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有一个分外的公交车站,双向马路中只有一侧有站点,并且这个站点只有一条公交车线路经停。
我不知道这在全国范围内能不能算得上独一无二的公交车站,反正我没找到第二处。
这便是汽贸公司站。

汽贸公司公交站位于新城路西段北侧,介于将军街车站和亦工街车站之间,与前后站点相距不敷一百米,站牌恰好对着汽贸公司的大门。
此站点已设立二十多年,至今还存在,一贯只有605路公交车经停。
这个车站有点怪,站牌前没有人等车,却有人在这下车。
当我乘坐605路车回家时常常在汽贸公司下车,按理说如此单调的车站该当没人在这下,可总有人比我提前奉告司机要下车,也不多,两三个人,让我觉得很神奇。
我上小学以前就途经这里,已经数不清在这个站下了多少次车,直到有一天抚顺历史文化传播者关叔说他拍了抚顺汽贸的画面才令我想起这个花絮。
他说汽贸没什么可讲的内容。
哪是啊,汽贸可不大略,是抚顺将军地区的一大地标。

考证抚顺50汽贸将军地区的一大年夜地标 汽车知识

众所周知,抚顺将军是抚顺人口最多的地区,如果从街道的角度看将军堡街道还包括将军北沟西侧的马厂沟、茶叶沟、林家沟。
将军堡街道有16个社区,是按照道路和地标命名的,一些原始名称已不复存在。
如辑安街改成了将军街,现在只有辑安社区。
亦工社区命名来源于亦工街车站,而车站和马路的位置南辕北辙,也不存在了。
辽宁无限电八厂和矿灯厂拆除多年,八厂社区和矿灯社区变得有名无实,唯有汽贸社区和移通社区地标依存非常能干,在抚顺广为人知。

“汽贸”原来是企业的简称,2000年社区成立后,逐渐成为居民点的代称。
“汽贸”大概范围在将军十二中交通岗以西,将军河小桥以东,沈吉铁路以南,辉南路以北,没有高层,只是楼群很密集。
这里最常见的是修理汽车的场景。
亦工街车站至将军街车站之间的新城路上,南北两侧汽车修理店鳞次栉比,都是由居民楼的一楼窗改门而成,店铺挂着的蓝色招牌上有汽车标志,室内各种汽车配件堆积如山。
修理工身穿的蓝色或灰色工装浸透油污,他们忙劳碌碌,一会拽来一个千斤顶,一会在车底爬进爬出。
我小时候汽车还没遍及,修理店也很少,“汽贸”已形成规模,我常常瞥见修理工在路灯下照动手电事情,我妈对我说看看人家多不随意马虎。
现在多家汽车修理店几经易手,总数上依然稳定,只是门口停的车不那样密了。
这里还有一个怪征象,门口留不住树。
2011年新城路移栽了一批大树,几个月后别的地方的树还安全无事,修理店前的树变成了树桩,究竟是什么缘故原由让人玩味。

汽贸社区的关键还在于汽贸公司,这个将军地区的地标在抚顺很有名,但资料很少,人们只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并不熟习它的发展进程,如果不理解这点就不会理解汽贸公司本来是卖车的为什么周边全是修车的。
汽贸公司是将军地区名副实在的地标建筑,楼高四层,建于1982年。
这座楼刚建成时是水泥罩面,外墙有凸出的方格网,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楼经由改造,外墙镶嵌一层当时盛行的白色马赛克瓷砖,墙面也变平了。

现在我们看到这座楼上挂着抚顺汽贸的牌子,指的是多家企业的简称,有抚顺汽贸出租汽车有限任务公司、抚顺汽车工业贸易有限公司、抚顺和辉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抚顺汽贸汽车配件发卖有限公司,抚顺市汽贸物流有限公司。
最关键的一点是605路车的运营公司抚顺市恒信客运有限公司就在这座楼里办公,所以为了宣扬恒信公交公司才在抚顺汽贸大楼门前设立公交站点,该站点与前后站点间距短,且只有属于它们的605路车经由这,才成了全国唯一分外的公交车站,从2001年至今。

“汽贸”原来只包括两个单位:抚顺汽车配件公司和辽宁汽车贸易公司抚顺分公司,这是两家原省属企业的分公司。
抚顺汽车配件公司从属于辽宁省汽车工业公司,是全民所有制的汽车配件经销企业,成立于1982年,发卖油料、电瓶、石棉制品、橡胶制品、车用润滑油、修车用具等汽车配件。
辽宁汽车贸易公司抚顺分公司从属于辽宁汽车贸易公司,也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成立于1987年,紧张经营大客车、小客车、轿车、工程车、摩托车等。
并且,抚顺汽车配件公司成立韶光早于辽宁汽车贸易公司抚顺分公司,这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还解释这里先卖汽车配件后卖车。

实在,抚顺汽贸的叫法纯属有时,准确地说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此楼建成是只是汽车配件公司,汽贸公司成立后还只是抚顺分公司,直到后来抚顺分公司分开了辽宁汽车贸易公司变成抚顺的企业才有人称其为“抚顺汽贸”。
而且,众人皆知的抚顺汽贸并非真正的抚顺汽贸,毕竟一开始是辽宁汽贸旗下的分公司,真正的抚顺汽贸该当是在河堤路永安桥南侧从属于抚顺机电设备公司的抚顺汽车贸易中央,可是它没被称为抚顺汽贸,1986年景立后不几年就破产了,原址已经拆迁建起了市国税局大楼,现在鲜有人知道这家单位。
产生于抚顺的汽贸破产倒闭,外来的汽贸变成了抚顺汽贸,不知从中能解释什么问题。

我没有车,对抚顺汽贸并不熟习,一回也没进去过这四层大楼,可我对周边环境管窥蠡测。
抚顺汽贸西侧是延吉路市场西入口和自来水缴费处,东侧是抚顺银行将军支行和原建安八公司职工学校,马路对面是原将军五校和原将军派出所。
这里也是我难忘的地方。
延吉路市场我写过文章,建安八公司职工学校楼下的韩家烧卖转头馆我也在文章里提过,将军五校曾作为文章的一部分我还准备再次另写,别的不主要的地方我可以穿插到许多文章中作为过门,唯有一个地方我不写便是被人遗忘了。
那便是顺天抚超市。

常常去延吉路市场的抚顺市民会创造,在抚顺汽贸大楼与抚顺银行所在的居民楼之间有一个很宽的过道,地面铺着彩色的方砖,上方建筑绿色拱形防雨棚,看风格很显然建于21世纪初。
这是延吉路市场西侧的第二个通道。
可这仅为了方便人们去市场才修得如此豪华吗?并不是,这是曾经顺天抚超市正门前的广场。

顺天抚超市名字起得有历史内涵,“抚顺”曾被毛主席解读为“顺天抚民”。
这家店开业于2001年,大概在2005年之前倒闭,经营食品、饮料、烟草、日用百货、当地货日杂、扮装品、文体用品、家用电器,是仅次于将军阛阓的在抚顺将军地区的第二大阛阓。
我那时候还很小,但去顺天抚超市的影象很难忘,知道我上小学时还在家里瞥见过印有顺天抚超市的塑料袋。
这家阛阓只有一层,举架很高,平面面积很大,占了足有半个居民楼的底商,里边商品种类完好,可是过了不几年有一天我妈再次带我来这里的时候创造超市改成了洗车房,听老舅说才知道超市黄了。
直到超市倒闭我还不敷七岁,以是不记得里边都卖什么,只记得在靠汽贸大楼那侧的墙壁上挂着张柏芝巨幅照片的广告。
2001年的张柏芝好俊秀。

顺天抚超市西南角有一家报刊店,是顺天抚超市倒闭后隔出来的小单间,这在当年星罗棋布的报亭盛行年代为数不多的报刊店。
卖报纸的是一对老两口,老爷爷腰板笔直,看样子比我爷爷小不几岁,老奶奶和蔼可亲,常常夸赞我。
上小学之前我就读报纸,有时在他家买。
老爷爷是个有文化的人,与别的报亭不同,不只卖报纸,还有看报纸和攒报纸的习气,别人家过期的报纸都处理了,而老爷爷挑出来一些自己收藏,因此我在他那里还能买到旧报纸。
我上小学往后,由于报刊店和我上放学不顺道,开始到别人家买了。
老爷爷酷爱画画,时常拿着羊毫和颜料负责地照着书临摹名家古画,几次我途经他的门前都瞥见他戴着花镜低着头负责画画,我没有打扰他。
之后几年未见老爷爷,再见到时他成了一位“画家”。

2012年我上初中,认识了教书法的席金江老师,我准备一个扇面向他讨字,扇面的另一壁是空缺的,我想配上画,而我又没有信心自己去画,就想到了卖报纸的老爷爷。
此时,卖报纸的老爷爷真是一个不有名的画家,由于纸媒的衰落他的报刊店逐渐萎缩,室内墙壁和桌案上的报纸被他的画所取代,我已记不住他详细画了什么,只记得有大量的动物、植物、风景。
我问老爷爷画一幅扇面要多钱,他说四十块,图案自选,我以为不便宜,同时也由于周一到周五上学没韶光送去就把这件事搁置了,直到现在这幅扇面还只有席老师的字。

老爷爷是个勤奋的人,不仅善于画画还写书法,每年春节他的报刊店大门上都贴着他自己写的对联,有一年春节后我创造他的报刊店上没有涌现新的对联,并且屋里的画越来越少,而且老爷爷并没有在室内,之后的几年也是这样。
我有没有去问,估计老爷爷已经去世了,毕竟活着也得九十多岁了。
直到现在报刊店还开着,只是看着和普通的报刊店已没什么差异。

汽贸公司周边的汽贸社区有许多故事,只是早已物是人非,如今汽贸公司还在,它周边的儿时影象随着光阴而退后,存在于细节中。
现在汽车修理店的遍及,汽贸附近的修理店一条街已不那样瞩目,可是派出所改成的汽贸浴池、605路单调的公交站、街边密密麻麻的修车房、马路上泛着七彩光的机油、刚铺上韶光不长就破损的青条石无不向市民展示着汽贸社区的存在。
由两家公司扩展到一个社区,再由一个社区辐射到一片地区,修车店成了改革开放后西将军的一大风景。

曾经将军地区单位浩瀚,职员构成很多元,除了汽贸和修车店还有工厂、运动场、环卫处、移动通讯、分外学校。
从小学生到高中生,从公务员到下岗职工,从体育爱好者到残疾人分布个中,将军这住着十万人的街道就像一个小社会,是在市内比上不敷比下有余的地方。
我小时候便见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环卫和汽车修理毫无疑问是最辛劳的两个行业,虽然很光荣,但不过是察看犹豫者认为的,我从鄙视着他们劳累的身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

20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