莫女士反响的情形可能涉及刑事案件,遂将案件信息移送临海市公安局。
警方动手调查,锁定微信名为“幻”的80后女子。她在网上浮夸美容霜功效,发送虚假广告,发卖品名为“琼曼”“豪曼”的美容霜。经专业机构检测,其发卖的美容霜中汞含量超过标准量7000多倍,且没有分外扮装品批准文号。
她姓包,河南人,大专毕业后到临海打工,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两人结婚生子后,包某为了照顾小孩辞去事情,在网上经营一家扮装品网店,买卖惨淡。
直到2014年,买卖才迎来“转机”。
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人,经她先容,从盛某那里低价购进一批名为“琼曼”“豪曼”的美容霜,放在自己的网店里售卖。
这两款美容霜美白效果十分显著,也使得她的网店买卖溘然火了起来。
包某又陆续在某电商平台上注册了“曼女郎美妆用品店”“豪曼俏丽之家”“爱上美肤馆”3家网店,招募了3名微商代理,发卖美容霜,买卖越做越大。
不过,包某并不知足于替人带货,她还直接从上家盛某处购入伪劣扮装品质料及外包装,自行生产包装后通过网络平台发卖。
包某落网时,现场缴获了大量“琼曼”“豪曼”美容霜及罐装质料、空瓶子等。
今年1月18日,包某因犯生产、发卖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惩罚金10万元。
网红美容霜在公厕里灌装
本钱10元售价1000元
通过进一步侦查,专案组查获了一个盘踞在重庆山城的家族式生产、发卖伪劣扮装品团伙。
伍某夫妇早在2010年就注册了扮装品公司,买卖一贯不温不火。
于是,他们将目光转移到祛斑霜、美白霜等效果吹糠见米的护肤品上——玩弄起偷天换日的鬼把戏,以正规扮装品公司的名义包装发卖汞含量超标的“琼曼”“豪曼”美容霜。
仅仅两年韶光,夫妻俩就从普通商贩成了坐拥豪车、别墅的千万财主。
不过,暴富之后,两人夫妻感情也因第三者参与而分裂。离婚后,伍某重新努力别辟门户,注册了熙妃暄日用扮装品有限公司,做同样的事情。只管离异了,夫妻俩为了高额利润,仍保持着亲密的商业互助伙伴关系。
伍某的质料是找哈尔滨的“唐总”买的,一桶20公斤的价格2000元。
民警说,根据测算,每瓶产品的质料代价在2元到10元不等,而“部分产品售价在千元以上,相对便宜的售价也在198元高下”。
令民警们吃惊的是,这些在网络上爆红、号称美白神霜的美容霜,灌装生产的场所竟是一个废弃的公共厕所。
“里面扮装品质料随地堆放,桌子上污垢厚重,灌装工具锈迹斑斑,蝇虫四处飞绕,散发着阵阵恶臭。”办案民警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便是在这样的场所里生产售价高昂的扮装品。
至今,已生产发卖美容霜70万余瓶,除了在网上发卖,还有些成品由伍某姐姐销往下线美容院。
目前,伍某两姐妹由于疫情,被困加拿大无法归国。专案组已将二人列为网上逃犯。
《扮装品监督管理条例》元旦履行
加大虚假宣扬惩罚力度
临海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司法队常务副队长杨圣党说,本案中涉及的扮装品汞含量严重超标,利用这样的扮装品的确短韶光能达到美白的效果,因此消费者在利用十几天内就肉眼可见皮肤光滑细腻,但长期利用汞超标扮装品可引起皮炎、色素沉积等皮肤病,色斑也会随着反弹加重,乃至诱发过敏性皮炎和皮肤癌。孕妇利用之后,汞还会通过胎盘樊篱影响到胎儿。“汞还可导致肝肾危害,严重危害消费者康健。”
今年1月1日,《扮装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履行。“这意味着,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规范、科学、高效的扮装品监督管理体系,比如明确了功效流传宣传须靠科学说话,加大了惩罚力度等等。”杨圣党说。
主持办理此案的临海市治安大队大队长蔡计理说,建议大家在购买扮装品时,选择业务执照完好、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商店或专柜,以及合法网站等有质量担保的商家。
(来源:都邑快报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