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西藏商报》一次征文比赛中,业余写作者黄大伦凭借散文《一位打工仔的西藏情结》,降服各路大家,摘得冠军并得到万元的奖金。
这次契机,让黄大伦有了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梦想。
十年磨一剑,40万字的长篇小说《格桑花之恋》,日前终于脱稿。
这位在拉萨开汽车修理厂的四川人,日常事情忙得脚手都不能沾地,但便是有了10年前的那个梦想,他硬是在业余韶光啃出了40万字的长篇。

修车工拉萨坚持10年业余时间啃出40万字长篇小说 汽车知识

网友留言:

黄大伦10年前获万元大奖作品

《一位打工仔的西藏情结》2009年12月25日

到拉萨了。
从火车高下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熟习的环境,有种归家的觉得。
瞅着站台上那些背着大包拎着小包劳碌奔忙的人,我的内心感触颇多。
我知道他们跟我一样是来西藏寻梦的,只是有的人的梦想已启航,而有的人的梦想才刚刚开始。
而我的寻梦之旅则缘于10年前……

那一年,我20岁,是一个不成熟却自以为很成熟的年事,叛逆、冲动、自傲,且敢于冒险。
我怀揣着一张《汽车维修中级证书》,背上大略的行李,就踏上了西藏的寻梦旅程。
所谓寻梦,是有一位在西藏当过兵的人见告我,在拉萨那边汽车修理工的人为很高,一个月有5000多元,而我当时在老家一个月只有1000元,我决定冒险去一趟西藏。
我害怕父母担心,没敢见告他们,只说到不远的成都进行技能深造,由于当时的西藏在父母眼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

从家乡广元到格尔木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格尔木到拉萨又坐了两天两夜的汽车。
那种长途奔波的日子,让我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抵达拉萨的那天是8月16日,那天拉萨刚下完一场大雨,没有蓝天,也没有白云,阴霾的景象跟我的心情一样。
初到异地举目无亲,看着马路两边低矮破旧的房屋,我不知该何去何从。
眼看天色已晚,便在客运站附近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社住了一宿,只等第二天早点到来,好去找一份得当的事情。

那时拉萨的修理厂很少,大概有8家,大部分都在西郊。
修理厂也没有一家上规模的,就跟小作坊一样。
我求职的第一家修理厂名叫川南修理厂,见到老板往后,我作了自我介绍并给他看了我的技师证书。
老板的态度不是很友好,只是冷冷地说:“对不起,你的轿车维修专长在我们这里用不上,现在西藏轿车极少,我们紧张是维修丰田、三菱等越野车,技能含量不高,只要熟习拆装就可以了,不须要太好的技能,你还是到别的厂去看看吧!
”当时我心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但当我走完末了几家修理厂时,自傲心已完备崩溃, 他们的回答与川南老板一模一样。
就连想当个学徒,讨口饭吃的欲望都被他们断然谢绝,情由是:他们是企业,不是福利院。
看来我的西藏之行是完备缺点的,由于看起来在这个荒漠的高原根本就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走在空旷的大街上,看着这个冷漠的城市,一向自傲的我第一次为生活泪流满面。
面对残酷的现实,我溘然很想家,家里虽然很穷,但是很温暖。
但摸着口袋仅有的80元钱,我知道回家的欲望都很渺茫。
那晚我是在布达拉宫的广场度过的,面对着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我没有愉快,也没有激动,只有惆怅和失落落,我不知道自己的来日诰日在哪里。

想回家,得先赚够路费。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想要找份好点的事情很难。
我的目标是擦桌子、端碗之类的事情,哪知道这样的事情都难找,那时拉萨的餐厅很少,也只招女性做事员。
为了生存,什么苦活,累活,我都乐意干。
末了在一位热心老乡的帮助下,我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一份小工的事情,暂且安身。

建筑工地的事情大略而繁重,干完一天的活,全身就跟散架了似的疼痛。
虽然事情很苦很累,我还是倍加珍惜,不敢旷工,也不敢迟到早退。
每天放工后无事可做时工友们就成群地打牌、下棋消磨光阴。
我则会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从破皮箱里拿出那几本发黄的汽车维修书,从头到尾看了又看,写了又写,厚厚的条记本被我写得密密麻麻,没有一点空间,呆板的说词和推理在我这里俨然变成了快乐的音符。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便是没有韶光去思考太多的问题,也肃清了内心的空虚和麻痹:每天晚上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个月。
本想挣够路费就回家,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一天清晨,老板的丰田佳美轿车溘然打不着火了,由于老板立时要去机场接一个主要的客户,以是很焦急。
他把拉萨几家修理厂的技能职员都找遍了,但不管这些技能职员怎么努力,便是找不着毛病。
由于佳美车是入口轿车,发动机属于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不同于他们平时修理的化油器越野车。
事理都不一样,找不着毛病是天经地义的了。
不知哪位工友给老板说,我也懂修车,要不让我试试看。
大概是病急乱投医,老板也顾不了那么多,就叫我试试看。
老板眼神中更多确当然是迷惑:专业修理厂的技能职员都修不好的问题,我能修睦?他肯定不大相信。
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我不负众望,用专业的技能把毛病找着了,原来是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线断了,它是发动机电脑板一个点火、喷油的主要参考旗子暗记,没有它,汽车是发动不了的。
在汽车点着火的那一刻,老板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那晚,老板单独宴请了我。
席间听完我的遭遇之后,他很感慨,对我说:“你不要灰心,西藏现在发展很快,全首都在增援,现在许多公路都在改扩建中,轿车是往后的发展趋势,不出三五年,你就有大显技艺的机会。
你有这身本事,往后就别在工地上干了,把我的那些工程车保养好就行了,我每月给你4000元。
到你想离开的那一天,我也不强求你留下,你以为怎么样?”望着面前这位慈祥的老人,除了感激的眼泪能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情绪之外,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暗暗起誓,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能让他老人家失落望。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给家里的爸妈打了一个电话,报了个安然。
见告他们我到了西藏,而且这边事情也找到了,还不错。
电话那边的妈妈早已泣不成声,近两个月的失落踪,让爸妈担心不已。
他们说:“儿子,爸妈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求你安全然安,不管若何,你也不应该一个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回来吧,我们很想你!
”听着爸妈的哭诉声,我的心早已碎了,我是很想家,想家里的爸妈,但是为了这份高薪的事情,我真的不想放弃,我决定坚守在这片高原上。

从那往后,我每天在把自己的事情出色地完成后,依然会到工地推沙,扛水泥,绑钢筋,一刻也不让自己闲着。
这样的事情虽然很累,但是内心却是愉悦充足的。

我就这样在工地上干了三年多。
在这三年里,从东郊到西郊,从大北郊到仙足岛的住宅小区、花园别墅、办公大楼和市政举动步伐,都留下过我的影子。

每逢倒班和安歇的时候,除了看书学习之外,我喜好到马路上去走走。
看着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汽车,我的内心就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
有一天,我创造马路上飞驰而过的不再是丰田、三菱等越野车,而因此前在拉萨难得一见的一些高档轿车。
后来我才知道,是西部大开拓的东风吹到了西藏。
来西藏旅游的人多了,投资的人多了,援藏的人也多了……统统都在悄然而快速地变革着——人多了,车多了,商铺多了,街道整洁了,马路变平变宽了,房屋也变高变俊秀了。
我真佩服老板的眼力,他的预言就像魔咒一样准确。

2002年的一天清晨,我在翻阅《西藏商报》时,看到了几则招聘信息,都是招聘汽车修理工,而且内容也大体同等:招检修轿车技能娴熟的修理工数名。
那一刻,我的内心再也无法沉着下来,西藏也有专修轿车的修理厂了,这是我这几年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说句实在话,汽车维修一贯是我钟爱和痴迷的事情,我真想去应聘这个职位。
可是面对对我有恩的老板,去与留,我真是难以决议。
我把这个想法见告了老板,让他决定我的去留。
没想到老板是一个极通情达理的人,他不仅没责怪我,反而鼓励我说:“你没有错,三年前的承诺我也没有忘,只希望你在汽车方面干得更出色,也让我高兴高兴!
如果在表面不顺心,随时欢迎你回来,这里便是你的家。
”听完老板的话,我感激得无以言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愿年夜大好人生平安然!

我选择的那家修理厂是当时拉萨最大的一家集发卖、维修轿车于一体的4S店,也是当时西藏唯一的一家4S店。
那天报名的人很多,在浩瀚的竞争者中我脱颖而出,顺利过关。
望着别人倾慕的眼神,我却高兴不起来,鼻子有点酸,想哭。
为了这一刻,我已经等了三年多。

虽然我对轿车维修的事情非常痴迷,但由于已经三年多没跟轿车打交道了,而且新车型已多不胜数,新技能也日月牙异,刚开始还真有点吃力。
还好,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功踏实,再加上平时勤学苦练,很快就把所有车型的重点、难点技能节制了。
由于我的业务精,技能好,我也很快由一名普通工人变成了一名技能总监,月人为由3000元变成了6000元,我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但我并不知足现状,我要让自己的梦飞得更高更远。
我开始考试测验给《汽车维修技师》写文章,以填补西藏无人投稿的空缺,它是全国最具威信的汽车杂志之一。
在2004年,我揭橥了10余篇文章,并用所得的稿费买了一台条记本电脑。
有了它,查找维修资料就更加快捷方便了。

2006年,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国内外许多汽车生产商都把眼力瞄准了西藏这块市场。
许多品牌汽车不再是零散发卖,而因此4S店的办法上岸拉萨,包括通用、福特、当代、大众、本田、尼桑等品牌4S店,已达10余家。
它们的到来也让逐渐富起来了的人们有了更多选择。

2009年,随着西藏汽车数量的增多,拉萨大小汽车修理厂已达200多家,快修部更是各处着花,修理工已打破万人大军。
他们是西藏培植大军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军队,为西藏的汽车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也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十年的历史变迁,我已由弱冠之年到了而立之年,许多往事随着韶光的推移,已变得淡然和模糊了。
唯独我的西藏求职之路,让我影象犹新,它让我感想熏染了太多的人间真情冷暖,也见证了太多的西藏变革,特殊是汽车由少到多、由品牌单一到品牌多样的变革。
这些变革也勾勒出了西藏由掉队到进步,由贫穷到富余的快速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