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2019年6月19日)起,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的253基华灯和6000多盏光源迎来了全方位的“体检美颜”。这次华灯洗濯检修将在8月尾提前结束,喜迎新中国70华诞。
别看和60年前比较,华灯的外不雅观样貌没有丝毫改变,但无论是照明技能还是能耗,无论是洗濯手段还是检修频次,都随着时期变迁,不断发生着变革。
华灯60年技能
10万瓦→1万瓦耗电量降10倍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华灯,还是在1959年国庆10周年时,与公民大会堂等“都城十大建筑”同步建成的,如今已经度过了60年光阴。
昨天,本报随同华灯班党支部布告宋晓龙一起登上华灯车,升至间隔广园地面12米高的空中。宋晓龙指着颇有历史感的华灯,示意仔细不雅观察。原来,华灯也都不一样。天安门广场上的华灯,由一根灯杆和9盏灯组成,因此被叫做“九球莲花灯”;而长安街沿线的华灯则是“十三球棉桃灯”,也便是一根灯杆上有13盏灯。“从外不雅观上看,这些华灯和60年前刚建成时,一丝一毫的变革都没有。60年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别看外不雅观没有丝毫变革,但如今的华灯无论是在亮度上,还是所花费的能耗上,都比60年前有了很大改进。宋晓龙先容,以前华灯采取的是高能耗、低功率的光源;而现在的光源更亮,能耗却更低。由灯台、灯杆、光源、玻璃灯罩等各种零件组成的一基华灯,均匀能耗为1万瓦,而以前华灯的能耗足足是现在的10倍,耗电量能达到10万瓦之高。
“我们也曾经设想过,是不是可以对华灯的灯罩进行改进,比如更换成防摔的材料,探索过很多次,不断进行局部实验。比如,曾经用亚克力制作过灯罩,想要更换一贯以来利用的玻璃灯罩,但紫外线照射韶光一长,亚克力灯罩就会发黄,影响景不雅观效果。试来试去,末了创造,还是玻璃灯罩的通透效果最好。以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华灯,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玻璃灯罩,每个灯罩直径50厘米。”华灯班班长陈春光阐明说。
对华灯的洗濯检修,分为日常巡修和每年国庆前的专项检修两大类。“所谓专项检修,有点儿类似于汽车开了一段韶光,进行的一次大保养。”陈春光说,1984年以前,巡修是15天一个周期,后来逐渐缩短至7天巡修一次,到了今年春节后,已经将华灯的巡修周期调度为1天,也便是说每天都会对所有华灯巡修一遍。
“与往年不同,今年,华灯的清洁和检修再次升级”,陈春光说,以“体检”为例,就额外增加了电缆绝缘摇测、灯杆接地保护电阻检测、灯台内部接线清洁除尘等项目。华灯班的事情量也因此明显大增。比如,为了让玻璃灯罩更加通透,要对灯球部分进行擦拭洗濯;对灯杆的灯漆重新粉刷;对灯杆上的金色部分进行重新喷涂;灯台则将进行洗濯、去污并喷涂石材保护剂。在检修方面,要对所有的电缆进行检测,对上杆电线和内部各种电器进行检测,连接线螺丝的松紧是否得当都须要再三确认。在提升应急能力方面,今年对部分华灯照明光源进行了改换。比如,有一部分光源属于“气体放电灯”,这种灯有个特点,一旦碰着断电,须要冷却六七分钟才能重新再亮起来。为了避免发生这种问题,这次检修时特殊改换成了即点即亮、能瞬时启动的光源。
华灯60年职员
低廉甜头盐汽水→防暑降温药一家三代守护华灯
60年如一日,看似很普通的华灯掩护事情,却奉献了华灯班几代人的青春。“华灯班一共有15名队员,我是岁数最大的,43岁,最年轻的才24岁。”作为第五代华灯班的班长,陈春光见告,要提及华灯班最有故事的人,那非宋晓龙莫属,“他出生在华灯世家,家里有三代掌灯人,爷爷是第一代华灯人”。
在华灯车上待了1个多小时后,宋晓龙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豆大的汗珠顺着安全帽上的绳子吧嗒吧嗒往下掉。2003年,宋晓龙来到华灯班事情,如今已经第16个年头。“我父亲上山下乡回到北京后,就来到了当时还叫‘路灯队’的华灯班,参与华灯的检修和掩护。父亲在华灯班干了一辈子,一贯到退休。”宋晓龙说,自己开始对华灯产生兴趣,还是小时候。印象中,自己和父亲的作息韶光完备是相反的。早上自己去上学的时候,父亲还没回家;晚上放学了,父亲则已经离家去上班了。“我那时候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见上父亲一壁,我就特殊好奇,父亲到底是干什么事情的呢?”
父亲向年幼的宋晓龙阐明,华灯日常的运行掩护必须在晚上进行,由于只有到了晚上,灯亮了,才能看出哪盏灯有问题,才能进行维修和改换。而白天则紧张进行的是华灯的清洁,这项事情晚上可干不了,晚上灯带电,周围环境太黑,视线也不好,随意马虎涌现安全事件。国庆35周年的时候,父亲所在的华灯班为了确保华灯万无一失,每个灯杆下都派出了一名华灯人全程守护华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宋晓龙的父亲便是当年的守护人之一。
从那时起,宋晓龙的心中就埋下了一个心愿,老想体会一下,掩护华灯到底是什么觉得?直到2003年,他来到华灯班,第一次乘坐华灯车升至空中参加华灯清洁,从高空中第一次看华灯、看天安门广场时,一股自满感油然而生。
和爷爷、父亲一样,如今,宋晓龙也过上了早归晚出的生活。每年的5月至8月尾前,是华灯一年一度“体检美颜”的关键期间。“今年的任务更紧,由于此前不断有重大活动举办,以是华灯的清洁检修被推迟到了6月19日才正式开始。为了抢工期,从上午10点一贯到下午4点,华灯班的队员们每天要在12米高的空中奋战5个多小时,连午饭也只能在天安门广场上吃。”陈春光说。
别看现在还没到夏天最热的时候,但由于华灯车地面上铺着玄色的绝缘地胶,太阳一暴晒,华灯车平台上的温度便节节攀升。创造,登上平台才不过几分钟的工夫,队员们的上衣后背就已经显露出斑驳的汗渍。陈春光说,有人测过,平台的地面温度最高能够达到70摄氏度。
提及防暑降温,在条件艰巨的60年前,华灯班就想出了高招。“劳动强度大,出汗多,以前大家都是低廉甜头盐汽水,既能降温补水,又能补充盐分。”陈春光说,带一个大冰块,里头放个保温桶,把用盐和水低廉甜头的盐汽水冰镇在保温桶里,渴了就喝。现在时期进步了,条件也比过去好了很多,再也不用低廉甜头盐汽水了。藿喷鼻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防暑降温药每天常备,保温箱里则随时有冰镇矿泉水和饮料,可完好了。
华灯60年设备
脚手架+竹筐→智能化+人性化第五代华灯车下月上岗
洗濯检修华灯用的是专用的华灯车,是为天安门广场上的华灯量身定制的,也是天下上独一无二的“孤品”。华灯车是上世纪70年代才首次涌现的,如今已经历了5次更新换代。
“60年前,最早对华灯检修的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华灯车,就用一种松柏木的木棍,在华灯周围搭起脚手架。然后靠人工爬到脚手架上,对华灯进行洗濯和检修。”陈春光说,那时候,光是搭脚手架,就得花上至少两个小时。不只不屈安,还特殊费韶光。搭好脚手架之后,还得再花上两个多小时对华灯洗濯和检修。洗濯玻璃灯罩须要用水,但怎么把水弄到12米高的半空中去呢?只能把玻璃灯罩拆卸下来,装进系好长绳子的大竹筐里,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从空中往下放,终极放到地面。再由期待在地面的队员,将玻璃灯罩洗濯干净、晾干,装回筐里,再由空中的队员把竹筐提上去,装回原位。这么折腾一个来回,洗濯检修一基华灯,足足要花上4个多小时。一基华灯洗濯检修完,还要把脚手架拆除,重新搭到另一基华灯周围。
为了提高华灯的洗濯和检修效率,1976年,第一代华灯车问世。说是华灯车,实在便是卡车拉着架子,晃晃荡悠到处跑,十分大略单纯。利用滑轮和绞盘,可以将一个不怎么稳固的平台升到半空中,人通过梯子,再爬到平台上进行作业。由于平台的起重能力不敷,因此不能载人升降。而且平台的空间有限,一次只能爬上去三四个人。第二代华灯车上,开始安装液压的升降系统。
到了第三代华灯车,车载平台不只能用液压系统升高下降,还可以旁边迁徙改变方向。最主要的是,车上首次加装了水冲洗系统,可以将水加压后,打到12米高的空中,队员们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对华灯进行洗濯。“只不过,第三代华灯车上没有加装水循环系统,洗濯完灯的污水,只能直接排放到广场上。”陈春光说,比较之下,老的华灯车特殊废水,洗濯一天下来,就要给车加三次水,每天耗费6吨水。
如今在天安门广场上服役的已经是能够一次性承载20人的第四代华灯车。在华灯车上看到,平台上设有可开合的“双臂”,升至半空后,只要合拢“双臂”,就能将华灯合抱入怀中,队员们可以360度环绕华灯进行洗濯检修。第四代华灯车还加装了污水处理循环系统,用过的废水将回收到废水箱内,经由沉淀、过滤后,可以重复再利用。“现在,洗濯检修一基华灯只须要25到30分钟,三四天加一次水,就能够知足洗濯需求。每次洗濯过之后,华灯下的广场上可以达到‘场干地净’的程度,没有任何污水排放。”宋晓龙说。
陈春光还透露,第五代华灯车已经研发完毕,将于7月下旬亮相,参与到华灯清洁检修的后半程事情。与第四代车比较,新一版华灯车更智能、更人性化,不仅能拥有自动收车、车联网功能,还具有国六排放、吹尘变吸尘、太阳能系统等新特点,此外还增设了厕所、遮阳棚、逃生通道等举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