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这不是科幻片

首届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开幕

科幻感拉满植物也能当小夜灯生物制造能有多神奇 休闲娱乐

生物制造如何把科幻变成现实?

快来!
打开“新天下”的大门

有被惊艳到!

生物制造也太神奇了吧

你见过像萤火虫一样发光的植物和秸秆做成的衣服吗?这些听起来有些科幻色彩的事物,已经被生物制造带进了现实。

弱光暗室里,摆放着几盆看似普通的幼苗,随着室内灯光熄灭,这些幼苗竟然自己发出了绿光,亮度和夜灯差不多。
只需照太阳、浇水、施肥 ,就能在夜晚发光,并不须要花费任何能源,而是植物细胞本身能够发光,就像萤火虫一样。

植物是如何实现发光的?据理解,注入荧光剂也能让植物发光,但这种方法对植物有毒害且不可持续,研发团队是利用基因编程技能,历经532次迭代,创造出了海内首棵高亮度自主发光植物。

目前,这项技能已在多栽种物上实现了成熟运用,操持年内有一个比现有亮度高的新产品,差不多能达到手机手电筒的亮度,产线已经在搭建,可以达到一个月产50万株。

在安徽蚌埠市,原来用来做肥料、饲料的秸秆被制成衣服,展厅里花色互异的衬衫,全都是用村落里的秸秆做的。

以秸秆为质料,经由当代生物发酵技能,生产出一系列纤维、塑料替代制品,比如,衣饰、家用餐具、包装袋等,这样的制品具有环保、无毒、可降解等特点。

厂房里,一捆捆秸秆被传送带送入投料口,经由提炼、发酵、聚合等环节,变成聚乳酸材料,然后经由拉丝形成聚乳酸纤维,就成为衣物质料了。
目前,聚乳酸产品已经广泛运用于纤维制品、塑料制品、汽车内饰、农业和建筑领域。

各地积极抢滩布局

生物制造家当新赛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久前表示,要加快造就计策性新兴家当,打造生物制造等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培植力度,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布局生物制造家当。

合肥不仅动手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投资集群,而且将组建10亿元家当孵化基金;杭州对干系的家当化落地项目按不高于实际投资总额的30%予以帮助,最高可达1亿元;深圳对得到投融资机构股权投资的合成生物企业最高帮助300万元。

在本次大会开展的系列家当对接活动中,干系的生物制造签约项目和投资总规模已达百亿元。

多部门联合出台的《轻工业稳增长事情方案(2023—2024年)》将生物制造作为主要的经济新增长点,持续研究制订行业发展举措。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生物制造技能渗透率已达10%以上,大宗生物发酵产品产量占环球70%以上,专家估量,未来约70%的产品可以用生物法生产,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代价。

综合:央视一套、《朝闻天下》

来源: 河北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