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0日讯 习近平总布告10月2日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事情者复书,对他们弘扬优秀传统、做好矿产勘查事情提出殷切期望。

第六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地质人秉承“寻金报国”的信念,累计探获黄金2810余吨,光荣地成为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

山东这支英雄地质队60余年寻金2810余吨 断裂带上长势好的小麦为何让他们如斯惊喜 汽车知识

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先锋》专题聚焦“英雄地质队”,带你理解他们寻金报国的故事。

2021年,第六地质大队水旺庄项目顺利完成。
这个项目历时13年,累计探获黄金186吨,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水旺庄项目卖力人范家盟说:“搞了一次大会战,把地质、水文、丈量、钻探、物探等整合到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

9家单位、30台钻机,380名职工集中展开会战,完成8万米钻探事情量。
像这样的会战,在第六地质大队的历史上有很多次。
最早的一次,是发生在1964年招远玲珑金矿田的九曲会战。

86岁的刘振明是第六地质大队的首批大学生,也是九曲会战的见证者。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首批大学生刘振明回顾道:“会战前不到200人,会战期间能增加到800多人,有的牛棚、马圈都被咱们住了。

“千淘万漉虽辛劳,吹尽狂沙始到金”,1965年九曲会战告捷,为新中国探获了一座18吨的大金矿,提交了山东省第一份金矿勘探报告。

随后的20多年,第六地质大队提交黄金储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一跃成为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1992年12月被国务院付与“英雄地质队”称号。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工会原主席滕利远说:“授旗是宋平授的,既骄傲也感到很惭愧,该当做的,没想到给这么高的名誉,非常激动。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副布告战洪雷说:“1992年国务院授勋,我们还陶醉在光彩光环里,市场经济的浪潮就席卷而来。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第六地质大队迎来重大变革——按照企业办法生产经营。
在野外事情的六个分队全部回拢,成立公司。
但由于没有履历,经营困难,很多人靠业余韶光做小买卖为生。

战洪雷说:“许多高等工程师有卖菜的卖水果的。
有一次,我从长途车站打车到招远队部,司机说,六队不是黄了吗?”

惨淡的状况,刺痛着这群地质人的心,但六队人依然坚守,没有放弃主业。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副大队长、总工程师周明岭说:“第六地质大队保留了一大批技能骨干,好多地勘军队的技能职员都转行了,但是六队人很少有转行的,大部分都坚守着。

进入21世纪,海内地表矿和500米以浅的矿险些开拓殆尽,深部金矿勘查成为办理矿产资源瓶颈的关键。

战洪雷见告:“2003年,队领导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便是在莱州深部进行找矿,我们先于国家的决策,进行了深部找矿探索。

周明岭说:“到底深部有没有矿,有的话到哪里去找?第二个困难是资金,一个深部500米钻孔大约须要50万,风险很大。

畏首畏尾没有出路。
没有钱,队员们就自掏腰包、集资组织莱州寺庄会战,探索深部找矿规律。

“队党委冒着很大的风险做决策,第一个钻孔打下去见矿,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战洪雷说。

2006年,莱州寺庄会战告捷,探明金51吨,也由此拉开了胶东地区深部金矿勘查的序幕。
也就在这一年,国家吹响了深部找矿的号角,专攻主业的春天来了,我国地质事情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
第六地质大队陆续探获了纱岭、水旺庄等十几个大型、特大型金矿,个中的“五朵金花”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周明岭见告:“这‘五朵金花’是指一条带上的5个深部矿床,寺庄金矿51.83吨,焦家金矿105吨,朱郭李家金矿126吨,西边的纱岭金矿389吨,最南边是前陈金矿60吨。

历经风雨的“英雄地质队”,实现凤凰涅槃。
截至目前,第六地质大队完成钻探进尺500万米,相称于钻透了600多个珠穆朗玛峰,累计查明黄金资源量2810多吨,约占全国已探明黄金储量的五分之一。

胶东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主要金矿集区,但以前的勘查一贯按照国际老例进行,个中“大断裂带只导矿不储矿”的论断曾被当做教科书般的铁律。

周明岭说:“这是焦家大断裂带,长30多公里,传统的成矿理论认为大断裂带,只是矿液运移的通道,而不是矿体赋存的空间,就像在苞米地里收到地瓜一样不可能。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六地质大队在莱州市金城镇一处麦田勘探时,创造了一个奇怪征象。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高等工程师姜洪利说:“就在焦家麦地,小麦开始返青,忽然创造有一个带状的小麦高一块,非常明显,黑绿色,两边都发黄,还矮。

勘探职员判断,长势好的小麦刚好处于断裂带。
按照传统理论,底下不可能有金矿。
但是勘探职员并没有止步于此,决定一探究竟。

姜洪利说:“很敏感,下边是什么?在这施工了一条沟,焦家断裂带挖开便是矿体,取样便是矿体。
不对啊!
这不是还是有矿吗?大矿都在大断裂带上了。

焦家式金矿的创造,冲破了国际认定的“大断裂带只导矿不储矿”金科玉律,像平地春雷,拨开了长期束缚勘探事情的理论雾霾,打开了金矿勘查的新大门。

姜洪利说:“中国金矿的框框,好多都是六队冲破的。
因循守旧肯定得不来,你总是抱着古人的履历在那事情,肯定弗成。

第六地质大队在实践根本上,创立了新的“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相继探获了三山岛、新城等5个特大型金矿,提交黄金储量近千吨。
第六地质大队的这一找矿理论也很快上升为主流找矿理论,在国际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焦家式新类型金矿的创造及其突出的找矿效果”与“两弹一星”“核潜艇”“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等项目,一起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姜洪利表示:很轰动,特等奖太罕有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跟谁争,是跟大庆油田争。

“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理论的确立,让第六地质大队声名鹊起,全国100多个单位来队参不雅观学习。
利用这一理论,广东、河南、内蒙古等地创造了同类型的金矿床。
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的金矿地质专家不远万里来第六地质大队稽核。

周明岭说:“焦家式金矿创造之后,第六地质大队养成了一个长于打破自我的良好传统。
面临资源紧张的严厉形势,也逼迫着我们向地球深部更深处开展金矿勘查的探索。

水旺庄金矿是一座范例的焦家式金矿,为了摸清矿床深部资源潜力,队员们决定向地下3000米发起考试测验,然而钻探设备和工艺面临极大寻衅。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探矿工程处副主任田国亮说:“3000米深部钻探面临的紧张卡脖子问题,便是破碎带施工,比如断钻杆,或者卡钻。

面对瓶颈,队员们冥思苦想、寻求打破。
一个有时的机会,队员田国亮灵光一闪,决定借鉴医学手段改良泥浆配方。

田国亮见告:“我叔是个年夜夫,我创造他治疗心脑血管和钻探有很多类似之处,由于泥浆号称钻探的‘血液’,泥浆黏度越高,泵压越高,对深钻非常不利。
团队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泥浆配方,成功有效的办理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

利用这项技能,团队占领了“钻头寿命低”“卡钻”等技能难题,连续刷新全国深部钻探记录,查明了水旺庄3000米尺度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近年来,第六地质大队还发明深部阶梯式找矿方法,成功捕获389吨纱岭深部、60吨前陈深部两个特大“金娃娃”,不断地“向地球深部进军” 。

60多年来,这个找金最多的英雄地质队扎根黄土,交出了一张张金色的成绩单,也将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巨奋斗的精神深深地融入了血液、一代代地传承了下去,形成了一座金子般的“精神富矿”。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高等工程师黄德业说:“那时候很危险,有些人抬着钻机,一下子就把胳膊压断了。
毕建亭,便是伤残,直到现在还是半身不遂。

今年89岁的毕建亭,当年在第六地质大队最艰巨的安装部门事情。
在会战中,虽然身负重伤,但从未后悔。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老地质队员毕建亭:“颈椎砸断了,腰也砸裂了。
受工伤的,全地质局里都没有第六地质大队多,你不受点伤,破点皮,你算没干活。
干活不是给你干的,也不是给我干的,便是给国家找矿。

靠着不怕苦不怕捐躯、为祖国找大矿的壮志豪情,1965年,第六地质大队完成九曲勘探事情,为新中国探获了一座18吨的大金矿。

1965年,第六地质大队8名同道踏着一尺厚的积雪,开拔莱州三山岛,历时11天取样103件。
196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矿产专业的张裕之被任命为三山岛矿区技能卖力人。
三年后由他编写的《山东省掖县三山岛金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通过评审,提交金矿储量60吨,张裕之却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和肺癌。

战洪雷说:“队领导想照顾他,派他去机关单位,他说我是学找矿的,到机关找什么矿? ”

本日的人们或许弗成思议,一个肺叶被切去三分之二,还患有严重枢纽关头炎的人,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是若何实地勘探、撰写报告,并取得重大理论打破的。

战洪雷说:“他跪着写资料,最严重的时候,下不来炕。
自己用雨衣做了一个滑梯一样的东西从炕上滑下来。

1985年,第六地质大队得到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包含着张裕之的心血,但是他却没有等来那光辉的时候,就走完了51岁的生命进程。
如今第六地质大队的第一代培植者都已年至耄耋,但他们寻金报国的精神却传承了下去。

姜洪利说:“张裕之讲《矿床学》,拿了本英文书,看着英文就这么说着汉语,很神奇。
他们是我上一代的前辈,我是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我又说给后来者,这是个传承,他们这个精神。

今年34岁的范家盟,姥爷和舅舅都是第六地质大队队员。
大学毕业后他也来到第六地质大队,新疆罗布泊等艰巨的地方,都曾留下了他的脚印。

范家盟说:“有一天晚上刮沙尘暴,第二天早上起来桌子上那个沙尘大约有那么几毫米厚,特殊遭罪。

艰巨的磨练,让范家盟32岁起就独挑大梁,成为水旺庄项目的卖力人。
在这个项目中,他首次引入三维地质模型,大大提高了事情成效。

范家盟先容说:“通过开展三维可视化剖析研究,总结出了倾伏向分段富集规律,认为矿体沿着倾伏向按照近等间距的间隔,然后分段地富集。

目前水旺庄项目共探获了186吨,成为特大型的金矿床,这也让第一次主持大型会战的范家盟倍感振奋。

范家盟表示:有一点我是体会到了,老一辈地质人那种地质报国、不求回报的心态,觉得非常自满。

栉风沐雨六十载,波澜壮阔寻金路。
如今,在这支英雄的地质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过了寻金的接力棒。
沿着前辈的足迹,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地皮,用汗水描述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布告、大队长丁正江表示:每个人都是英雄,无数的英雄构建起英雄地质队,每个人都抱着地质报国的初心义务,为国家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我们要武断扛牢大旗,永攀高峰,在找矿上为国家立大功、立新功。

《齐鲁先锋》:李艾芸 吴鹏

摄像:李国栋

视频后期:刘博

编辑:杨琛

干系阅读:

《光明日报》整版点赞“寻宝探金”: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老中青三代分享奋斗故事

壮阔十年丨寻金报国!
“掘金人”李大鹏放弃北京户口回山东老家搞科研

出彩山东人|荒山复绿!
“英雄地质队”让废矿披新绿 找矿“尖兵”变身生态修复“园丁”

矿矿矿!
“英雄地质队”如何向地下3000米处要金子

获总布告点赞!
相称于钻透了600多个珠穆朗玛峰 山东这支“英雄地质队”不一般

提交黄金储量近千吨!
这支“英雄地质队”旋转了全国找矿思路

闪电评论丨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铸就熠熠生辉的金色丰碑

浊水变清 荒山复绿!
“英雄地质队”让废弃矿山“长出”新风景